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国际税务培训中心1999年转让定价第一期培训于1999年3月9日在天津市国际税务培训基地开学。负责这次培训的有荷兰、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4位外国专家,其中有3人均为OECD特聘的为OECD非成员国培训转让定价领域专业人员的讲师。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预约定价安排(APA)的国家。随着2006年日本转让定价指南的发布和年度更新,日本转让定价体系展现出了新的特点,富有针对性的立法和严密的审计体系推动了预约定价进程,从而形成了一个确定性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这为我国的转让定价立法与审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日本反避税税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反避税税制由转让定价税制、资本弱化税制和避税地对策税制三部分组成,其中的资本弱化税制、避税地对策税制规定和转让定价税制中的预约定价方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避税税制有所启示。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避税税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宽松的外资政策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来华投资。一些外国投资者为谋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关联公司内部技术转让定价转移利润,给我国政府收入带来损失。分析我国外资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行为,将OECD、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组织和国家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监管措施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外资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监管部门加强外资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经营过程中,存在运用转让定价等手段转移利润、逃避税收负担的问题。为了消除转让定价避税带来的危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转让定价税务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还存在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针对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现状,我们要在建立科学、完备的转让定价税收法律法规体系,扩大转让定价审计的数量和范围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改进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员,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的困扰.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损害我国利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应根据国际惯例尽快健全我国转让定价税制,扩大转让定价实施范围,增强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明确纳税人的报告和举证责任,并积极推行预约定价制度.同时,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计算机税收监控系统.此外,应成立专门机构,培养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国际税务协作,加强国际税收协调;对外资企业应实行国民待遇,统一对内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治理,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4,(22)
本文从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缺乏完善的税收规范体系、我国无形资产范围缺乏全面性和统一标准以及我国独立交易原则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准确界定无形资产、注重无形资产预约定价安排及事后调整以及完善无形资产转移定价反避税系统等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政策措施,以期为完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政策提供一些参考,确保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王晓莉 《会计师》2012,(8):32-33
<正>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跨国投资行为日渐增多,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利润转移,规避税收现象日渐严重,危害了我国企业以及国家利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关联交易转让定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关联交易和转让定价进  相似文献   

9.
苏建 《税务研究》2012,(5):90-94
本文介绍了世界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现行转让定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先越 《中国外资》2013,(4):206-206
针对转让定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关注,我国转让定价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各项立法尚不完善,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跨国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扰乱我国正常经济秩序,严重侵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本文从关联企业避税方式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我国转让定价调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我国转让定价调整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税管机关立法及企业优化转让定价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