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1,(10):42-43
“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既是宜居建设的内在需求,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让市民享受绿色就是在发展民生,为城市披上绿装就是在美化环境”的理念,举全区之力狠抓城市森林广程建设这一重中之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建设森林城市是厦门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本文综合名家之说,阐述了森林城市的内涵,功能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了厦门城市的地理区位,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强调厦门完全应该建成森林城市,同时,阐明了森林城市的范畴、发展原则、发展趋势和目标,提出了厦门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鑫 《中国报道》2012,(11):78-80
2012年2月,“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正式写入了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我们要建设的这座城市,不仪是物质富足、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是一个和喈的、环境优美的城市。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应当率先发展,往民生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提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1,(20):42-43
"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既是宜居建设的内在需求,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让市民享受绿色就是在发展民生,为城市披上绿装就是在美化环境"的理念,举全区之力狠抓城市森林工程建设这一重中之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厦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这是厦门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城市形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功能的综合。可以说,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以港立市”战略的延续与升华,使“以港立市”战略有了崭新的内容。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港口是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1995年厦门市确立了“以港立市”战略,提出到2010年把厦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风景城市”。几年来,厦门港口运输发展迅速(如表1),并呈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表1厦门实施以港立市战略以来的港口…  相似文献   

6.
孙国东 《中国经贸》2010,(16):87-87
根据“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即“五个重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咸阳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7年3月,咸阳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宜居咸阳”的发展战略,无疑,“宜居咸阳”已成为咸阳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战略目标。为此,我刊将从咸阳的旅游资源、房地产业、文化积淀、区域环境、交通建设、环保美化、规划与政策导向、区县宜居风采等八个方面进行系列报道,以推动“宜居咸阳”战略的进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经济》2009,(7):93-93
曾经被城市建设这块“短板”困扰的遵化市,积极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3年来斥资100多亿元全面捉速城市建设。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宁海县围绕“生态型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大森林”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全县山地面积176万亩,森林覆盖率6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  相似文献   

10.
杨振军 《发展》2012,(7):22-23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构建以陇上宜居、宜游、宜投、宜会、宜商的“五宜”新型生态城市为目标,依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建设与管理并重、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提升并重、功能完善与产业支撑并重,科学统筹加快“建设首善之区”进程,广大民众得到更多实惠、幸福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凌岚  张玲 《天津经济》2010,(4):21-23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21世纪中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发展目标,本文首先评价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其次,探讨滨海新区实行“生态兴区”的新理念,描绘了建设宜居生态型绿色家园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2.
东营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建设黄蓝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和“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基地”,努力争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排头兵,全区呈现出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为建设全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打造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而努力工作。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城”建设的战略,即要把我市建设成“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文化力也是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文化被喻为城市灵魂,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综合性要素的重要性。它与经济力、政治力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我市“四城”建设,既是经济、社会的建设,又是文化的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力为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城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的要求,将"森林城阳"建设作为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的重要抓手和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5.
岳明龙 《魅力中国》2014,(19):50-50
“生态宜居”是我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生态和宜居的优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八新的内涵。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高唐知名度至关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推进高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展开了阐述,一是宜居城市的内涵;二是生态文明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新要求;三是对高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1,(10):24-27
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市主城核心区、第一经济大区,在落实“五个重庆”建设以来,以城市形象提升为抓手,坚持以生态文明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改造升级,加快推进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城市经济核心区转型,积极服务好民生工程,着力建设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九龙坡。  相似文献   

17.
徐玮 《北方经济》2016,(11):47-49
一、内蒙古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分析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21.03%,林业用地面积及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辖区内含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11个次生林区,气候条件适宜,这些资源优势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内蒙古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其农业劳动力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达40.49%,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实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广大农民从事林下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林下经济产业是否能够顺利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市场对于林下经济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在创建森林城市中摸索出的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设模式,对于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实现“森林重庆、碧水三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区域化、全球化为目标”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启动器”和“吸附器”的筑巢引凤角色,更勇于担当为企业自主创新披刑斩棘、嵌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的“推土机”,不断深化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20.
陈迪 《魅力中国》2014,(24):33-33
2014年是慈溪建设“品质之城幸福家园”的关键之年,也是面临困难较多的一年。作为明年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把握重点,重塑优势,以打造“品质城市”升级版为目标,把慈溪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