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我国目前现状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处于强势,因此实践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较普遍。本文主要就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进行探讨,特别是劳动合同解除问题,以便更好的帮助双方维护自身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在于资本家利用资本所有权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权利的适当界定是当前判断资本剥削劳动问题的基础。当前我国存在劳动过程中、产品分配过程中、以及劳动过程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消除剥削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确定公平工资,同时发挥政府立法、监督法律执行的功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免受资本剥削。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通行的“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两种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很难在我国推广.原因是我国整体上雇员与雇主之间的谈判力差距太大,这两种模式难以公平地“协调”双方的利益.在转型期,我国劳动行政部门应以“干预者”的角色直接介入严格保护弱势劳动者的权利,中央政府应严防落后地区政府走“以廉价劳动力招商引资”的老路,同时要完善相关制度,努力缩小劳资之间的谈判力差距,使“协商”和“企业内部调解”逐渐成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能否协调处理好,关系市场经济的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协调发展。在我国学术界,有人为资本剥削劳动辩护,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反对《劳动合同法》,引起劳动群众不满,应该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5.
冯丽 《大陆桥视野》2012,(14):75-75,77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签订劳动合同是国家法律的强制要求,是明确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没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是脆弱的,是经不起风浪考验的,一旦发生劳务纠纷,非常不利于问题解决。农民工也是劳动者,应该享有与城镇劳动者相等的权益,可是实践中,用人单位真正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实例寥寥无几,这就使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缺乏有利证据,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用以确立劳动关系,以及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文中简称《劳动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以来,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工作者的权益,但无法规避的问题则是在劳动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基本关系之一,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总体形势是稳定的、协调的,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仍存在许多利益矛盾和冲突。如何有效协调劳动双方利益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义柱 《经济论坛》2010,(6):221-222
相对于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制度,本文尝试提出同时要建立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制度。在建立劳动有限责任公司中,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劳动力资本对劳动有限公司的经营风险承担有限责任以及经营收益如何在劳动力资本即不同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调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关系,也称劳工关系、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重要的经济关系,它反映了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涉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制度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相互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劳动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经济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受法律和政府政策的深刻影响。良好的劳动关系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动荡的劳动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劳动关系的变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生重大变化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始于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对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调整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原有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的产生也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随 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劳动关系表面上是很稳定的 ,其根本原因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没有自主权 ,管理者没有法人代表权 ,劳动者没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① 一切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这种稳定和安宁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 ,所以我们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随着改革的发展 ,劳动关系的利益主体日益明确 ,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显性化 ,劳动关系中的不稳定、不协调的因素呈增长趋势 ,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 ,劳动关系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的经济体制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对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化解和协调这些矛盾与冲突 ,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成为我们在改革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系着改革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 ,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宁和幸福。因此 ,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研究 ,提高社会各界及劳动关系各方对劳动关系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和运作上的自觉性 ,使劳动关系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这对于我们的改革、稳...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单位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中,注重保护、调动和发挥好经营者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到互利、双赢,达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目标。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继军 《经济论坛》2007,(19):140-140
一、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能否进行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对判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双方当事人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如何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的平等,保证双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成为诉讼中的一个问题.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这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现有的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来看,大多是根据劳动者的权利体系为基础建构的,但事实上,劳动关系不仅仅体现的是劳动者单方面的权利,而是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包含了经济、社会以及法律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还应将企业生存率、股东利润状况、管理者收益状况以及劳动者的相对收入状况等因素纳入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劳动关系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15.
赵惠芳 《经济管理》2007,(14):81-85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解析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确认适应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分配理论,继而提出相应的操作办法。本文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必须以物质资本为基础,劳动和物质资本是“根据”和“条件”的关系,作为二者有机结合的成果——收入,应在劳动者(含间接劳动者,如国家)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含间接所有者,如国家)之间合理分配,即劳动者应享有除应归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的报酬(包括投入资本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贴水)以外的一切收入的求偿权。采用股票期权制度分配收入的顺序依次是员工(必要劳动应得部分)、债权人、国家、物质资本所有者、员工(剩余劳动应得部分)。这种分配模式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模式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能使更多人靠劳动致富,可在一定程度上从微观基础角度解决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体面劳动是各国劳动者共享的权利,也是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一个理念.单从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完善劳动者社会保障制度等物质层面实现体面劳动,会造成诸如使劳动者形成依赖心理、给企业带来巨大生存压力、增加政府经济负担等问题.因此,体面劳动的实现还需要从提高社会成员思想认识、增强劳动者自豪感和满意度等精神层面来推动.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电力企业对劳动用工的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通过三个不同方面的措施全方位的对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用工模式进行细致的规划,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义务和权利.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劳动关系领域内矛盾和冲突凸显。借助劳动者参与的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成为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劳动者民主参与的形式虽然多样,发挥的作用却并不明显,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劳资冲突时未能有效发挥组织的群体优势。应结合我国劳动者民主参与的现状,探析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劳动者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1<劳动合同法>颁布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劳动和同制度始于1994年7月通过的<劳动法>,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对保障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解决双方劳务纠纷、调整劳动关系等重要事项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是原有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现象的产生也影响到了劳动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董炜 《经济论坛》2006,(5):49-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制度的变化,引起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它反映了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双方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良好的劳动关系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动荡的劳动关系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负面作用也是很大的。因此,改革劳动制度,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对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制度的弊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人是以城乡分割为基础,以城市发展为主的。在城乡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