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普遍存在的提法 关于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净利润的差额分析.很多管理会计教材只简单的总结为三条:(一)当某期产品生产数量与销售数量相等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数额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数额相等。  相似文献   

2.
成本的投入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成本结构、成本水平、成本的流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效率。成本的高低是实现利润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在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较高的利润,主要依靠控制和降低成本。变动成本计算法是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加强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意义极为重大。   变动成本计算法是与财务会计采用的完全成本计算法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方式,它与完全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广泛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比如,采用完全成本法可以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按照这种方法为基础所计算的净收益不能真实反映销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出现假象。采用变动成本法既可以利用量本利分析创造条件,又可以为短期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而且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但是这种成本计算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要求,所确定的成本数据也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财务会计中的完全成本法而言的.所谓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是把它作为期间成本,全部在该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一次摊销,即作为该期利润的减除项目.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企业成本计算的两种方法 完全成本法是将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以传统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与产量变动无关的固定成本称为期间成本,与产量呈正比例关系变动的变动成本称为产品成本.完全成本法涉及时间长,有利于长期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法涉及时间短,有利于短期成本核算.完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目标的第一层次,其服务的目标是最高层次目标;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目标的第二层次,其服务的目标是从属于成本管理最高目标的次级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会计将企业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就是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析,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确定损益的方法,而完全成本法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确定损益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成本和损益确定上均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某一时期发生的费用,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其中仅将变动成本部分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将固定成本部分视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本期损益的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对固定成本不列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由于将本期所发生的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到本期损益中去,即直接由当期销售收入中抵扣,库存产品不再负担固定成本。  相似文献   

8.
在管理会计中有两种成本计算法,即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无论在理解还是在应用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试图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来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管理会计中有两种成本计算法,即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无论在理解还是在应用上均有一定的难度.本文试图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来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实施,在成本核算中,改完全成本法为制造成本法,只将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则计入当期损益。在制造成本法下,乡镇工业企业仍要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方法,将企业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将企业发生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陈妍 《活力》2007,(10):63-63
变动成本法义称直接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使用的一种独特的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产生以后,会计界把财务会计中的传统成本法称之为全部成本法。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把所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3.
郑莹 《财会通讯》2008,(7):100-101
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学科及电子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使成本会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成本会计发展的重点已由如何进行事中控制成本、事后计算和分析成本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现行成本计算模式主要包括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三种,每种成本计算法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应用条件。完全成本法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及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尚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阶段。不同的成本计算模式下付出的计算成本不同,所传达的成本信息对企业的管理需要的满足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比较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产品成本包括产品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期间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认为它是固定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与产品有关的耗费都计入产品成本,包括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期间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计算和提供产品生产成本的两种不同方法。 全部成本法(Full Costing)又叫吸收成本法,它是产品成本单位要负担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内的所有制造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又叫直接成本法,它是产品成本单位只负担与之相关联的变动成本,而同相关期间联系着的固定成本则全部由该期问的“贡献额”予以补偿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主要区别 1、成本划分不同 全部成本法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则是把企业的全部成本按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企业中,用于管理决策的成本计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成本法,另一种是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战略相关性,都难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二是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成本法,引入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使得成本信息在满足财务报告需要的同时,能为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决策而服务,成为现阶段企业成本管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计算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计算法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更为准确,因而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多方面的需要。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把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且假定与直接生产过程相关,故将其按不同产品所耗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传统成本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为了满足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利害关系人各方报告的需要,常常对成本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这就是管理会计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而财务会计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入和产品产...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将固定性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并入期间成本,使其期末存货成本与财务会计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处于不同水平,从而导致了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的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差异。造成此种差异的实质性原因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存在差异。在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具体实例或文字揭示,要么过于繁琐,要么过于抽象,给初学者带来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动成本法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广泛应用。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平等 直接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从当期收入中扣除。所谓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和固定性制造费用。用这种方法计算每一单位产品,其成本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也包括一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