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二十年前,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苏州农民没有想到自己会拥有股份并按股分红.2001年8月26日,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金星村股份合作社成立暨首届社员代表大会正式召开,全省第一家农民股份合作社诞生,这个历史时刻被永久铭记.  相似文献   

2.
3月27日,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席月心,从吴中区工商局局长宋家骏手中领取一本崭新的工商营业执照。这是江苏省颁发的首张土地股份合作社执照。苏州农民的这一创举,揭开了江苏省农民合作社的新篇章。近年来,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苏州农村方兴未艾。在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一种创新形式。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以承包土地作价出资入股,进行自主经营或委托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的一种创新。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倪春鑫告诉记者,现在,全苏州市计有101个农民土地股份合…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金星村党支部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上求突破.他们根据本村土地少、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的实际情况,决定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位于东太湖畔,村域面积10.3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8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1178户、4475人。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尧南村抓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区委农工办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村组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股份合作社,即尧南葡萄股份合作社、尧南物业股份合作社和尧南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通过发展三大合作经济,尧南村农民年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158元,比上年增加1860元。  相似文献   

6.
正彰显"三大特色"的临湖首届农业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地处苏州城西南,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近年来,临湖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一粒米""一只蟹"和"一朵花"三大主导产业,以"农"为基础、"文"为内涵、"旅"为平台,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努力打造"太湖农业体验小镇"区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的太湖水暖鸭知,沿岸的细柳新绿盎然。依托23公里湖岸线和3300余亩环太湖生态保护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塑造了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同时也拓宽了临湖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前景。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就位于美丽的临湖镇。蓝图画就耕耘已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作品里的这两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对土地深深地热爱。当年轻精干、双眼炯炯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苏州市吴中区委、区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手,积极探索社区资产、土地、农产品、物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等“五项合作”为主的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到2004年9月,全区已组建37个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3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基金会)、25个农产品股份、专业合作社(协会)、6个物业股份合作社和2个休闲农业合作社。“五项合作”改革使12万农民受益,占农民总数的29.3%。  相似文献   

9.
2012年,苏州市农村经济研究会决定把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作为苏州市村级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因为湖桥村在苏州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没有突出优势,没有特殊背景.湖桥村同面上许多村一样,错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工业迅猛扩张的良机,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同目前众多的明星村相比,那是太名不见经传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村,经过六、七年时间,一下子成了"吴中第一村",从一个"后来者"变成了"领跑者",挤进了全市明星村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在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中,坚持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地引导了农民把分散土地集中起来,改变了小规模、传统的经营方式,推进了以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巩固家庭经营体制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位于苏州城南,辖七镇八街道,户籍人口57万。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中,吴中区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了"家家有保障、个个有就业、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优居、村村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地流转模式的一种创新形态,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全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以苏州吴中区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案例,具体介绍了该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历程、社会经济条件和成效,深入剖析了该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经营模式和收益分配等运行特征,剖析了该合作社的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7,(6):45-45
2006年9月,苏州市吴中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藏书镇,其部分区域并入木渎镇。并入木渎镇的原藏书三个村,村级经济稳定收入有两个村不足100万元,1个村也只有200多万元。三个村均未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发展后劲、推动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采莲村、前塘村、灵湖村在富民强村实践过程中,抢抓机遇,努力打破各自发展瓶颈制约,积极实践"先进带后进",探索出"集聚资源、抱团发展、规范管理"的村际联合抱团路径,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经济量质双升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探索背景(一)基本情况。采莲村位于临湖中部,面积6.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35人,2015年村级稳定收入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苏州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紧扣"现代""示范"两大发展要求,以"农业体验"为特色,围绕"米""蟹""花"三大主题,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丰富产业内涵,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高质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建设任务,该园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一带三区九中心"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做强  相似文献   

16.
淞南村地处江南名镇——苏州市吴中区(?)直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淞南村现有47个村民小组,村民4195人,外来人口6000多人;村域面积6.2平方公里。2004年,村级净资产3000万元,可用财力800万元,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淞南村经济发达,产业齐全,现有工业企业103家,其中外资企业11家,拥有出租房7万多平方米,年销售近3亿元,完成税收1300万元。淞南村先后组建了物业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和珍稀食用菌股份合作社,为村民持续增收拓宽了道路。淞南村社会和谐发展,保障体系健全,文化活动丰富,休闲设施齐全。农民水上公园规划科学,功能齐全。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为全区农民初步构建了"家家有保障、个个有就业、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优居、村村有服务、年年有增收"的"六有"城乡一体化新机制.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86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5%.  相似文献   

18.
水八仙     
<正>江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苏州市吴中区用直镇车坊江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目前注册资本496万元,社员315户,固定资产350万元。近年来,合作社恢复地方特色水八仙蔬菜(茭白、茨菇、芡实、莲藕、水芹、荸养、莼菜、菱角)连片种植约10000亩,形成了镇域特色产业,2018年合作社销售额达1500万元。"水八仙"注册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鸡头米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过两年来的实践,部分县(市)已经建立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04年底,苏州市已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74个,入股农户已达到2.52万户,入股土地面积达到了6.62万亩。  相似文献   

20.
省"巾帼示范合作组织"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示范社3.15质量月特别推荐质量信得过产品市巾帼示范合作组织省无公害农产品苏州市名牌产品最受苏州老百姓喜爱的地产大米金奖上林土地股份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东太湖之滨,主产桑林牌草鸡蛋、富硒米、翠冠梨、葡萄、水八仙等各类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上林村遵循"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