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寻求能源方面存在竞争的现实,但也存在合作的机遇。石油进口大国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石油进口国组织,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是合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赵殿玉 《经济师》2008,(5):235-237
能源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对能源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方面能否合理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到了两国的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中印两国能源的产需及竞争状况,构建了石油进口的竞争度,指出了2030年以前中印两国能源的博弈将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格局,并进一步提出积极构建与印度的友好关系;注意保护我国的海外石油利益;中印能源合作的领域;构建中印能源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金砖国家因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发展中大国等特征备受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增长的碳排放也受到了关注。文章运用LMDI法比较分析金砖国家1971—2011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是拉动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显示出很强的拉动作用;能源强度是抑制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贡献较为稳定;碳强度影响作用不大;能源消费部门结构几乎不产生影响。由此,金砖国家要认清所处经济发展阶段,致力于创造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争取发展中大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05,(9):14-14
9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国宝公开表示.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自给率达到94%,只有6%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中国将主要依靠立足国内自行解决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急速上升,并跃居全球能源消费大国的地位。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紧随美国之后。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尤其是石油消耗刚性增长的趋势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所改变。但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非常缓慢,并且大大滞后于需求的增长,这导致了我国的石油供应缺口越来越大。作为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能源消费大国,既面临着国内能源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也面临着世界能源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东盟五国1971 - 2007年能源消费量与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经济结构效应一直在下降,印尼的效应则从低点一直往上走;印尼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效应出现反向关系,而其他四国则保持几乎一致的变化轨迹;印尼的燃料转化效应曲线一直保持着平稳的上升趋势,泰国保持着从小幅的上升后维持不变的状态,其他三国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相似文献   

7.
张锐 《新经济》2006,(1):74-77
作为世界能源进口及消费大国,中国虽然与俄乌天然气危机毫无瓜葛,但也有必要未雨绸缪。一个清晰的思路是,我们在扩大利用海外能源的同时,万万不能放弃独立自主的能源安全战略;在瞄准主要能源供应地时,切切不忘探索能源进口多元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大国,这是全球化趋势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所产生的能源“替代消费”效应所决定的。中国的能源产业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在对世界能源生产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应该大幅度提高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例,降低煤炭等低能效能源的消费比例。增加能源进口是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必然选择。我国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只能期待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国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为此,我国已经加快了能源结构的调整速度。而作为石油进口大国和尚在襁褓中的汽车大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摆脱石油依赖和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总体趋势逐年上升口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石油达到2.04亿吨,2010年为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超过舆论认为的50%安全防线。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作出预测,即使是在低需求的情景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农业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产品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并且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近几年来,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农产品进口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了占我国总人口数70%的农村人口收入下降。农民收入的降低,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必须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一、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相对短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而我国能源利用率又低,大约为30%,能源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有  相似文献   

14.
中印两国是世界新兴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两国都面临着高度依赖海外油气资源的问题。为了填补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缺口,两国在寻求海外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博弈过程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战略互动关系。本文以博弈论为视角分析了中印能源竞购的现状,在前人关于中印在海外油气资源并购及能源战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印在寻求海外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博弈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同时对中印能源合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中印能源短缺的方案和策略,以此推动中印能源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记生 《时代经贸》2004,(10):82-83
众所周知.机床产业是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装备产业。中国自2002年以来已经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有专家预言.今后中国不仅将保持世界机床市场第一消费大国的地位.而且还将成为世界机床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我们将看到:中国正朝着世界机床生产和销售的大国和强国的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16.
王锐  刘霞 《经济经纬》2007,(6):41-44
作为资源贫乏的能源消费大国,日本在国内致力于能源多元化、能源储备、节约能源和培育本国国际能源资本,在国际上展开与主要产油国能源外交,竭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日本能源战略的走向无疑对能源消费日益巨大的中国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际能源署发布信息,指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对此国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予以驳斥,对该组织发布的能源信息的可信度提出怀疑,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也正式向世界发布中国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还不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8.
印度急速膨胀的能源消费将印度推上了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费国的位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大程度采用低碳能源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多元化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印度在其第十一个五年(2007-2012)计划中将印度定位为"培育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市场体系",将着重扩大能源来源和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定为基本目标。本文侧重对印度当前的低碳能源发展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与解读,为我国的低碳能源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大。本文运用指数因素分解法,根据“联合产生和平等贡献”原理,研究了中国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耗能产品进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宄认为:1980—2005年进出口能源强度的下降,是由于出口商品能源效率变动的推动,贸易结构变动反而促使能源强度上升,对总能源强度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出口商品。同时认为,在中国国内市场对高耗能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时期,高耗能产品净进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SDA法的能源消费影响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因数分解法,本文分行业研究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将影响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变化、技术系数变化、国内最终消费比例变化、资本形成总额比例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以及最终需求总量变化等6个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系数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需求量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变化、出口比例和进口比例变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各行业中,电力、蒸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对中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