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2000—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我国存在着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对外开放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劳动力流动减缓了经济收敛的速度,且对区域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并没有促进作用。同时,这一发现也证实了东中西地区差异缩小而南北地区差异扩大的结论:东部地区呈现“收敛—收敛”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发散—收敛”趋势;对于南北地区,北方地区表现出“发散—收敛”的趋势,南方地区则一直是发散趋势;此外,劳动力流动率对主要劳动力流入地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劳动力流出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建新 《南方经济》2010,28(8):51-60
本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将我国1978—2007年服务业劳均产出增长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贡献三个部分,并用方差分解方法估算了各部分对地区服务业劳均产出增长率差异的贡献,然后采用核密度分布方法分析了上述三个部分对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进步是促进各地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作用随资本积累的提高呈上升趋势;(2)效率虽然对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较小,但却是各地区服务业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原因;(3)资本积累在不同时期对地区服务业增长的贡献差别很大,其作用随时间发展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曹宇  周卫峰 《特区经济》2006,(2):285-287
本文研究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收敛机制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省都存在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劳均资本不存在收敛性,TFP在1978~1991年期间存在绝对收敛,在1992年之后也不存在收敛性,因此,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技术扩散收敛机制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现实中并没有自动发挥作用;劳均资本积累和TFP增长的变动趋势共同解释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相比较而言,前者的作用更为重要,未来若干年内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将由各地区劳均资本的变动趋势决定。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与成都经济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北经济区1995~2012年经济收敛具有极强时段性,具体表现为2000年和2008年两个拐点;(2)1995~2000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具有显著的绝对收敛,即尽管各地区前期经济基础有所差异,但各地区的发展稳态较为接近;2000年至今,川东北经济区的绝对收敛不再存在,而表现为条件收敛;(3)在分析资源、教育、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和港澳投资、人均GDP因素对地区经济条件收敛的影响中,成都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具有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作用有关研究成果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实证研究,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存在非均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各地区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增长相对较慢,呈现出新的水平层次上的新地区间差距,并呈不断扩大之势。人们常用“马太效应”来比喻逐步扩大的东西部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比较了多种观点,提出了产业发展梯度、顺次更替的思路,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动态收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昱  肖红姗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41-43,69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60个县(不包括区)1998—2009年间的人均GDP数据为基础,首先采用标准差系数和锡尔系数分析该地区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水平现状,然后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进一步对其动态收敛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在1998—2009年间逐渐增大,并且基本不存在动态收敛的趋势,仅部分地区内县域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地区经济体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80~2001年间的多个经济指标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80年代后经历了一个收敛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