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2002年年初,持有DVD技术专利的六家国外厂家向中国DVD厂家索要高额专利许可费,否则将拒绝中国DVD产品出口。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这场纠纷最终还是以中国DVD厂家缴纳专利费而告终。事实上,中国DVD企业并不甘心任人宰割,他们早在三年之前,就酝酿联合研发一种新的技术以取代现在的DVD,由15家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这种技术的名字叫做EVD“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nhancedVersatileDisc,简称EVD),并于2002年7月15日正式向市场推介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望取代DVD系统的EVD,使我国开…  相似文献   

2.
与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同病相怜的还有北京阜国数字有限公司——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标准的制定者。2004年8月12日这一天,是信息产业部对EVD标准进行公示期满的日子。然而到了这天,EVD并没有如期成为国家推荐的行业标准。避免DVD覆辙“中国对制定自主的数字视频视盘系统标准的兴趣与2002年中国和飞利浦、索尼及先锋公司间的专利纠纷不无关系。”俄勒冈大学政治系教授苏迈德说。当时中国的DVD 播放机(现在世界上90%的DVD 机由中国制造)由于生产厂家涉嫌未支付专利使用费而被扣押在了长虹、夏新、万利达…  相似文献   

3.
张浩 《中国新时代》2004,(12):25-26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中国企业为走出DVD专利费阴影中而千辛万苦制定的三大碟机标准,眼下却成了大家互相攻击对手的武器。1990年代末,中国传统碟机生产企业受到DVD专利费和国际DVD联盟技术壁垒的困扰,他们强烈要求信息产业部牵头对EVD标准立项,意在取代DVD。他们还认为,政府强制认可的EVD标准可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在减轻行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从而挽救自己在行业大调整背景下的颓势。先后有新科、上广电、创维、长虹、夏新、万利达、步步高、先科、厦华等9家家电企业加入了EVD联盟。谁知今年4月份,半路杀出了HVD标准和…  相似文献   

4.
管理事件     
中国两高清碟机联盟互掐中国自主标准EVD标准指责另一中国标准——其主要竞争对手CBHD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日期:7月20日关键词:鹬蚌相争事件:中国两大最主要下一代DVD标准格式EVD和CBHD近日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口水战。EVD方面指责CBHD盗用EVD导航系统、节目编辑系统和音频等在内的EVD技术,而CBHD方面则回应为两种碟机格式不同.不存在盗用  相似文献   

5.
就在华纳宣布退出HDDVD阵营的同时,同为世界三大高清标准中红光阵营的中国EVD的命运再度受到关注,张宝全说,对于EVD的前景他从未怀疑,因为在他看来EVD是解决中国内容盗版问题的一剂良方,也是推动中国高清迅速普及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专利维权:朗科PK必恩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图景很单调:胜方总是外企.而倒霉的总是中国企业。DVD、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摩托车、汽车……几乎没有例外。但这样的图景却被深圳一家名为朗科的小企业所颠覆。作为国内第一起靠自主创新与自主发明专利在国外维护知识产权的案件,朗科在美国起诉必恩威(PNY)专利侵权案无疑具有标本意义。尤其在当前“自主创新”的氛围下,对于正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说中国应该走一个品牌化道路.应该变成一个自主创新的基地.但都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由此制约了我们生产和发展的能力。实际上谁不想拥有自主品牌?谁不想成为自主创新基地?我们一定要看到知识作用的凸现.不能只是讨论中国要不要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6,(3):90-90
“三流的商人卖产品,二流的商人卖技术,一流的商人卖标准。而我拿到的就是EVD的高清晰数字视听产品的标准.国家即将把EVD的指标作为行业标准。”张宝全显然是将自己纳入一流商人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一、公平而积极的竞争环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基础力量 自主创新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的热门话题.直接的原因是十一五规划中将自主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重点的高度。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战略重点呢?是因为总体上说。中国经济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减弱,需要进入一个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新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增长模式转型期。这是一个“大势”.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只是在“因势利导”。理解这个“大势”很重要,否则很容易把自主创新理解为政府“要我创新”.而不是在这个大势下“我要创新”。  相似文献   

10.
饱尝技术缺失之痛的国内企业对专利总是异常敏感。在遭遇过一次次DVD,手机、高清晰度电视、MP3专利费之争后,我们更加意识到技术标准正在成为企业控制市场的重要手段。当今中国.再也不能重蹈缺失自主技术开发的低层次循环的覆辙仿佛是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论断做一个注脚,由中国企业主导提出的3G(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技术标准TD-SCDMA.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不断走向成熟.目前已经具备单独组网的能力。这极大提升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确立了我国在全球3G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历来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TD—SCDMA从不被看好的“灰姑娘”到光彩夺目的“公主”的研发历程,对于仍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科技界、产业界而言,其创新经验可谓弥足珍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建军 《企业导报》2002,(10):22-23
<正>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优点: 1.自主创新有助于企业保持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华纳兄弟上周于2008年度CES大会开幕前夕宣布将在2008年5月后转入蓝光DVD阵营之后,以东芝为代表的HD DVD红光阵营与以索尼为代表的蓝光DVD阵营,大打"口水战"。国美电器黄光裕先生担任首任主席的EVD产业联盟更是借助红蓝之争大搅浑水,意欲借机翻身。  相似文献   

13.
标准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在经济领域中的延伸,标准又是一个国家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保护民族工业至关重要.本文从DVD、EVD等技术标准的内外之争,阐述了在新知识经济务件下标准的重要作用,即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未来的市场,就掌握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控权.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日前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形成了一个全新战略布局,中国企业应在结构调整中寻找发展机遇,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陈文玲说,中国的区域战略已形成全新布局,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经营者》2006,(22):12-12
快跑之后需“放飞”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不仅体现在技术和研发领域。也体现在管理上.有自主才能创新。自主创新不是说从零开始。而是要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必须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找到当前最缺什么,然后在整个产业链上能够同步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是我眼下的主流,我肯定不会放弃。而EVD是我的未来产业,今天我做EVD还要借助地产优势,3—5年后很可能地产就要仰仗EVD的优势了,我要成为全国最大的EVD影院商业地产商。我想房地产不能一辈子都为我赚钱,但EVD能,因为我投资的是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在国内轰轰烈烈上演的“DVD专利费风波”,“EVD国际标准申报”等近乎悲壮的标准大战时刻在为我们敲打着警钟,或许这也可以算是现今标准化工作在国内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打个不算很恰当的比喻,对刚入WTO的中国来说标准好比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的双刃让中国的企业在倍受外国标准欺凌的同时积累了大量斗争经验,而将来它也注定要让我们的企业尝到标准的甜头。毕竟“经历几多风雨,见到美丽彩虹”对于标准化工作者和众多企业来说绝不是一句安慰性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盛东辉 《新电子》2014,(8):57-57
本届“两会”上,诸多行业大佬汇聚一堂。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各抒己见.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话题,更是成为所有自主品牌、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们关注的舆论焦点.毕竞,一个有着雄厚工业基础的13亿人口的工业强国,成为万国汽车展览馆,实在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向来敢言的政协委员、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是慷慨激昂,接连向政策开炮。在谈到自主创新时,李书福质问道:美国出了一个特斯拉,中国为什么出不了?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是DVD年,各种国内外品牌DVD机正在抢占市场.DVD的片源也逐渐丰富起来。有着比VCD清晰一倍以上的画质.带有完美音效的DVD势必将成为市场的新宠。针对是装市面上众多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DVD机,消费者如何在这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中找出一款适合自己的DVD机.本文将以专业的角度.横向感觉6款DVD机.为不同的你选出最可心的一款。  相似文献   

20.
在第十三批中国企业新纪录发布之际,就企业自主创新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企业自主创新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推动力量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科技人员和企业肩负的一项历史任务。自主创新是形成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是深入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利器。为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各企业都在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