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能够非常准确地预见危机到来的人总是凤毛麟角,但是不那么有预见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不能做出恰当应对,准确把握周期只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而已,最关键的是,把握已经明显呈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覃成菊 《价格月刊》2009,(8):81-82,85
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员工带来的压力是不同的,扩张阶段,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技术变革导致工作量增加以及对员工知识技能更新要求,使员工产生压力;收缩阶段,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所采取的裁员降薪手段使员工缺乏安全保障,也会导致员工压力加大.因此,企业应根据经济周期中不同阶段员工的压力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员工压力.  相似文献   

3.
《商》2015,(30)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盈余管理的研究在西方的经济领域已经非常常见,但是对于盈余管理,并不具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通过多种政策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有目的的管理层行为,并且多数为了私人利益。学者们的观点在本质上有差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理论都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本文以经济周期为基础,探究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盈余管理特征,并且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周期与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地区性大国经济周期独立性较明显,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分析结果为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的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由于热力循环和经济周期在产生原因、系统的范围、进行的过程以及参数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所以可以采用热力学的方法分析经济周期问题。借鉴热力学的知识 ,提出了经济周期效率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金融经济周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使得金融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金融经济主要通过银行的实际运作来达到对社会经济控制的目的。同时,金融经济的运转周期也对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巨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本身就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主要风险,会随着金融经济周期性的变化而波动,对实体经济和银行信用管理造成一定影响。若处于金融危机状态,两者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密切。所以,银行需要重视信用风险的管理,根据金融经济周期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自身抵抗信用风险的能力。本文对经济周期和银行信用风险分别作出阐述,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金融经济周期下银行信用所面临的风险和常见问题,并探讨有效对策,以期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层面探寻经济周期特征和规律,对深入理解和把握区域与国家层面的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1978—2009年间的经济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化以及区域与国家间经济周期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周期和国家周期都在1993年前后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区域经济周期差异性明显,区域与国家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较高,且在突变点后中西部区域的协同性比较接近,而东部区域的协同性差异较大。有鉴于此,只有从国家层面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宏观政策体系以及发挥宏观政策的结构性功能,才能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缩小区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商》2016,(8)
在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认识与研究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重要的学科基本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众多的经济理论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学说看法,这些学派都在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对经济周期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回顾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历史,学习各学说流派的内容并探析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对我们研究当今社会的很多经济现象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波动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流动性管理有显著影响。经济周期通过产品市场渠道、资本市场渠道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在经济衰退期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约束,并传导到流动性管理行为。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企业的流动性管理整体上受经济周期的冲击更为显著。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实施有效的周期性流动管理,政府部门也应该实施周期性的差异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0.
11.
孙晓娟 《中国市场》2012,(18):68-69
金融经济周期对经济的影响力总是凌驾于其他的因素,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客观上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强烈追求,使得金融对于经济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银行作为金融因素重要的依托实体,更能够直观的表达对经济波动的控制力,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特别是经济周期转变衔接的时候,就要更加注意对银行的风险管理,通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集合,加快金融生态建设,为银行稳健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6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从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方方面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很多观点.对经济周期特征进行准确分析是经济周期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回顾经济周期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成因和特性进行了解读,并据此得出结论:目前中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内生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周期的成因正越来越趋向于外生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一个不完美金融市场条件下经济周期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资本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微观企业特质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联合效应进行分析。可知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对于银行稳健有较高的依赖性。通过模型推导还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对于非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主要为外源融资溢价,其资本结构逆周期调整;而经济周期对于融资约束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主要为外源融资可获得性,其资本结构顺周期调整。由此可知,银行信贷资金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融资约束型企业中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银行稳健在经济周期对其资本结构的影响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周期波动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关联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琦  张克中 《财贸经济》2007,(10):79-82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和谐发展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主题,而金融市场缺陷对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研究这种放大效应的机理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出于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现金反映了市场缺陷信息,从而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但已有的研究缺乏对这种相关性的专门探讨。本文从理论上阐述经济周期波动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作用机理,提出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侯鹰 《现代商业》2013,(35):111-111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内,无论是国外还国内,房地产行业在其自有规律的发展与运行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周期波动现象。从某种方面来说,房地产的经济周期波动即是意味着在成熟的经济环境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了周期的波动,扩张与缩量。但是,与其他行业较为成熟的周期波动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房地产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还较为滞后。可以说当前还属于拓荒阶段,特别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研究较国外经验还远远落后。所以,研究当下房地产经济的波动不仅可以给予今后该块研究领域带来一定的借鉴,同时,也有益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为今后的房地产运行提供了实践指导意义。基于如上原因,本文作出对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学锋 《商业研究》2002,33(23):1-4
由于卢卡斯批评的出现,宏观经济学在最近的20年里,又开始重新重视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开辟了这项问题的研究的一条新路,创立了所谓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特别注意对经济微观主体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行为的观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劝的主要来源。在过去十多年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已开始进入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银行收益水平紧密相关,尤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信贷规模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银行信贷存在贷款投放过于集中,个人信贷风险突显,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逐渐加大,经济周期和理性预期也增加信贷风险等问题。应合理控制行业风险,加强对政府平台融资的监管,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将具有新的内容和形式。知识经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一方面是使经济波动的幅度减小,使增长的持续性成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经济泡沫和加速危机在国际间的传递,使经济周期波动调节的机制环境具有了不同于工业经济社会的新特点。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