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冯维娜  黄晓英 《价值工程》2011,30(20):218-219
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按照文本的类型,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外宣翻译的特点是把中文译成外语,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更注重译文和译文读者。纽马克认为,文学翻译以语义翻译为主,非文学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外宣翻译的文本主要是非文学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慧 《价值工程》2015,(5):323-324
改写理论使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了文化层面,为旅游景介文本的翻译提供了理据。在对旅游景介文本进行英译时,必要时需采取改写的策略。汉语和英语读者的认知、阅读习惯和期待不同,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如何获得相同或相似的读者效应。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英译时应注意改变句子结构;在英译汉语中的古典诗词时,译者可以发挥主体性,对其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3.
孙海娟 《民营科技》2010,(11):74-74
语境在翻译语境中,对文本的实在性意义起决定性作用。正确的使用和理解语境,对理解原文本的字词句,消除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样原文本内容与风格就会真实准确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语境的划分超出语言的界限,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界定。翻译中存在的语境模式很好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杨妍 《民营科技》2010,(9):86-86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广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广告翻译与一般翻译不同,不仅要考虑语言本身,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由汉英文化不同导致的影响因素,现将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英语广告译为汉语时的几种顺应。  相似文献   

5.
归化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反映一种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异化在文化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归化与异化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不能绝对的摈弃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准确性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语境决定着语义,而语境本身又包含着许多因素。本文从语言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上下文、话语主体的心境及多义词等方面阐述了语境对于翻译的影响,并主张针对不同的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词汇在语言中最为活跃,词汇中的颜色词意义丰富。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颜色词产生的物质因素也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政治经济等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颜色词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对颜色产生的联想意义和语用意义各不相同。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有时是可以对等的,有时是有语用冲突的或者属于文化空白的。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的语义及其引申意义差异性,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对颜色词进行翻译,尽量异中求同,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审美心理使颜色的意义产生差异.以"绿色"为切入点,阐述了色彩词语的各种文化表达和引申用法,消除英汉颜色词在实际交际中的障碍,有利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翻译、教学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译文功能论提出翻译的优劣标准是译文在译语语言环境中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因此中文商品名英译名的优劣标准在于它能否吸引译文消费者,能否促进其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为此译者应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译名符合译文消费者的语言文字习惯,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地位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学语言,都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王巍 《价值工程》2010,29(4):133-133
审美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非常重要,应该成为翻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起相关任课教师的重视。本文试从翻译过程中审美信息在各个层面的表现入手,探讨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以供任课教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巍译 《价值工程》2011,30(23):80-80
建筑作为一种实用艺术,不仅要体现出适用的特点,而且要有美感,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审美要求。建筑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遵循和谐和多样统一的美学基本原则。作为一名建筑师来说,创造符合功能的形式美建筑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元 《价值工程》2011,30(31):170-170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使学生拥有健全的身体和精神成了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体育教育中构建美育目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案。本文主要是对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构建的意义、功能和依据以及怎样构建美育目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权巧丽 《价值工程》2011,30(11):259-260
本文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中心,重点分析了汉译英的过程中,如果汉语中所包含的意义不易译出,那么汉译英时,应以归化为主。为了说明这一点,本文借用汉语中的"三"九"及其倍数在表示夸张时的英译法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nceptualized language, editing and meaning in the adoption of new ideas or policies, but left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largely unexplored.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ranslation theory by using insights from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o analyze the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ranslation. Our case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acro-idea of ‘activation’ in practices of sickness absence management within Dutch and Danish hospital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macro-idea into micro-practices varies along with the local managers’ positive or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sick-listed employees. The findings thus suggest a crucial role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explaining meaning, reciprocity and outcomes of translation. The findings are used to develop a model of how macro-ideas are related to micro-practices via mechanisms of social exchange.  相似文献   

16.
马长明  李静 《价值工程》2011,30(21):67-67
本论文主要从建筑美学角度上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包括造园艺术的审美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知觉,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中国建筑史的史实证明,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按照这条线索在探求最美的形象和最高的审美价值。较早地认识到了从环境、造型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去探求最佳的交汇点。建筑园林也不例外,是一种现实的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浩 《价值工程》2012,31(1):243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式教学使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受到了束缚,开拓性的思维也接受不到锻炼。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高校美术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与体会,以期对提高高校美术史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造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李国俊 《价值工程》2011,30(23):164-165
汉语普通话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如果将其美学价值有效地渗透到普通话课堂教学中,则获得"寓教于乐"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普通话美的同时,产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并乐于使用普通话,积极用普通话创造美的语言,有效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普通话课程的课堂效率,达到该课程推广、普及普通话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田苗苗 《价值工程》2014,(7):261-26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翻译过程中蕴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介绍了文化词和文化含义词的各自定义及区别,并对二者在英汉互译中的处理提出了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胡新  张树凡 《价值工程》2011,30(31):185-186
隐意修辞在英汉语中十分常见,二者在含义与思维表达模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本文从英汉隐意修辞的词汇含义和语序结构的角度探求其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陈述隐意修辞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