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士强 《财会月刊》2012,(23):63-64
商业汇票是国内企业往来结算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本文在分析目前商业汇票结算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各家专业银行都广泛推行使用信用卡。的确,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据了解,很多企、事业单位也用公款办理了各类公司卡或个人卡。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据近期有关审计资料介绍,当前公款信用卡使用和管理中出现不少弊端:一、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将公款变成私款,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据审计调查,有的公款信用卡在使用中把信用卡帐户用来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存在着单位业务往来卡内结算的作法。另外,还发现有的单位  相似文献   

3.
商业汇票作为一种延期付款的结算方式,对缓解企业的资金短缺,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理应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但在现实中,商业汇票特别是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效率却很低.本文试就商业汇票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款信用卡使用和管理问题值得重视北京海淀区翠微路翠微南幢15楼1501王德志目前,各专业银行都在广泛推行使用信用卡。的确,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为各行各业的人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而且,很多企、事业单位也用公款办理了各类公司卡或个人卡...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商业票据作为资金流通或融通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青睐。为确保资金安全,维护票据的信用,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政策法规,规范票据签发使用,疏通、转让、承兑、贴现等票据行为。商业票据从签发使用到资金清算,它具有时空跨度大、资金额度大等特点,使之成为窃取、骗取资金犯罪分子涉猎的目标,其主要手段是签发假的商业票据,制造假的交易凭证和单据。商业票据防伪反假除了认真贯彻有关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根据防伪反假的工作需…  相似文献   

6.
完善市场经济,须充分运用信用工具——各种商业票据,包括期票和商业汇票等。期票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特定日期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可转让票据。商业汇票是债权人签发,由债务人承兑,指示承兑人在到期日向债权人或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期票和商业汇票都代表着未来收取一定款项的权利,并隐含着预期的经济利益(票据的利息),因而都作为"应收票据"进行会计处理,至于见票即付的各种支票和其他票据,应视同现金(货币资金)而不包括在应收票据之内。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够完善,商业汇票的使用目前还不普遍,而期票的签发与流通则更少,它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根据现行结算制度要求,只有在银行开立帐户的法人之间根据购销合  相似文献   

7.
企业使用信用卡的帐务处理探讨孟令保随着金融作用制度的发展,一种新型的结算工具一信用卡也应运而生了。信用卡作为结算工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方便,二是信誉度较高,因而它越来越多地为企业所采用。企业使信用卡如何作帐务处理,新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没有规定。据笔...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作为集储蓄、支付、结算、消费信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支付工具——信用卡,以其快捷、灵活、方便和使用安全等优点,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并普遍使用.但在其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需规范管理.首先,帐户管理不规范.目前,各专业银行吸存的单位卡帐户,均不经人民银行审批,  相似文献   

9.
结算方式及其运用黄和结算方式是指不用收、付现金而通过银行划拨转帐而完成的货币收入和货币付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结算办法规定,目前,企业可采用的结算方式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汇兑、支票、委托收款和异地托收承付等。正确选择运用各种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与会计》2010,(8):6-6
我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已于近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上线运行,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计316家,网点64681个,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业务进入电子化时代,对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和成本、促进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丰富支付结算工具、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完善利率生成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健康发展,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应用,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组织金融机构分批实施。20家机构于2009年10月28日首批试点。应金融机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国家货币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有关部门为推动银行和企业信用,鼓励企业使用票据,加快资金结算,对商业汇票从利率和政策上给予了优惠,商业票据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和责任的日益加剧、银行惜贷等情况下,商业汇票的大量签发、承兑、贴现,势必导致商业汇票业务出现诸多问题,并且产生了消极影响。审计人员在判断和评价商业银行办理的各项票据业务的同时,正确认识和深入分析目前商业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票据业务显得至关重要。商业汇票在签发、承兑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12.
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支出透明度、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但由于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尚属初期,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环境匮乏、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事业单位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结算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不断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公务卡的透明度和发挥公务卡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业收票,是指由汇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采用商业汇票做为支付结算工具有诸多好处,对企业来讲,可以缓和购销过程中的资金矛盾.帮助企业扩大销售,盘活资金.提高效益;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通过承兑汇票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对商业汇票的贴现、再贴现还能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对于人民银行来此可以利用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调剂银行资金头寸,调节基础货币总量,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进投向。但商业汇票在我国的应用并不广泛.据调查显示.M」l:承兑汇…  相似文献   

14.
承兑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它依靠商业信用延期偿还债务,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承兑汇票由于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同时由于其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如贴现、  相似文献   

15.
浅谈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作为财政票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往来结算提供了基础条件。它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票据的重要补充,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结算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现就目前莱西市财政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现状,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是国际货物买卖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货款结算方式。据国际商会统计,目前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0%以上。信用证的实质是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贸易中因难以掌握对方资信情况而互相不信任,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难题,而且也为贸易双方提供了融资的便利,故而受到商界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所作的一种有条件的付款保证,是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作担保的一种国际结算和融资手段。目前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结合案例说明现行信用证会计核算中所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的发展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证业务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比较成熟的商业做法,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也并非万无一失,对结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若不加以防范,可能给进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是指企业在采用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时,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受到的商业汇票。是交易多方以商业业务为基础而是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反映的是一种债务债权关系,包括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本文拟对中美两国关于带息应收票的取得、计息、贴现  相似文献   

20.
XBRL:审计师的新工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艳芳 《财会通讯》2005,(11):63-63
XBRL即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从1999年初露锋芒至今以其网络化、多元化、规范化的优势,逐渐改变着商业社会沟通和运转的方式。XBRL目前主要用于财务报表、保税单等的编制与传递,相关会计文献与法令的保存与传递,在世界各地的企业、金融机构、管理机构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甚至有人称XBRL带来了“商务报告的革命”。XBRL在世界商业领域的重要地位,使得任何一个审计师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而且如果审计师能熟悉、了解并使用XBRL,将XBRL作为重要的审计重要工具,可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一、XBRL给审计师带来的好处(一)XBR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