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尔拉斯以后,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来推导需求曲线,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来推导供给曲线,逐渐地成为了经济学的主流。然而这样推得的需求曲线既可能向下倾斜,也可能向上倾斜;这样推得的供给曲线,在垄断情况下就“不复存在了”;而且理论上讲,如果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那么寡头厂商、垄断竞争厂商也会没有供给曲线。如此,“剪刀模型”就没有实质的意义了。进一步,由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供给曲线是依赖于需求曲线的,如果以这样的供给曲线作为“剪刀模型”的供给曲线的话,那么“剪刀”的另一半就不存在了,“剪刀模型”就不成为“剪刀”模型了。本文探讨和回答:(1)“剪刀模型”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问题而推导得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否是同一条曲线,二者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2)应该怎样来理解和使用“剪刀模型”。  相似文献   

2.
贾康 《经济月刊》2013,(9):20-20
中国经济在经受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也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台阶而“矛盾凸显”对“黄金发展”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新阶段。寻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需要对已有的经济学成果有“破”有“立”。首先说“破”。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经验层面考察,对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亟需反思。一是主流经济学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说存在着一种共同失误——虽然他们各自强调不同角度,都有很大贡献,但是共同的失误确又不容回避——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冯根福在《马克思的均衡价值理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7期)一文中提出了“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均衡价值”的概念。为了说明这概念,该文画了一个图(见图),并作了如下说明:“图中,SV_1表示供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曲线或供给价值曲线;DV 表示需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曲线或需求价值曲线;E_1表示均衡点;V_1代表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均衡价值;Q_1表示产品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 ,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 ,效用函数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 ;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得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 ,从而使得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本文在变量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 ,从社会效用劳动均衡推导出需求曲线 ,为市场价格理论提供科学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构建马克思的市场价格理论 ,并且说明 :短期市场均衡价格是边际劳动耗费的表现形式 ,长期市场均衡价格是部门平均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形式 ,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构成了资本的循环过程,其中,资本的流通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的交易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的交易模式是阿罗—德布鲁的“均衡拍卖”,“均衡拍卖”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方法和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然而,“均衡拍卖”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中的拍卖是瓦尔拉斯的“竞价拍卖”。但“竞价拍卖”又因其稀缺性之特点,一般只适用于纯交易经济,从而并不进入马克思的资本循环过程。马克思资本循环下的市场交易可以用“明码标价”来进行描述。“明码标价”不仅意味着厂商定价,更意味着厂商是按“明码标价”下所获得的市场的需求信息来安排生产,如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并组织生产活动等。在“明码标价”下,单个资本的循环以“卖”为起点,并且以所实现的“卖”为核心而开展其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在“明码标价”下,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和循环也将面临“需求的源头之问”。所有这一切均意味着市场经济是需求决定型经济,而只买不卖的投资者则是需求的源头。总之,“明码标价”交易模式为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华军 《财经研究》2007,33(1):36-43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或考虑选择成本的需求定律。把品牌引入经济学中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右移并变得更为陡峭,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为“品牌战”替代“价格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而这只有在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时方能做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了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两个古典经济学源头,一个是斯密的分工理论,另一个是萨伊的萨伊定律。回顾并分析了凯恩斯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及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弊端。运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探讨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石,并参照美国实施供给侧管理的具体措施,重点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对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在对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国情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亏损交易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通过将信息不对称这一信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古典微观经济理论中基本分析工具(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结合运用,我们可以分析消费者亏损的形成原因,对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为减少消费者亏损所采取对策的经济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酬递增的研究长期以来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供给方分析,相对应的需求方报酬递增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空白.以斯密-杨格定理为基础的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阐明了供给方报酬递增的内在机理,导致供给曲线下倾;以加里·贝克尔的消费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为基础的需求方报酬递增研究则引起了长期和社会的需求曲线上扬.供需曲线的倒置会使市场出现均衡(负反馈)的对立面-正反馈(反均衡).正反馈的思想将拓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在经济学认知框架上过去形成的主流认识是,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平衡在完全竞争基础上足以解决经济运行的合意问题:理论界对“需求管理”由来已久的特别注重,隐含的逻辑是:另一侧需分门别类认识的供给结构,可在市场出清过程中自然实现其优化,而不必展开讨论。然而,近年我们在“新供给经济学”研究方向上提出的有新意之认识,特别强调的是现实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供给侧深化认识的必要性和政府治理、调控中强化、优化“供给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全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瑞 《时代经贸》2012,(14):248-248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根据高职学生情况与课程特点,从经济学的初步认识由浅入深地进行导学。主要分析了需求和供给,偏好与效用,厂商理论,市场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总需求与总供给,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等内容。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公共经济学又称政府经济学或者公共财政学,主要是分析政府的支出和收入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公共经济学的前身财政学自产生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财政学也从最初仅集中于研究财政收支行为发展到对公共支出、公共选择的研究,以及今天的更加注重对公共产品与公共政策的供给和需求的研究的公共经济学。“从它的名称上不难看出,它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  相似文献   

13.
常杉 《当代经济》2008,(7):150-151
本文综合微观经济学说与微观经济研究方法,运用需求和供给曲线分析归纳经济单位活动内在客观规律,提出了微观经济进深理论和更为实际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经济品"是经济学和世界经济研究的新命题;其成本结构特征不仅导致"供给方规模经济"变异,而且其信息网络特征也会导致"需求方规模经济"变异;结果是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进而市场均衡等都发生变动.基于"虚拟经济品"的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性状,考虑到"网络效应"、"锁定"和"转移成本"等新的理念,论文简要地勾画了"虚拟经济品的市场模型",一方面揭示了其营销管理策略方面的含义,另一方面也讨论了它与经济学理论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前提假定的现实关联.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人类的经济活动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走一元化的道路,经济学更不可能数学化。所以,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经济理论才能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林自新 《生产力研究》2004,26(11):11-12,22
马克思经济学由于其研究目的所限,没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因而其供求理论没得到很好的研究。其实,马克思在许多地方对供给和需求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供给和需求范畴在经济学中是重要的。在发展马克思经济学时,应该建立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供求理论体系。马克思对供求的论述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但新古典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工具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凭借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深入拓展,在SLM理论的研究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均衡分析的思路却打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造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这一根本性的矛盾。以激进政治经济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生产关系的层面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和延续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而剑桥学派秉持的社会经济因素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形成的思路,无疑有助于解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如何"天然地"制造分割,将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因素引入了讨论。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下对上述理论进行评析、互动与拓展,可以为解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提供一个更有益的方法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试图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我国“民工荒”现象进行探讨,利用劳动经济学的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从微观层次找出影响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决策的因素,进而运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从宏观层次分析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以期找出影响农民工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最后,为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改善“民工荒”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把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公共经济发展的视阚中,成为我国公共经济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必需。但在中国语境下研究公共经济学,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话语。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公共经济的著作,但其经济思想却体现了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很多关注,并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建构基础和四大理论内容”。这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就必须要求从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话语。  相似文献   

20.
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中的皮考克和怀斯曼提出的“内外因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理论”为依据,分析各个主要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因素对财政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以此建立财政资金的供给——需求制约模型,提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