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环节,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强化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今天,强化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公民关于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国家的地位、性质、作用以及权利义务等思想观念的总和。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强弱,反映这个国家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水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爱国意识等。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谈一谈强化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朱晓明 《黑河学刊》2010,(12):68-70,72
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由于历史传统和政治习惯,我国社会严重欠缺公民意识,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公平感为基础,激发和调动国民的权利意识及政治参与热情,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构筑将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得以合法产生的必要前提 ,也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当代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但存在明显差异 ;政治参与指向高 ,但对基层政治建设关注不够 ;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但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因此影响了政治参与功能的充分发挥 ,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强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 ,培养参与能力 ,完善参与机制 ,推进公民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道德意识和公民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值得重视和关注,这就需要继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拓展社会实践并增强大学生公民能力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时期,通过政治教育加强人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公民意识,动员人们积极的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和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其公民意识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首先应从理论上科学界定公民意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在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应由政府主导,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实践,有效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公民的政治意识还不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程度仍较低,政治社会化的效果有待于提高。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继续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对于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公民民主参政意识,提高社会民主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公民意识,对落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需要加强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为有效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学校需要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领的基础上,构建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创设校园公共生活、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与政治参与者的素质密切相关,高度发达的文明状态,是同高素质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用公民意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公民,就没有政治文明的社会。公民意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政治文明的发展,分析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而探讨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对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中秋 《中国经贸》2011,(24):132-13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民意识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提升国民素质,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高知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公民素质理应包括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和政治法律素质。当前,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以真正发挥培养人才基地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治自由是自由在人的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而政治自由本身无法靠其自身来实现,其最终实现离不开体现人类理性的法律的良性运行——法治,二者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理应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去保障,使政治自由成为法治社会的核心。要注意立法的合理性,法律必须代表民众的利益;要严格执行法律,真正体现法律之上的原则;要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少数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家长作风、特权思想和人治思想严重等,严重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必须适应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等,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种现代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迫切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及信用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任务。但从当前河南省公民意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研究,对区域经济经济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冉 《魅力中国》2010,(31):15-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陆续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截至2008年底,统计显示(不含港澳台地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2.98亿人,成为世界互联网人数使用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广平台,公民参政意识亦通过网络这个窗口得以成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在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作用了解公民参政意识的成长状况,为其未来参政意识的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而目前大学生在这些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欠缺。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做法的基础上,应采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高校形成培育合力、社会营造培育氛围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实现法治国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 ,唯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其途径 :一是要求公民履行其义务 ;二是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