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河北省饶阳县三家物联网蔬菜龙头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物联网技术在河北省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研究表明:河北省物联网技术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对物联网的认识尚浅,缺乏技术型人才,技术多是被动接受;以及现阶段整个蔬菜产业链中物联网的运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物流环节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实行棚室确权,创新担保抵押新形式,加大培训力度,转变管理层的思想意识,以及提高补贴,吸引"技术人员""留"在农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三角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协同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在长三角应形成三个梯队的物联网创新能力布局;以行业应用为主线,整合三种类型的企业,构建产业协同生态链;以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建设为纽带,扩大示范项目的影响力,推进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河北省旅游产业紧密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旅游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河北省旅游产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别得出了影响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因素排名。对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河北省旅游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期为河北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詹梦皎  詹正华 《特区经济》2011,(12):143-145
物联网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税收政策的大力扶持。而税收政策要发挥作用,其关键就是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商业化与产业演化进程,建立较为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支持物联网建设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根据物联网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因势利导,寻找政策支持的有效作用点。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演化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励  武同青  刘文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3-26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产业革命,准确把握区域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演化趋势,制定有效发展策略对区域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两种典型物联网产业发展市场——市场性市场与政策性市场研究入手,创新性地将种群增长的达尔文主义理论和演化经济学应用于两种市场,对不同阶段两种市场演化趋势及其优劣势分析,形成综合演化曲线,分析不同阶段发展动力因素,指导政府制定产业协同发展调控政策,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日,济宁高新区与中国移动济宁分公司签订物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 为促进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宁高新区将联合有关企业其同发展物联网产业。目前高新区正在编制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组建管委会、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是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的重点产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且最具应用潜力的行业之一.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作者在设计和建设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时,对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重点,壮大沿海经济带",这不仅有利于河北省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也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因此,壮大沿海经济带形成对腹地经济的辐射,提升河北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是河北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河北省所提出的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引发了更多深层思考.经济强省的重要标志是产业强省,产业强省的根基在于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成为建设沿海强省的内在和迫切要求.河北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应从省情出发,主要通过产业集群形式,完善区域生产网络,增强网络互动,建立本地配套企业与外来厂商之间的"学习"机制,培养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实现产业升级,推动河北省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尽管目前物联网在应用环节还存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瓶颈,但其总体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大规模推广普及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辽宁省和其他省份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抓住机遇,抢占产业制高点,应当成为一种战略选择。在全面实施"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作为省级政府,应采取非常规措施,以加速培育物联网产业、打造重大示范项目和构建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着力点,努力扩大物联网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以此汇聚国际国内相关要素,撬动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重庆新型城镇化建设比作一辆"开往春天的巨型列车",那么位于重庆市南岸茶园新区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就是这辆列车的"心脏"和"引擎"。与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一样,在未来的3至5年内,物联网产业都会作为重庆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领域,通过培育与引进规模企业、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产业  相似文献   

12.
程元栋  陈巧莲 《改革与战略》2012,28(3):64-66,178
目前"物联网"正从一个概念逐步进入"落地"阶段,但是,纵观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令人半喜半忧。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政府各部门对发展物联网产业态度积极,这是物联网发展的"喜";"忧"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因素。文章主要从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瓶颈和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必须突破我国物联网发展瓶颈,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智强  黄斌 《特区经济》2014,(10):57-59
近年来,江苏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积极开展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并逐步形成了以无锡为主体,南京和苏州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产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本文对国内外物联网产业现状进行了初步研判,并重点对江苏物联网产业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发展意见,以期为各地发展物联网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代表着物联网的用户需求,属于市场的范畴,也是发展物联网的目的所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物联网提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提出要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我们要抓住物联网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着力提升物联网应用水平,在国民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形成物联网的规模性应用,对物联网产业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作为国家新兴主导产业,得到学界越来越多关注,但对于产业成长机制的研究多处于定性分析范围。本文通过揭示物联网产业发展演化规律,运用协同学自组织理论,将哈肯模型应用到沪深证券市场上物联网相关产业上市公司,建立产业系统演化方程,定量的论证了研究开发强度是物联网产业演化的序参量,得出了要将研发投入与劳动生产率的协同作为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唯  杨露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7-32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或信息感知,将会推动信息产业进入第三次浪潮.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八省从产业发展潜力层面进行了排序及综合评价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选取的目标省份,按照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潜力分为三类.通过评价分析,论证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时情况及趋势,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如何带动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科技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且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物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多个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推动物联网产业稳定、持续发展,则是我国应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忧的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存在诸多产业发展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2011,(11):25-25
2011年10月19日,赛迪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发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前者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概括了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11):104-105
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与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2011年10月19日,赛迪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发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前者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