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扩权强县"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应时之举,有助于县级政府摆脱"市管县"体制的束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自1992年浙江省进行权力下放的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后,2007年,四川省为达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开展了"扩权强县"改革。多年来,四川"扩权强县"改革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取得了一些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2.
温如春 《特区经济》2006,210(7):196-197
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一、绵阳市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的情况一年多的改革试点,使江油、三台试点市县对"扩权强县"的改革有了较深入地认识。试点市县的干部和群众认为:扩权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早在  相似文献   

4.
“市管县”体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突出特点.从目前来看,“市管县”体制不仅不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行政管理效率的降低和行政成本的增加.因此,改革“市管县”体制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强县扩权”改革通过赋予扩权县财政、人事以及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克服了“市管县”体制的缺陷,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扩权强县"十分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一)实施"扩权强县"是提高县域发展效率的客观需要 "扩权强县"是发挥县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性作用的需要.通过扩大旗(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可以为经济实力较强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旗(县、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改革财政体制,可以增强经济弱旗(县、市)的财政实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施强县扩权改革,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影响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与创新方面对强县扩权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华新 《当代陕西》2017,(10):10-15
“陕西发展上台阶、上水平,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突破口也在县域.”这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县域发展的论断.报告从推动“五新”战略的高度强调,把产业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支撑,把扩权赋能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抓手,把城镇建设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基础,有效提升县域活力.  相似文献   

8.
马斌 《发展》2008,(8):40-41
“强县扩权”是指在暂时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强县扩权”政策的实施,是基于满足经济强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对权力的内在需求,这种要求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经济强县自身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权力逐渐强大,  相似文献   

9.
“扩权强县”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施行了以财政省直管县和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的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利用浙江、福建两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对扩权强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扩权强县对浙江省县辖企业的发展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但是无论是回归系数还是显著程度,对县辖区内的非国有企业的影响都要高于国有企业。这说明,扩权强县不但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同时对市场化改革有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省管县”体制和强县扩权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和“强县扩权”两项制度创新,是激发浙江县域经济活力的主要动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加对欠发达县(市)转移支付的力度。而“强县扩权”更是增强了政府管理能力、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改善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强县经济已成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其对浙江城市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招商引资的加快以及扩大社会就业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总结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浙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与其相联系,要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就必须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的改革试点,扩大县域、镇域发展自主权.有条件的省份要率先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标志着我国即将逐步告别市(地级市)管县的时代,迎来省管县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借鉴其他省份经验,结合本身县域实际,确定在22个县(市)进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2005年初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一年多来,在国家发改委的关怀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努力,这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省这次改革总的思路是通过扩权促进强县,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管理权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扩权县(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经济强县。基本原则是“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  相似文献   

13.
年前召开的“浙江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会议”指出,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浙江将下放58个县和宁波市鄞州区,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的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义乌的县域扩权试点改革,在保留原有524项扩权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下放与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94项事项。  相似文献   

14.
"省管县"财政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曾是地方财政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分配模式主要实行这种财政体制.20世纪90年代,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市管县”逐渐成为地方财政分配的又一模式.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强县扩权、发展县域经济出发,在历经“市管县”之后,又重新回归“省管县”财政体制,“省管县”再次成为财政改革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利用“三个有利因素”。谋求更快、更好发展。一是抢抓扩权强县带来的战略性机遇,加快实施电厂二期、钢制易拉罐、镀铜焊丝、金阳汽配等立市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充分利用扩权强县提供的宽松环境,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外力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意义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为浙江经济起飞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率先放手发展乡镇企业,原本耕地不足的浙江农民,在致富冲动驱使下纷纷“泥腿子上岸”、创业办厂.但受限于城乡壁垒,只能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由此构成了浙江县域经济的初始形态.随后浙江省政府因势利导,对县级政府大胆放权,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四轮“强县扩权”,使得浙江县域经济迅速壮大.  相似文献   

17.
傅小龙  侯力 《特区经济》2006,(11):63-64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与其他强省比较,提出了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其对策应是强县扩权,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东部等沿海省份,县城经济中的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城经济的发展状况,如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提供了全省90%的就业和70%的财政收入.当前,县城经济迎来了扩权强县改革的契机,"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逐步启动.在财政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其对于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不足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构建与县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河北经济研究》2005,(9):24-26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点,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的着力点。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重大会议上多次对县域经济问题进行专题部署,并强力推行扩权强县,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决心。  相似文献   

20.
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外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保证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