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今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期间已经整整有十年了。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可是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刻的、惊人的,可谓“沧桑之变”。今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在市场经济题目中写下许许多多的内容。比如,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市场经济是致富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是文化经济;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是民主经济;市场经济是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正> “九五”时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四个作用”,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作用,增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现状作一基本判断,进一步明确“九五”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深圳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超前探索,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回顾深圳的改革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明显阻碍特区建设的一些方面进行局部的改革,即单项突破的探索阶段。特区建设初期,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老办法已不适应特区建设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3.
1998-1999年,不少学者根据当时经济增长困难的情况,得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也是这一时期大家谈论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认为随着近20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实质上从此开始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而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相对剩余的“过剩经济”,因此需求不足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性或必然……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贯彻执行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和1997年香港回归的背景和机遇,各省市都在加强相互合作,以期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带来的“社会生产力”来提高要素总产出水平.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与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的类似合作不同,是在市场经济指向下以自愿结合、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为原则的.为了使地区经济合作更有成效,需要正确处理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特提出来供讨论.政府合作和企业合作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基础在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这并不是不需要地方政府的参与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80年代形成过的上海经济合作区等成效不理想,并不在于各地政府参与其事,而是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众所周知,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市场配置资源,虽然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但也有“市场失灵”.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更有“市场不足”和“市场扭曲”现象.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合作去补充,以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地认识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起至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到“完善”,我们党用了十年时间。对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创新、认识深化的过程、解决了公有制能不能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找到了以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作为与市场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提出了国有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此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的二轻集体经济? 如何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是我们探索和实践集体企业改革道路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扩权强县”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应时之举,有助于县级政府摆脱“市管县”体制的束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自1992年浙江省进行权力下放的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后,2007年,四川省为达到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开展了“扩权强县”改革.多年来,四川“扩权强县”改革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取得了一些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8.
“仕场经济”与市场经济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性质迥异。而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奏鸣曲”中,“仕场经济”这一不和谐的“音符”万万要不得。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场经济走到了哪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深圳特区自创立到现在已整整18年了,创立深圳特区的初衷是试图通过她“杀出一条血路来”,通过特区发挥经济改革的“试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及对内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来为内地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探路。其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是深圳特区肩负的最重要使命之一。经过十八年来的实践,深圳的成就的确举世瞩目,把一个18年前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今天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那么,今天的深圳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水平,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说清楚的,这里我们仅就深圳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此来判断深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相似文献   

10.
张剑 《湖南经济》2002,(9):42-42
据报载,某地官员为追求政绩,不顾本地实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盲目引进一项数亿元的大型项目,工程拖了几年还未竣工,成为一桩久悬未决的“胡子工程”。人民群众气愤地说:“这样的‘仕场经济’,最后谁来了难?”据了解,像这样的“仕场经济”或“了难经济”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市场经济是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以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一种经济制度。简而言之,市场经济必须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有的地方、企业、部门为了追求短期政绩,有时仅凭各级领导一句话,便盲…  相似文献   

11.
<正>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阶段 众所周知,党和政府正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的.但这并非意味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自这一年开始,实际上,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国就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期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始和试验阶段(1979——1984年). 1978年12月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应该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从此,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程.这一时期的主要改革如下: (1)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户承包制,彻底改变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产权制度及“政社会一”的组织制度; (2)改革了农产品流通体制,除少数重要的农产品继续实行“统购”和“派购”外,放开非统购派购农产品的市场,允许多渠道、多形式和多主体的经营. (3)扩大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权,包括计划外产品和完成计划后产品的生产权、销售权及定价权; (4)对国营企业相继实行“利润留成”和“利改税”,通  相似文献   

12.
改革至今,温州已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的微观制度基础,但温州的微观企业、市场组织以及产业组织具有典型的“古典市场经济”特征。从本质上说,温州如今只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古典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一变迁是“温州模式”的基本任务;而从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则属“新温州模式”的基本任务。“新温州模式”以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渐进转化为基本特征,必须完成深化“增量改革”与推进“存量改革”  相似文献   

13.
郭道晖最近指出,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经济而不是法制经济”。从市场经济发展自身内在的规律而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这里所说的“自由”是相对于政府的经济垄断而言,而不是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需要法律来保护。因此,自由经济与法制经济并不矛盾;更准确的说法是;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成份,多年来,我们比较多地把非公有制经济当作一种在需要时便加以利用的对象,而没有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也有利用公有制经济的一面,即二者是相互利用的,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承认和提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利用和合作,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衡、健康和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若水 《浙江经济》2003,(20):6-8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开创了全国市场经济的先河。然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却一度出现了信用严重缺失的现象,如温州货曾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浙货”被逐出市场,信用缺失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软瓶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力争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浙江人意识到,市场竞争必须从无序到有序,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于是,省委、省政府在2002年明确提出建设“信用浙江”。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前,我们曾说“要想富,先修路”;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说“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需搞好现代物流”。其间,中国物流演绎的产业变奏曲耐人寻味。检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和外向型经济的成长,我们要铭记这辆基础战车——物流业。没有这辆物流业战车,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恐怕不可想象。  相似文献   

17.
陆震 《上海经济》2004,(1):12-14
邓公去世前曾说过:没有把上海划为特区,乃是一大失误。如果从“这个失误”算起,上海与长三角已错失了一代人的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取向,但时至2003年,长三角地区“甚嚣尘上”(《南方周末》文章语)的话题却是“恶性竞争严重”和“行政壁垒森严”。这表明,上海和长三角可能又错失了最近lO年的大好机会。的确,2003年里,江浙沪三省高层领导与民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性质;“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于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训练的人来说,我们有千万个理由和事例来支持有关“市场失败”(Market Failure)的各种各样的论点。实际上,在我们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负面影响进行无情抨击时,现实生活中屡屡出现“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之现象:即行政手段的不当干预影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上的重大效率损失。为了加深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生作用的机制之认识,也为了有助于理解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介入经济生活的方式和约束,本文打算对西方70年代萌芽、80年代成形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的评介,了解一下西方经济学家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自由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20.
陈小澄 《特区经济》1996,(10):25-25
<正> 在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正向新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新旧观念的冲突,部分陈旧的观念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需要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下面就谈几点浅见.一、从“找市长”向“找市场”观念转变.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为面向市场,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供求调节.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市场”以及为何找市场.部分人受传统观念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思想影响,不敢面对市场和研究市场.没有项目找上级要项目,存在着有了项目怕产品没有销路,出了产品要上级包销路,出了问题找上级要政策扶持,经营不下去再向上级诉苦伸手.这种“找市长而不找市场”的“等靠要”思维观念,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勇气,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