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出口也已受到严重影响和蒙受损失。本文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做了剖析。本文还就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日本的这一制度做了对策分析,提出了国内与国际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提高中国农药、兽药的检测技术与设备水平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自乌拉圭谈判之后,日本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尤其是2006年5月29日,日本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对所有进口农产品的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为了减少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须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制定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应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很大比重。日本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往来较密切。然而,近年来日本本国实施的贸易壁垒制度越来越严苛、复杂,2006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后,使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我国对日输出农产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挑战。本文首先对日本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简单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的情况,最后建模型实证分析日本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稳步增加,日本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对象国的地位不断稳固,中国农产品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潜力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出口增速缓慢。面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保护严重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的不利局面,我国应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要目标,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近几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选取2001年以来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以及日本进口世界的农产品的贸易数据,通过计算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日本的比例,通过对比,得出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6.
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内涵,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从正反两面的角度指出,日本这次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带给我国的影响。积极探讨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这个困境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农产品积极"破墙",打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看中日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制定的一种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该制度对输日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标准要求非常苛刻,自实施以来,对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对这一制度标准的分析入手,剖析我国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1—2022年UN Comtrade数据库HS2分位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表明: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结构多元化,出口的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加工制品转变;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中,水产制品、蔬菜制品、其他动物产品以及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汁等几大类农产品具有综合优势,编织用植物具有很大的贸易潜力;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以产品的竞争性为基础,互补性为导向,才更贴合现实的双边贸易。因此,为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瞄准日本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紧抓国际机遇,深化中日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目前中日农产品贸易有滑坡的趋势。本文利用竞争力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理论,针对中日两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测算,并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对我国农产品向日本出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3年公布的食品卫生法修正案,日本于2006年5月29日起开始实施检测食品残留农药的新制度,即通常所说的“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根据这一新制度,日本将禁止销售残留农药、饲料添加剂及动物用医药品等超标的食品。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也是日本农产品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该制度的实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本文将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原因、与我国检测标准的差异及其对我国食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补贴是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种基本政策手段,如果发达国家继续使用过高的补贴用于本国的农产品出口,那么势必会进一步降低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这里主要明确WTO有关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具体规定、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有关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具体法律规定、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产生的负影响,提出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补贴零承诺法律制度构建合理建议,以期对我国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贸统计》2006,(3):12-12
今年5月29日日本正式施行“肯定列表制度”。这一农兽药残留限量新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中国农畜产品出口的最大海外市场,日本实施该制度后将大幅抬高农产品进口的技术门槛,将涉及国内62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正确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基本方法是加快我国农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而且也能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国外低质价廉的产品冲击,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但是近年来对日农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2006年达到历史最低点。本文根据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中日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分析了“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对中国农产品输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的加剧,造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农业出口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与生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受限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需求萎缩以及出口流通受阻等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保障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理 《中国市场》2007,(31):24-25
日本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旨在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肯定列表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9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发布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半年来对日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继去年5月商务部发布《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后,再次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日本发布的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日本农产品进口市场中份额稳定.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成为促进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与适应能力较差,存在很大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我国整体的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以来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而造成这种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技术壁垒。本文分析了日本农产品技术壁垒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果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日本是中国水果几大出口市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日本环境贸易壁垒设置的逐年提高,制约了我国水果对日的出口。本文从环境壁垒发展新趋势的视角分析其对我国水果出口日本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研究了RCEP 7个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较高,中国、印度和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偏低;样本期内RCEP谈判方农产品出口的总体技术水平在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中国与这些RCEP谈判方在农产品出口上互补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对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以中等技术农产品为主,对印度和东盟出口的农产品以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农产品为主,样本期内中国对这些谈判方的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总体提升,但低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