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中期财务报告(Interim FinancialReporting)是指所涉会计期间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例如季报、半年报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IAS34)《中期财务报告》规定中期报告至少应包括:简化资产负债表、简化利润表、简化现金流量表、反映权益变动的简明报表以及选择的说明性附注。我国证监会在1998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及2001年的《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中期报告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完整报表及报表…  相似文献   

2.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是有区别的,但不少人常将这两个名词混同使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确定与计量》中认为:财务报表包括企业对外公布的主要报表(财务状况表、盈利和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投资与分配业主表)以及报表附注;英国审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11月关于财务报告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财务报表包括:损益表、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的附注;我国将财务报表的范围限定为:企业对外公布的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和报表附注。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3.
一、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 在新准则体系下,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构成。新准则实施后,外部报表信息使用者为了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必须系统了解、掌握按新准则披露的报表信息的含义,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2条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即“四表一注”。因此,原先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全文中以资产负债表附表形式出现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便成为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列披露的第四张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  相似文献   

7.
梁继国 《活力》2010,(9):48-48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一般指一月,一季,一年)的现金流人和流出的报表。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主要依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总账和明细账等相关数据编制。  相似文献   

8.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主要报表之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基础不同,导致其审计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根据现金流量表的特点就如何审计现金流量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是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企业外界人士的主要手段。人们已经习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主共同构成的会计报表体系,并将他们视作分别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变动信息的三张报表。随着全面收益表准则的颁布、施行,人们会逐渐接受“四位一体”的报表体  相似文献   

10.
谢赞春  朱缜 《会计之友》2012,(24):24-26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它的内容有基本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还包括补充报表、附表、报表注释等。文章拟通过分析当前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介绍其变革的趋势,以期为中国的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所有企业从1998年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它克服了传统财务报表所体现的、与应计制会计确认和计量程序相关联的局限性。但是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决策有用性是否存在差异,还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设计调查问卷,要求财务报表使用者在21种决策背景下封三大报表的有用性追行评级。结果表明,现金流量表在许多决策背景下可以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相媲美,而在以下决策背景下,现金流量表的评级大大高于其他两张报表:评价流动性,评价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支付股利的能力,评价净利润的质量,突出净利润与现金余额之间的差异,预测财务危机,以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间。  相似文献   

12.
《会计之友》2006,(33):8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1998年3月20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现金流量表》准则”),并于1998年互月五日起施行。这样,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报告的三个基本财务报表。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日臻成熟与完善,为财务报  相似文献   

14.
一、现金流量表的性质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体系的三大主要报表之一 ,因而重要性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通过其数据不仅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而且还具体反映并界定企业和有经济关系各方的权益。而现金流量表不反映也不界定权益 ,与所有者、债权人的利益关系不大 ,故属非权益性报表。非权益性报表 ,是可替代的 ,现行的现金流量表就是几经变换的结果。这种非权益性决定了现金流量表在财务报表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权益性特征 ,是财务报表区别于统计报表和其他业务报表的主要标志。因此 ,…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企业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三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四条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除…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第三条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二)合并利润表。(三)合并现金流量表。(四)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五)附注。第四条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第五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适用《…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财政部已在1998年3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按年度编制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报告的三大基本财务报表,这三张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资产负债表和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表现出滞后性,且报表本身的价值也仅在于表述当时的情况,使得年度报告在时效上已难有效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中期报告作为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中介便应运而生,也是势在必行,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相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于1998年2月发布了IAS34“中期财务报告”,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动态经济对加快信息披露频率的强烈需求,我国证监会于1999年5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及紧随其后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首次规定上市公司应提交中期报告,1994年6月,为统一中期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并于1996年6月和1998年6月两次修改定稿,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披露行为,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编制、披露,报送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在内的完整中期会计报表(以往中报格式既可完整地可简化),依国际惯例强调中期会计报表需经审计的上市公司应编制现金流量表等,但现有的准则仍需加以补充和改进,如未曾明确规定中期报告编制的理论依据也无有关中期确认与计量的规定等,为此,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加紧制定中期报告的有关准则,并于最近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会计理论界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是中期报告的理论依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有关资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本文拟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来探讨中期报告编制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践提出现实选择和相应的改进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2日我国对外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中期财务报告》,并要求从2002年1目1日起实施。《准则》所说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即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企业行为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准则》主要规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披露的内容;二是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其中第二个内容  相似文献   

20.
财务报告是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时点和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的依据,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化信息和会计报表附注等非数据化信息。舞弊型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虚假陈述。对舞弊型财务报告的审计,应抓住财务报告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下面就舞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的审计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