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分析了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和结构偏离度,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现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对浙江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压力;第二产业在1999年以后对吸收就业产生积极影响;第三产业一直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本文根据1990-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就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结构。其次,结构偏离度指标说明江苏省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最后,本文在江苏省实际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张家港市2008—2013年两次经济普查期间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张家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张家港市自身经济结构特点提出促进经济和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勇进 《北方经贸》2008,(3):134-135
结合江西省近二十多年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利用结构偏离度指数,对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实证与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江西省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与就业比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二产业的GDP比重与就业比重呈弱相关,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与就业比重同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王瑞荣 《商业时代》2015,(3):138-14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商》2015,(25)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沙,在通过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结构经历了四个阶段。2008年结束了"早熟型"的"三二一"型结构,理性调整为"二三一"型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更多的劳动力,降低失业率,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发展。因此,长沙市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扩张。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升级的视域全面分析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的测算,综合分析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水平。实证研究表明,1999-2016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方向一致,但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变迁;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为最弱,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表现最为协调。目前,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产业存在过剩的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存在不足。江苏省需根据市场的需求格局,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变迁。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源 《消费导刊》2009,(24):35-36
本文在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与现状,并利用结构偏离度考察就业结构的滞后性。最后提出促进上海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指标,对泉州市近十年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泉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协调性,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布趋势日益合理.但还是存在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通过运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分析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来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浙江省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选取1978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导致产业内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仍然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但该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逐步缩小;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具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但产值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志娟 《商》2014,(28):210-21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在本文中,根据福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数据,以及利用福建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结构性偏离度系数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2008年的样本数据,分别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对河南省与其他中部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其结果表明,与其他中部省份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增加值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就业率低、整体就业结构偏离度较高。充分说明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增加就业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动度等方面对黑龙江省1990年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察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就业弹性,利用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广东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得出广东省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近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因此广东省应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并从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最后对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GDP和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的变化不大.但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并且三次产业的协同性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东部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阻碍二者协同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章琴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93-95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历史演变比较,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性做了相关性、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分析。最后,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