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病原:鲤嗜子宫线虫,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鲤鱼,雌虫寄生于鲤鱼鳞片下面,寄生于乌鳢的背鳍基部。此虫虫体细长,两端稍细,血红色,俗称“红线虫”,体表上有许多透明乳突。发病季节多为春季。症状:被此虫寄生的乌鳢,由于虫体寄生,钻伤皮肤,引起皮肤肌肉发炎和充血。发炎处往  相似文献   

2.
<正> 一、病原 为鲤长棘吻虫,属长棘吻科,寄生于鲤鱼肠中。雌虫长19—28mm,雄虫为8.4—11.5mm。吻细长能伸缩,生有吻钩12纵行,每行有吻钩20—22个,腹面的吻钩大于背面的。身体前部狭窄,形如颈,外披长刺,体刺排列不规则,吻鞘细长,吻腺极长,盘转曲折,几乎布满身体前部的空间。雄虫精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物防治嗜虫书虱是解决当前书虱难以通过磷化氢熏蒸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嗜虫书虱行为反应,在确定嗜虫书虱性信息素释放性别的基础上,测试两种不同性信息素提取方法所获得的粗提物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羽化成虫后第4天是嗜虫书虱交配高峰期,嗜虫书虱性信息素由雌虫释放,顶空气体收集法所获得的嗜虫书虱雌性性信息素粗提物生物活性略强于溶剂浸泡收集法所获的嗜虫书虱雌性性信息素粗提物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一、鲤痘疮病毒病鲤痘疮病毒病(Cerp Pox)主要发生在一足龄以上的锦鲤,金鱼可偶尔发生。早在1563年就有关于这种疾病的记载,此病最早流行于欧洲,现在朝鲜、日本以及我国的湖北、江苏、云南、四川、河北、东北和上海市等地曾经发现此病,大多呈局部散在性流行,大批死亡现象比较少见,但是,患病后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商品价值。【病原】病原为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yprini)。这种病毒现在被列为  相似文献   

5.
<正>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目前养鱼最大的威胁,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死亡率高。一般在5—10月都流行,但尤以夏季流行为甚,在流行中严重危害草、鲢、鳙、鲤、鲫、鳊、鲂鱼等。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渔农甚感辣手而影响养鱼的产量。现介绍治疗于下供参考: 一、主要症状: 鱼类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等,病状为病鱼头部与体表充血、出血有时肌肉也充血;  相似文献   

6.
<正>5.病毒性昏睡病(Viral sleeping disease)这种疾病由和病毒性鲤浮肿病病原相同的痘病毒样病毒感染所致。通常认为在水温、水质变化时移动鱼是这种疾病的诱因。梅雨结束前后,幼鱼期患病毒性浮肿病的锦鲤,有不易发生这种疾病的倾向。由于病毒侵害,鳃上皮细胞的渗透压调节功能障碍,是导致患病鱼死亡的病因。大量飘游鱼波豆虫寄生时也出现类似  相似文献   

7.
<正>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该鱼疾病类的研究较少,目前只有耿毅等报道了鲈鲤鳃霉病与车轮虫混合感染的诊治。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鱼类资源,笔者就在养殖场所遇到的鲈鲤疖疮病和肝胆综合症病例的诊治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一、病因及临床表现病鱼来源于四川一冷水鱼养殖场的鲈鲤,平均体重1.9kg,是该养殖场的亲鱼。于2015年8月6日开始有鱼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鲤痘疮病(Carp pox)在我国不少养殖地区均有较高比例的发生,譬如在辽宁省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辽中、新民等地,饲养的越冬鲤中,鲤痘疮病的发生比例均比较大。本文简要介绍鲤痘疮病的病原、病症与病变及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5.三代虫病寄生鲢、鳙的主要是鲢三代虫,能寄生在鳃、体表、口腔和鳍,造成一定危害。【病原体】鲢三代虫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流行与危害】由于越冬期长时间不摄食,鱼体体质弱,抵抗力差,放养密度过大,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流行。三代虫的繁殖适温为20℃左右,此时病原体大量繁殖,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鱼体与病原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故该病通常发生在春、秋季及初夏。在每年春、夏季和越冬之后,饲养的鱼苗和鱼种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网箱养殖的鲤鱼时有死鱼情况发生,时间多在夏、秋季节,经检查系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引发的。 病原: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很多,而网箱内养殖的鲤鱼是由一种吉陶单极虫寄生于肠腔。孢子呈梨形,单个极囊,孢囊大型黄白色,孢囊在肠腔内似串状密集排列。 症状:外观病鱼肠道成大而规则的鼓囊节状。病鱼消瘦,腹部胀大,摄食能力减弱呈不安状的漫游发展到不摄食,轻压腹部有黄粘液流出,此时肠腔大都为胞囊充斥,似石榴籽般的孢囊堵塞了肠腔形成肠梗阻,尤以前、中肠明显,肠壁发炎,此时已不能摄食,不久即死去。 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网养的普通鲤鱼、建鲤及镜鲤,感染率有时高达40%,如  相似文献   

11.
<正>在罗非鱼的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斜管虫病经常暴发,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8-18℃,当水温低至2℃时  相似文献   

12.
(3)三代虫病(Gyrodactyliasis) [病原]三代虫属(Gyrodactylusspp.)的种类。属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虫体略呈纺锤形,长度一般为0.3~0.8mm,背腹扁平.身体前端有一对头器,后端的腹面有一个圆盘状的后固着器。后固着器由1对锚钩及其背腹连结棒和8对边缘小钩组成,用以固着在宿主鱼的寄生部位。锚钩、连结棒、边缘小钩都是几丁质构造,其结构和形态是分类的依据。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在后固着器之前按前后顺序排列着一个卵巢和一个精巢。卵巢之前是子宫,内有一个椭圆形的胚胎。胚胎内往往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为三代虫。  相似文献   

13.
正在常规的草鱼养殖过程中,草鱼"老三病"一直困扰着大家,那么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今草鱼养殖中的"老三病"。一、草鱼"老三病"及病原草鱼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赤皮病称为草鱼"老三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细菌性肠炎,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二、流行特点流行季节为4-10月份均发  相似文献   

14.
<正>1.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与症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嗜鼠气单胞菌等,患病鲫鱼活动能力较差,反应迟钝,摄食量下降或停食;病鱼口腔、眼眶、鳍条皆有不同程度充血;病情严重时病鱼肛门红肿、鳃丝苍白、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肠道充血,肝胆等脏器肿大,并伴有腹腔积水。防治方法:采用毒菌素进行免疫预防;如已发生鱼病,可全池泼洒杀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许多苗种生产单位在建鲤鱼苗乌仔培育阶段经常发生车轮虫病并导致鱼苗的大批死亡。加强对这一鱼类疾病的研究,对苗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所1998年建鲤乌仔期车轮虫病发病率为50%,通过采取可行的生态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并获得了较理想的苗种产量,现就我们所做的试验结果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16.
<正>小龙虾的聚缩虫病是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小龙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细菌感染,继而发生死亡。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小瓜虫病对虹鳟危害极大,严重时常造成大批死亡,其病原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点状胞囊。本文对2014年6月在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龙羊峡水库养殖场发生的一起小瓜虫病的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指导生产实践。一、小瓜虫病发病简介青海龙羊峡水库夏季水温常年维持在22℃左右,此水温正是小瓜虫易感和  相似文献   

18.
猪棘头虫病是由猪棘头虫寄生在猪小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形态及生活史:猪棘头虫虫体比蛔虫大,黄白色,前部稍粗大,有一吻突,长有5~6列向后弯曲的小钩,虫体后部比较细,表皮上有明显的环状皱纹.雄虫和雌虫区别明显,雄虫体短小,长7 ~ 15cm,雌虫体长30~68cm,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昆虫的幼虫吞食后,就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  相似文献   

19.
一、病原该病的病原较复杂,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等,并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病毒、真菌和厌氧菌与本病发生无关。二、流行特点这是牛蛙养殖中最常见、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蛙和蝌蚪均可以被感染。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病季节在4-11月份,5-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以春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20.
唐宁波 《农家之友》2005,(12S):57-57
胭脂虫可以提取天然胭脂红色素。天然胭脂红也称为洋红酸,颜色亮红鲜艳,还可以进一步制成洋红,是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的工业生物颜料。原产地传统的胭脂虫饲养是在野外生长的仙人掌植株上露地放养的,每年可收3~4次。在雌虫成熟时用刷子刷下收集,再进行热处理干燥,雌虫干制后供出口或提取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