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6,(26):77-79
河北养元保健饮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也是国内较早从事饮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养元未能适应饮料产业和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疲态尽显、惨淡经营直至濒临倒闭。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5,(16):B012-B014
从我刊市场调查中心获悉,各地的饮料市场已经逐渐升温。据各地的商家反映,康师傅、娃哈哈、统一公司等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力度开始进行压货,订货会更是随处可见。但是,要想做好旺季市场的销售,不仅产品要过硬,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所有资源进行良好地整合。只有做好全面策划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中,加快步伐,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3.
张红 《糖烟酒周刊》2006,(9):122-122
2006年的饮料市场注定热闹非凡,新一轮饮料大战剑拨弩张.群雄混战的年代到底谁能在竞争中胜出?最近,香港独资企业“深圳太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健型饮料——“K可”系列饮料甫一露面.立即掀起了饮料行业的强力旋风.以锐不可挡之势长驱直入.消费者睁大了明亮的双眼.国内外商家嗅出了“不同凡响”的商机.一场在所难免的“饮料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4.
谈到降价风潮,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国内这一、两年内的“彩电大战”。的确,国内几家彩电巨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和市场份额,纷纷祭起了“降价”这一市场争夺战中最残酷但也是最有效的武器,一时间打得天昏地暗,头破血流。直到现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彩电降价大战”还在激烈地进行当中。不过,论起降价的幅度、降价的频繁、降价的突然,却还要属PC为甚了。大家大概还记得年初PⅢ连番降价引起的空前轰动吧,PⅢ在今年3月份刚刚发布时售价高达万元以上,然而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它就连续三番五次的大降价,先是七千多块,然后是五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夏季的姗姗而至,饮料市场的大战又同往年一样,早已剑拔弩张。今年饮料市场的产量仍有不少于20%的增长空间,可是饮料市场惨烈的战争仍让不少商家心有余悸。重利之下必有勇夫,高增长的市场份额,让更多的企业前赴后继。甚至让行外企业眼红。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界近来战事不断,而且这些大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战争初起,异常激烈,人们无比兴奋地讲说短长,猜想着各种可能的结局,但结局往往“不是轰的一声,而是嘘的一下”。国美陈黄之争,伊利蒙牛公关大战,连同3Q大战,都是如此。公众和媒体在对这些战事津津乐道之后,往往是疲于或羞于再提,直到战事再起,群情再度激昂。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市场之间的价格大战是中国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先是彩电降价拉开了序幕,以后则有VCD大战、微波炉大战、个人电脑大战,去年上半年出现手机价格战。价格战的硝烟还没有消失,评说者之争也有相当的火药味。赞之者称它为中国经济市场的进步,反对者指责它无序而混乱,主管者则想用行政手段来控制价格。那么到底该怎样看待价格大战呢?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我想作一点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经贸》2010,(5)
1998年7月,在广州本田雅阁汽车广告代理竞标大赛中,二十多家中外广告公司参与角逐.整个竞标前后历时三个月,历经四轮紧张激烈的竞标,在这一场激烈的国际广告大战中,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凭着透彻的市场分析、准确的策略定位、新颖的创意表现和娴熟的媒介策划最终胜出,将三年的独家代理纳入囊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饮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各种纯净水、果汁、碳酸饮料以及新概念饮品等层出不穷,在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饮料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而在今年的饮料市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了,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相似文献   

10.
翁耀城 《广告导报》2004,(11):28-30
又是一个“饮料声”嘈杂的夏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饮料市场中。功能饮料的声音格外地响亮。一时间。喝功能饮料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但是。我们也发现。品牌繁多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定位相似,广告诉求雷同。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饮料品牌如果要想进行市场突围。分得一杯羹。大到市场策略的制定。小到产品铺货这样的细节的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饮料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同时,随着几大饮料巨头的市场竞争加剧,饮料行业的利润也在下降。找好市场的切入点便成为每个饮料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饮料企业把天然、健康作为产品的卖点,为此加强了对原料产地的争夺;2004年康师傅、统一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12.
《销售与管理》2008,(2):38-38
中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中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增长达到25公斤,饮料产量预计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3.
凉茶是中国人自己几干年来积累的东西,我认为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能跟跨国饮料品牌抗争的产品。凉茶的市场格局目前正在形成之中,王老吉一支独秀,第二品牌归属并未明确,可以预见的是,凉茶产业第二梯队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4.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6,(29):90-90
在国际酒类市场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茅台,而在饮料市场上,却缺这样的品牌。沈阳麦金利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慕侠认为,中国应该拥有国际竞争力的饮料品牌,因此她立志把麦金利做成饮料中的“茅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众多在华跨国公司频繁进行人事变动。在这些大公司大集团的领导层纷纷走马换将的背后,激烈竞争已隐约可见。中国已加入WTO,在中国这块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后的市场上,一场激烈的经济大战正在酝酿中,能否进入并占领中国市场,已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跨国巨头们重新安排21世纪经济格局的关注点。跨国巨头们在此时也发现,他们曾不一屑一顾的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开始发足狂奔,与他们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已经培养出诸如海尔、TCL、联想等等众多自己的优秀企业。这些本土企业在与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强势品牌以及丰富经验的老牌跨国公司进行的面对面激烈竞争中,从根本上说已经毫不逊色。频繁更换在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只是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众多举措的一方面。然而,要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必须要真正“植根中国”。于是本土化战略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18):64-65
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饮料行业又迎来了销售旺季,为了提升销量、树立品牌形象而展开的促销大战也随之逐步升级。与前几年简单初级的价格战相比,这两年饮料行业的促销手法更加多元化,也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想做出真正有实效的促销活动是越来越难了。  相似文献   

18.
李沉舟 《成功营销》2008,(11):26-27
业界有一种“欧美发达国家饮料市场的昨天.就是中国饮料市场的今天”的论断,据此推理,功能饮料将会在中国大行其道.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公斤的消费量尚有巨大空间。K可也正是因为太阳生科有限公司看中了天然植物饮料将成为饮料市场的大趋势而推出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新的企业来说,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饮料市场,成功的难度很大。那么,初次涉足饮料行业的益生园食品饮料集团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使其产品蓝蝴蝶鲜花野果汁异军突起,迅速地抢占市场份额呢?  相似文献   

20.
饮料行业在中国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也是随着中国市场变革市场化最早的行业之一。多少企业进来了,又黯然出局了!有多少企业在苦苦支撑着,又有多少企业的生产设备沦为替人加工、为他人品牌做嫁衣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