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模式,与互联网金融一样是由近些年以网络为媒介创造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然而以传统金融监管措施为主的法律法规不能再短时间内推陈出新,将实物回报类众筹与股权众筹的监管一并囊括,因而目前我国国内的众筹,特别是实物回报类众筹,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具体的法律风险令我们分析与解决.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入手,剖析在此环境下的实物回报类众筹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全面建设发展,金融领域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互联网时代,网上筹集资金支持他人发起项目的方式形成一种新的众筹局面。相比传统的众筹方式,互联网众筹更具备透明度和协作性。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众筹的风险,以及众筹中涉及到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股权众筹主体了解股权众筹存在的法律风险,实现投资者“明明白白投资”、创业者“踏踏实实融资”。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而言,资金短缺是无法回避的难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创业企业融资中遇到的不被传统金融机构重视的局面。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方式包括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广义上而言,P2P业务也被看作是众筹的一种,即债权众筹。而狭义上的众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众筹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根据互联网众筹的特点和类别,分析了互联网众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和平台安全风险.在研究他国监管法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互联网众筹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途径和建议,希望为我国的互联网众筹发展创建一个更加合理合法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众筹本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种类,随着2014年全球众筹峰会在北京召开,即使不能说众筹现在比互联网金融更热,起码也可以说众筹与互联网金融一样火热。本土创业型众筹网站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互联网巨头入局、海外巨头入侵,共同掀起了众筹大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对金融业的发展必然产生影响,这就必然给金融监管带来机遇与挑战。为了使互联网众筹更好地为金融发展服务,首先分析了互联网众筹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机遇,然后从金融环境、互联网众筹自身、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众筹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对互联网众筹进行有效金融监管的主要对策,使其更好地为金融业向着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雅 《西南金融》2014,(11):47-50
近年来股权众筹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互联网金融最具前景的创新模式之一,对初创企业发展大有裨益。各国立法迅速跟进,在传统公开募股制度体系内,对小规模募股实施豁免,为众筹发展预留法律空间。本文从众筹历史发展脉络介绍入手,分析众筹法律实质,汇集各国立法实践,陈述我国法律瓶颈,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如何构建众筹法律体系及实践路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目 《河北金融》2020,(12):10-14
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为股权众筹这一满足小微企业融资和大众投资的新型融资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然而金融创新必然伴随着对金融安全的考量。在厘清公募股权众筹的主体法律关系基础上通过分析公募股权众筹主体法律风险,结合立法和司法层面的监管现状和域外监管成熟经验,立足于新《证券法》的实施从明确融资人的权利义务、监管股权众筹平台和保护投资人权益的角度对构建我国公募股权众筹的监管体系提出完善建议,以拓宽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众筹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之路,逐渐成为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兴动力。本文以2016年4月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全面叫停房地产众筹业务事件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众筹市场乃至整个众筹市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众筹市场的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众筹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所谓众筹,本意是筹集大众的力量,实现梦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现在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了,众筹越来越火,现如今股权众筹慢慢发展,尤其在软件网络公司计算机和通讯消费产品、媒体等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分析了当今中国众筹行业发展及出现的问题,众筹平台,投资人,发起人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中国股权众筹提出建议,并指出未来中国众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金融电子化》2014,(6):127-127
内容简介:本书集工具性和应用性两大特色于一体。书中第一部分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风险控制和权益保护、网络借贷业的法律风险控制、众筹的法律风险控制、“宝宝类”互联网直销基金的法律风险控制、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风险控制、互联网保险的法律风险控制、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2.
众筹自引入我国以来,成长迅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国内的众筹行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众筹活动与法律的冲突、缺乏良好的盈利模式以及众筹发起人的信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给众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众筹自身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在未来,国内的众筹行业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众筹行业依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超 《海南金融》2016,(2):77-81
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近年来在我国飞速发展。它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项目参与人的利益保护带来困难。将参与人完全纳入消费者概念加以考察,或者构建一个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概念,在逻辑上都无法实现自洽。本文在对不同众筹类型加以分析之后,给予参与人三个不同的法律定位,即消费者、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在此基础上,出于对弱者的保护,提出不同的权益维护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漪 《投资北京》2015,(1):44-45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兴业务,“房地产众筹”在2014年面世后,吊起了不少投资者的胃口。只不过纵观各大房地产商的众筹项目,其金融特性并不明显,更像是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来宣传和销售楼盘。用来促销的“众筹”“团购”热潮逐渐退去后,紧接着登场的便是“众筹”。当房地产行业开始与这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生事物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互联网众筹和农村互联网众筹发展情况,从微观角度实证分析农户对互联网众筹的接受情况,并探求我国农村互联网众筹的价值与风险;提出以农产品溯源系统规避农业风险、完善众筹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众筹平台向纵深化发展、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余枚 《新理财》2013,(9):40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业内有多种分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有三类: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最早设立众筹平台的是美国网站Kickstarter,从2009年起至今已经4年。然而众筹真正传入我国是在2011年,我国最早的众筹平台是点名时间,之后还有追梦网、淘梦网等。业内人士已经对众筹平台耳熟能详,而很多非专业人士不仅对互联网金融的众筹模式感到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产品众筹发展迅速,深受商家和消费者喜爱,但互联网产品众筹刚刚兴起,还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产品众筹设计基本都是相互参考、借鉴。本文通过采集目前线上知名的京东众筹平台1000个正在众筹的产品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根据产品类型和数据类型,展开线上众筹产品的特征研究,为今后的互联网众筹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众筹最大的优势是将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一个的圈子,围绕人与人共同的兴趣爱好开展金融服务,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成社群金融,即是人人金融——众筹2.0时代。2015年互联网行业最火的一个词,无疑是"众筹"。国内众筹网站正迎来新一波热潮,多个不同的范本正悄然绽放。但我们已经看到的,仿佛走上了一条岔路口。以淘宝众筹、京东众筹、苏宁众筹等众多电商众筹平台一片火热,而以点名时间为首的一些专业众筹网站步履维艰,其已经转型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成为一个垂直展示平台。即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模式在逐渐地转型,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众筹是互联网金融重要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有效的缓解了资本市场资金短缺和民间资本过剩的错配问题,对支持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6年底,我国已有不少于400家的众筹平台,涉及商品众筹、股权众筹、公益众筹等多种模式。然而,随着众筹模式的快速发展,却暴漏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投资者门槛过低、项目欺诈等行为,使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工具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本文力求在正视众筹模式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规避这些风险,使众筹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随之而生且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出包括在线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以及股权众筹等众多金融服务形式。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包括其监管环境、信用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等,目前都需要继续加强建设,为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与传统金融互利互惠持续发展,那么加大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构建力度以及信用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生态环境以及金融模式三个方面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