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白利倩 《理财》2014,(2):64-65
2013年10月底,有14家商业银行获得理财管理计划试点资格,并多数已经发行了相关产品。2013年12月,银行开始真正涉足资管产品,玩起了代客理财。发行之初,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市场销售火爆.被众多投资者青睐,甚至有人分析,银行加入资管产品,  相似文献   

2.
2013年可谓是大资管时代最热闹的一年。随着银行资管政策藩篱被击破,银行大鳄已秣马厉兵、陈兵资管领域,资管业全面进入了“七雄争霸”时代。这令资管业更趋多元化,也无形中将这些金融机构推向了多方竞争的“前台”。  相似文献   

3.
资管新规有效防范化解了影子银行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同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与资产负债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上市银行半年度数据,基于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信贷供给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相较低风险行业,资管新规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对高风险行业的信贷投放,即起到风险防范作用;第二,资管新规抑制了理财产品的发放,导致银行融资渠道收缩,进而引起整体信贷收缩;第三,为承接理财资金,银行加剧了存款竞争,存款利率因此抬升,并传导至贷款利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澎 《金融博览》2014,(4):67-68
2012年年末,基会资管公司陆续成立。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超过60余家基金资管公司成立,融资类业务资管规模突破1万亿元。各家基金资管公司的侧重点不同,有专注房地产业务的,有侧重政信项目的,也有以银行通道业务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2015-2021年16家主要上市银行半年度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但该政策效果在规模不同的银行间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理财套利削弱了资管新规对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监管套利及系统性风险抑制提供了初步的微观证据,为强化系统性风险抑制,继续有效促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进入了统一监管的新时代。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地方法人银行,由于在资金实力、系统建设、投研能力、客户培育等方面较全国性银行相对不足,资管新规出台一年来其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情况如何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重点分析资管新政实施以来地方法人银行在流动性、投资配置、净值化转型、风控管理的发展状况,并对如何落实好资管新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行理财、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等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委外投资、银行系产业基金等通道类和主动管理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且具有明显的跨市场、交叉性特征,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显著增强.从财新周刊公布的数据看,未剔除通道类业务重复计算的情况下,截至2016年末,资管业务规模已膨胀至逾100万亿元,已经具有明显的系统重要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银行理财余额逐年递增,至2017年末已超过29万亿元,俨然成为资管行业的排头兵。重拳出击的资管新规,对资管行业未来影响深远,将显著加大银行理财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促使银行理财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于银行理财、基金、信托、券商资管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管机构具有非常鲜明的内在特征,这是构建差异化核心能力的逻辑起点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资本市场及资管行业必将面临历史性转型。面对新时代的大考,保险资管机构唯有认清自身内在特征、加强差异化核心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赵博  盛斐妮 《中国金融》2023,(22):91-92
<正>近年来,我国的资管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资管的规模仅次于银行存款,连续多年突破100万亿元。与此同时,如何做好资管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已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资管机构声誉风险的特点与传统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相比,资管类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具有一些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博览》2014,(19):39-39
在以“创新”为热的大众资产自主管理(简称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珺从银行角度进行“冷思考”,提出“大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要求。新规明 确指出: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业务规模近30万亿,其一举一动对整个资 管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监管政策发展、成熟资管市场的经验、人口老龄化加速趋 势三个角度阐述了银行在当前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背景条件,并分析了未来银行资管子公司发 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增长,资管行业中理财业务规模快速扩大。“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进入市场,必将深刻改变我国理财市场格局。本文阐述了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意义,分析了现阶段银行理财子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建议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重塑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投研能力和金融科技应用,在与母行其他资管子公司及外部其他资管机构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伯英 《银行家》2014,(3):116-119
正结构化理财产品来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试点以及非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崛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渐行渐近。2014年伊始,据银行内部信息,银行资管计划有望试点下调投资门槛并取消首次购买"面签",银行理财"平民化"之路开启。然而,无论是推进银行理财栅栏原则还是发展普惠金融,都亟需一个重要的基础——加强投资者教  相似文献   

15.
邓文硕 《银行家》2024,(3):125-128
<正>2024年是国内银行理财问世发展20周年,20年来国内银行理财经历了从类存款产品、影子银行工具、类资管产品到资管产品的发展跃迁,银行理财的形态和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体现在银行理财的净值表征和收益表现上。特别是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前后,银行理财的估值方式经历了从“摊余成本法—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并存—完全市值法—市值法+部分混合估值法”的明显调整,银行理财的净值跟随底层资产价格变化呈现波动性,银行理财的收益也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关联交易监管,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行为,防范利益输送风险,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2年3月1号起施行。与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相比,保险资管产品的关联交易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穿透识别保险资管产品关联交易,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文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视角,对穿透识别原则在保险资管产品的关联交易管理中的适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业务运作不够规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问题。随着银保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在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表外资产负债收缩,短期险产品份额下降,同业存单配置比例提升。本文探讨了资管行业细则发布后的资管理财市场变化趋势,预计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进程将加快,理财产品将向非标倾斜,分析了过渡期内新老划断的执行问题和结构化平层拆除后的增信措施落实问题,并就设立资管子公司、增强投研能力、提高客户覆盖率、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资管业务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对中小银行资管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有一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31%,为近两年最低值。银行理财收益率缘何会创新低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接连出台,2018年又被业内称为"资管元年"。有业内专家表示,资管业务转型对银行相关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2-2022年中国102家银行的微观数据,考察《资管新规》能否有效治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以及该政策通过治理监管套利行为从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能够有效抑制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逃避资本监管与存款利率管制约束的监管套利行为;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是通过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运作以及严格非标资产投资来治理监管套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通过治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从而能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其系统性风险降低越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控制、高存贷比的银行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更大,系统性风险下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路径可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