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对于中国的核电建设者来说,可以说是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最值得欣慰的一年。得益于雾霾恶劣天气愈演愈烈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国家领导人数度发声支持核电,"华龙一号"落地示范项目,阳江核电、防城港核电、福清核电相继商业运行,核电大单中标英国和罗马尼亚项目,核电建设的重启大幕即将全面拉开。但透过朦朦胧胧的"雾霾",红红火火的核电热潮下面掩盖的却是我国核电监管形势的窘境,暴露了核能监管领域的法律真空。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命脉,一旦发生核事故,对于一个国家的核电战略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正对核电行业从业人员来说,中国核电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和神秘。实际上,在核电行业内部,国家发改委对核电企业提出"走出去"一直给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推广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战略措施建议。一、SWOT综合分析(一)优势首先,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具有良好地资金优势,对于一个动辄几百亿美元的核电项目,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三代自主化依托项目的确定,未来10年是我国实现2020年4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的关键时期。培育核电市场和核电建设能力,需要一个从行业的统一组织来协调和优化国家核能开发的资源配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就是在这样的行业发展需求背景下适时发起成立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安全性再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核能利用国家均针对本国核电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检查,部分核电项目审批、建设被推迟或取消,我国也暂时停止了新建核电项目的审批。通过介绍当前国际核能利用总体情况和当前主要核反应堆堆型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日本福岛核事故情况及产生的影响,综述了全球主要核能利用国家核电发展态度与政策,阐述了我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4月25日,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开工。尽管我国核电站建设已有20余年、新一轮核电建设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尽管昌江核电项目开工这一事件包含着"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核电站"、"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几乎同步"等诸多吸引眼球的要素,可是媒体的关注点还是更多放在了"核安全答疑"上——"如何保证核电厂建设的质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华龙一号"是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非能动技术的先进理念,深刻汲取福岛核事故教训,满足国际最先进的法规标准而研发的自主化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是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国家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核电技术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核电求解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核电发展形势急转直下。我国是最早做出反应的国家之一,3月16日,国务院出台"国四条",要求对我国在运和在建的核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并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目前,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检查早已结束,核安全规划已上报国务院,核电安全规划也日渐明朗。业界人士陆续放出关于核电项目审批的积极信号。所有这些似乎都预示着:重启核电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红沿河被誉为我国核电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从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创下的多个国内"第一"就可体现:我国首个一次批准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当时我国自主化程度最高和国产化比例最高的核电项目、我国每千瓦造价最低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这几个核电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且各有特色。为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加强协作,确保各个项目安全优质建成,并为我国后续核电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江苏连云港市召开了“在建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交流会”。这次会议是核电建设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中核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康日新在开幕和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本文标题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核工业》2015,(4):42-45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上海累计实施核电项目90余项,总投入达93.5亿元;截至2013年底,上海累计承接核电装备订单约650亿元,已建成三大核电装备与材料基地: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闵行热加工基地、宝钢核电材料基地,并建立了一支近2万人的核电产业人才队伍。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核电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为核电建设提供服务的地区,也是国内核电设备制造的主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全国民用核设施安全大检查顺利完成的基础上,今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规划》)。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一)稳妥恢复正常建设。合理把握建设节奏,稳步有序推进。(二)科学布局项目。"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三)提高准入门槛。按  相似文献   

15.
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的持续安全运行,以及“九五”核电项目逐个顺利建成,为我国核电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对核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加快核电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一、解读部委发展核电文件今年以来,关于下一步核电发展问题,国家再次明确了“采用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适度发展核电”的精神。此后,有关部委作了相应部署。  相似文献   

16.
从秦山核电一期项目开工到现在,我国的核电建设已经走过了近30年,与之相应的核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而秦山核电基地各个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也反映出中核集团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脉络。秦山一期核电站1985年3月开工建设,其工程项目管理沿用的是工程指挥部的体制,行政指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提案提要: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推动核电项目出口是提升核电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为此,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核电出口战略,建立国家层面的领导组织,加大对核电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推动核电自主品牌ACP1000示范工程的开工,进而创造条件实施核电技术和核电项目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东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核能是确保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帮助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部分发展中大国已制定面向未来20年的核电项目拓展计划,其他一些国家也在积极研究核电项目,以帮助经济发展。核电项目最大的两个挑战就是核电站建设和核废料处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核能的利用将更加安全高效,产生的核废料会更少。  相似文献   

20.
柯智 《广西电业》2014,(12):38-38
我国已将沿海核电工程列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包,将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启动一批沿海核电工程。同时,核电发展的资本构成也将更加多元化。这释放出我国即将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