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内,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可能将更多地表现为以"功能性建设"、"贸易便利化先行"为特征的多边贸易合作,以及以做大做实"清迈协议"为主的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应该在加强双边合作机制基础上,采取灵活、现实的手段积极参与亚太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推动亚太经济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2.
环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力量对比正在迅速发生变化。该地区的"权力真空"激励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开始探索在印度洋多边机制中如何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环印度洋地区处于从地缘政治快速向地缘经济演变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都在不断扩大自己与环印联盟国家的接触与合作,两个国家有可能会相互竞争,特别是将面临在海洋空间、资源、航线、贸易及影响力等方面的竞争。但是,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领域,印度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中国进入印度洋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印度必须探索如何从中印关系中获取利益,并在中印合作中保证自己的利益。环印联盟这一多边机制的存在,不仅为中印两国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共享地缘政治的平台,以确保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尊重彼此的权益,并通过相互合作以及创新发展的共赢策略来实现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APEC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APEC中的发展中成员,中国自1991年以来始终积极参与APEC的活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经济技术合作的目标及其与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一致性,为我国逐步开放市场提供了基础框架,在自愿、务实、渐进的原则下,全面参与APEC进程以及相应的国内经济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有益影响;中国经济的开放与持续发展对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也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与重要性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决定了这一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对外经济活动与利益,而且形成彼此间互补与竞争并存…  相似文献   

4.
廖绍尧 《经济师》1993,(3):58-60
<正>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促进了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48次会议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3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这也为今后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广泛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亚太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成立已有45年的历史、1992年结束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策48次会议以“亚太经济区域合作”为主题。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致开幕词并强调指出,40多年来,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繁荣,由此而形成的互补性为加强区域合作创造了新的机会。联合国和亚太经社会准备更积极努力,推动整个区域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具有典型的"危机推动型"特征,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陷入了困境。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表现,认为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及相互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根源;未来的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应由CMI下的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发展,并应注重汇率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沿线国家建立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具有促进域内投资、降低金融风险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达成了绿色金融发展共识,开展初步的绿色金融合作,建立了相关政策沟通机制,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依托现有的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探索和构建绿色金融政策协调机制、市场合作机制及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1国际合作的动机1.1背景在全球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大趋势下、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稳定的地区。“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与繁荣””成为中国、东南亚地区和其它毗邻开展国际合作的主流、澜沧江──湄公河纵贯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东联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南临南亚诸岛国及澳洲、并处于东南亚、甫亚和中国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成为ZI世纪“太平洋时代”多边经济合作的生长极。同时、在次区域、区域乃至全球政治格局中、均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加之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8.
冷战即将结束时,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最大化地维护国家利益,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湄公河地区地处战略要道,自然资源丰富,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地区安全来看,该地区国家对印度和中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曾是湄公河地区国家主要的合作者之一,随着近年来印度及其它区域外大国对湄公河地区的介入,使得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着重阐述印度在东向政策指引下同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合作成效,剖析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意图、湄公河地区国家和印度双方在该地区合作的动因,评价其施行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双方关系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尽管目前中印两国在湄公河地区是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但是如果加强中国、印度和湄公河地区国家三方多边的良性互动,推动三方在更多的领域与机制下开展合作,三方合作将会取得"共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经济合作框架。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该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晓泉 《经济导刊》2015,(3):94-100
中俄的战略处境相似,双方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得到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中俄印"三驾马车"短时期内不会是一个完全均衡的结构,中俄战略协作将在很长时期内扮演撬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杠杆角色,而中俄印战略合作,将为这根杠杆提供一个牢固的支点。中国致力于弘扬"亚洲安全观"和"上海精神",增强亚洲国家的政治互信,促进多边安全合作。只要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合作能达到较高程度并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的外部环境就将彻底得到改善,而美国的对华战略也将被迫做出实质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
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在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时,亚太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任务。本文梳理了APEC的经济增长议题由"新增长方式"、"创新增长",到秘鲁会议的"高质量增长"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未来参与APEC经济增长与发展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首趟过境班列从东桥头堡连云港驶向阿拉山口。1992年,作为中国和亚欧经贸与文化合作盛事——首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在新疆举办。1992年至2010年,"乌洽会"连续成功举办19届,为中国和亚欧合作立下汗马功劳,高调唱响了新亚欧大陆桥合作发展的主旋律。在成功举办19届"乌洽会"的基础上,中央确定从2011年起,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继续助力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2012年9月初,以"和谐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贸易模式,催生出新需求、新业态和新领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创新、转型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数字经济合作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议题。APEC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战略规划、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方面的改革,以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当前,APEC的数字经济议题不断拓展和深化,并在缩小"数字鸿沟"、推进亚太地区隐私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依然是亚太地区数字经济合作的焦点,APEC应采取更灵活、多元的机制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4.
刘建民  李健 《经济论坛》2004,(12):120-12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几十年来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并为合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多边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经历较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方针、立场和政策。新能源安全观是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后续发展中,中国多边能源外交应进一步强化某些举措,以切实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完善世界能源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消弭体制性产能过剩: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金融危机凸显过剩产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本文受经典理论"公用地悲剧"的启发,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模型,论证了区域政府间非合作博弈是导致宏观领域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揭示了我国产能过剩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困境。要突破这种困境,靠以限制投资为主线的宏观政策调控乃至行业市场产销形势监测是不够的,必须重构区域经济利益机制,把促进区域政府间的博弈从不合作走向合作,消弭区域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减少地方政府间低层次的竞争,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为有效化解体制性产能过剩困局的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发展形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西方援助在资源分配与方式上有所调整,但前景并不乐观。多重危机背景下,全球发展合作规模创新高,呈现新的变化趋势。多边机构与新兴援助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多边机制和南南合作作用更加凸显;全球发展融资鸿沟加大,国际社会趋于以援助撬动私营资本弥补融资缺口;传统援助国利己主义倾向加剧,普遍表现出本国利益优先的战略转向;地缘政治因素推动援助置于大国博弈前沿,部分西方国家援助聚焦亚太地区、突出意识形态划线、强化结盟“小圈子”。在此背景下,一个突破南北二元结构、全球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全球发展时代”正在来临,亟需探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合作定位,改革并创新发展合作方式,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货币金融合作日益紧迫,但由于存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差异,次区城各国的货币金融合作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次区域各国的金融合作应该遵循从"双边货币合作走向多边货币合作最后到次区城全面货币合作"这一推进过程的结论,并明确了次区域国家采取的积极合作态度与合理措施,将不断促进未来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雪 《经济师》2012,(5):6-8
"金砖国家"在加强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的过程中,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金砖国家"正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金砖国家"密切协调配合,进一步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有利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建设性意义。不久前,本刊记者就"金砖国家"拓展经济合作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汪巍先生。  相似文献   

20.
论亚太地区的货币合作宋士云,杨伟1995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值出人意料地上升,4月19日已突破了80大关,由于日元过度升值,引起了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大动荡,将波及亚太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推行,为APEC提出新的议题。1.加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协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