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聚焦     
山西:泽州县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全县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14镇3乡,总人口52万人。这是一块积淀着千古文明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厚土,在这里秀丽而雄浑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把山川秀美的泽州装点得婀娜多姿。泽州县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地下乌金遍布,是全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雄厚的矿产资源,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泽州县历史悠久,山川奇异壮观,风光旖旎秀美,文物景观甚多。高都遗址生动地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生活足迹;“珏山吐月”、“松林积…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金三角”地区,是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构成 的三角区域。位居内蒙古中部,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人口470万。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才密集,交通便利,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的中心地带。集聚了内蒙古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业固定资产,三分之二的科技人才。国内生产总值516亿元,财政、税收占自治区的三分之一。此三角区所以冠以“金”字,一是号称“乌金”的优质煤储量丰富,全国第二;二是被誉为“软黄金”的山羊绒资源得大独厚,与丝绸一样尊为“国宝”;三是金色的黄河流经腹地,灌溉便利,可耕可牧,“鱼米之乡”“古河套”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黄勉 《走向世界》2015,(12):55-57
济南,这座黄河下游的千年古城,从远古时代开始,这里的先民就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文化。这里有舜文化遗址千佛山,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有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等。在已建成的济南百座博物馆当中,带有浓厚城市历史收藏及文化展示的文  相似文献   

4.
邙山区,是一块浸满了黄河母亲乳汁和中华历史文明的土地。 她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和下游开端处的南岸,诃南省会郑州市的北部,紧贴黄河母亲的胸怀。当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发祥了中华民族时,地处中原之中的邙山区也留下了距今5000年的先民们的活动足迹。 今天,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中原大地时,俯视中国版图,有识之士会在这个仅仅是一个点的地方发  相似文献   

5.
<正> 西北是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自传说时代开始,华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发、经营。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所谓传说时代,是指以文字记载的确切的历史时代之前的时期。这一部分历史是通过先民口头流传的形式保存并由后人零星地记录下来的。口头流传的历史,日久天长,难免加进后人的想象、附会,所以,  相似文献   

6.
邵律  包平 《上海经济》2013,(12):46-48
在当今旅游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下,旅游经济产业已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兰州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雄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谐多彩的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豪迈气魄、“开门放入大河来”的博大胸怀和“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悠远意境,2000多年来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长期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兰州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的城市品质和河汇百流、九曲不回的兰州精神.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融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为兰州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尤其是甘肃获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更使兰州旅游经济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将旅游经济的发展作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刘忠群 《魅力中国》2014,(3):100-100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卫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祭河神”是中卫悠久、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中卫民间的“祭河神”,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根植于中卫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与中卫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是我们研究中卫历史、文化、经济、民俗的宝贵资料。 中卫位于宁夏中西部,先民们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3万多年。独特的风物地貌,赋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而独特自然品质。由南向北贯穿宁夏四百九十多公里的黄河,进入中卫后,一改勇猛彪悍旧颜,变得温柔多情,妩媚动人,黄河两岸,遍野飞红,漫地叠翠,一派江南风光。中卫曾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驿站,也是汉儒、游牧、伊斯兰、军垦等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古老的水车和羊皮筏子是黄河水道上中卫悠久历史的见证。“祭河神”是中卫地区黄河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57年前,他出生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个农户家,黄河成为他童年记忆中最为重要的符号。41年前,父亲的早逝让他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木筏船搞黄河运输。1980年代初,他毅然辞职下海,借款5万元在黄河包头段经营原单位机动船,取名“团结号”。20年前,他来到被誉为“乌金之海”的乌海市,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棗乌海市黄河航运公司。11年前,他成为内蒙古个人投资建桥最多的人。最近的10年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先后接收了7家国有企业,开创了乌海市小企业兼并大企业、民营企业成功兼并国有中型企业先河,赢得了“活企大王”的美誉。与此同时,他的企业还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乌海最早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民营企业。今天,他所驾驭的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公司,已经拥有资产20亿元,职工6000人,下设12个子公司,1个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横跨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建筑安装、运输和餐饮服务。而他本人亦在2005年跻身于中国500富人榜。从清水河到包头再到乌海,他的人生轨迹始终没有离开过黄河,而这个轨迹的走向也恰恰与他的人生信念惊人的吻合:永远力争上游。  相似文献   

9.
闫国华 《魅力中国》2014,(19):400-400
睢县是199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据考古资料证明,先民们很早就在这里点燃了文明曙光。 睢县地处中原腹地,其地理位置优越,历来属兵家常争之地。再者,由于睢县位于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凡有决口,睢县必当其中。所以,尽管睢县历史悠久,但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其问兵燹频仍,自然灾害不断。导致其地上建筑时兴时费,满目苍夷。所以,目前在我县境内保存下来的清朝以前的建筑物已是屈指可数,明代以前的古建筑更显得是凤毛麟角了。  相似文献   

10.
王庆忘 《走向世界》2009,(10):24-27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60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黄河文明和灿烂的运河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聊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摇篮。城市的出现,城市化的程度成了文明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因此有人把文明概括为“城市的文化”。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高度概括了文明和城市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的历史。旅游,是个体激情的张扬,是西子湖畔的漫步,是城墙角底的沉思,更是一路风景一路情的畅快和淋漓。现代旅游中,当人们不约而同的都去感受自然赐予人类的恩典时,我们是否知道,城市里那也许被遗忘的古巷依旧清风如水,街上的卵石被岁月湿润得温婉而浑圆。  相似文献   

12.
再造陕北     
伟人的牵挂和“中国忧患” 每次到陕北,眼前总悬浮着一条大河。这河是黄河。 早在1955年,当国家准备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淤积问题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曾言:“黄河的泥沙基本上是从中游而来,特别是从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间的峡谷地带的时候由各支流带来的。黄河上游的水是清的,而到了陕西中部的龙门,每公方年平均含沙量就增加到28公斤。”——这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区域”。为了对付泥沙淤积,当时的设想就是:在中游把水和泥沙控制起来;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但是后来的严酷现实却是,人们过高估计了自己“改造河山”的能量;并且,在三门峡工程真正上马的“大跃进”年代,人们“对黄河中游  相似文献   

13.
王云月 《中国报道》2023,(10):70-72
<正>临泽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这里汇聚了除海洋之外的所有地理景观,这里见证过数千年中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这里以一个国家经略的名义命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知名旅游城市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之处,南依祁连山脉、北接巴丹吉林沙漠。  相似文献   

14.
杜萍 《中国报道》2007,(4):42-42
乌海市由乌达市和海渤湾市两个县级市合并而成,号称“乌金之海”,是一个典型的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工矿城市,先有矿后有城市。因为煤炭生产不景气,经济发展曾经一度陷入了困境。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乌海市开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边发展,一边治理,痛下决心关闭了五百多家  相似文献   

15.
张伟 《魅力中国》2011,(2):278-278
“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关公的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山西运城。”这是运城市荣获CCTV2006年度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时的颁奖词,它形象地概括了运城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所拥有的厚重而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千灯系古镇、大镇、昆南重镇,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里。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她美丽、富饶、古老而充满  相似文献   

17.
高原 《走向世界》2012,(23):88-89
寻找城中忆,体会城中情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络和记忆,提起青岛市博物馆,无疑是城市里最亮的一双“眼睛”。青岛作为19世纪末兴起的一座移民城市和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各色人物、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汇集,孕育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这些珍宝都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被收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与国际关系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探讨的重要问题。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城市的出现早于国家 ,而其命运要长于国家 ,未来即使国家消亡了 ,城市仍将存在。随着城市化的进展 ,人类的大多数将要移居城市。人类长期生存、发展的历史也是城市产生、发展、扩张的历史。伴随着城市演变的历程 ,城市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不断变化。当国家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时 ,城市是一个沉默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 ,城市成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网络信息的中心 ,成为这些经济、文化要素扩散、聚合、联结的节点。在“高级政治”方面 ,民族国家的主权原则仍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 ;但是 ,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低级政治”方面 ,城市正在承接主权国家下放的更多权力并自主地开展国际交往 ,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城市外交开始显示其雏形并将逐步完备其形式  相似文献   

19.
渤海聚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这是一片古老、神奇、厚重的土地。早在7万年前,鄂尔多斯人就在萨拉乌素河畔燃起了文明之火,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源头之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着创立民族伟业的夙愿统一了疆域,又长眠于此……这里就是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高原。一、区位优越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毗邻晋陕宁三省区,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北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形成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全市辖8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9.5万,主要有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20.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连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草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在这里汇聚交融。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此筑九原城,秦汉两代在此设九原郡,而位于包头北部的敖伦苏木古城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女婿孙术忽难建功立业的地方。历史上的包头曾经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早码头,是中国通向欧亚各国的重要商埠。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草原名城在中国西部拔地而起。包头正在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