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股指期货是股票现货市场衍生出的金融避险工具,是一种金融创新.它的推出是促进中国证券市场体制变革的里程碑,使我国证券市场告别单边市时代并趋向功能完整.但股指期货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为此,本文通过收集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其对标的股价指数系统风险影响以及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短期内确实造成了中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增加;股指期货的推出使现货市场波动性减小;引入期货市场后,“旧信息”对波动性影响减小,其快速被市场吸收、反应,即信息流速加速;样本期内我国股市中不存在冲击影响的非对称性,没有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人们普遍认为股指期货有利于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有利于促进现货市场健康发展,因而世界性的股指期货品种迅速涌现。市场波动性是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应而引起的波动程度,用以度量市场的风险。波动性对于市场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与市场信息效率的联系非常紧密。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之一就是为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提供一种避险工具,规避系统性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如果其上市后显著加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则无疑加大了现货市场的风险。这便与各国地区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的初衷相违背。  相似文献   

3.
潜力  胡援成 《经济经纬》2012,(3):167-170
鉴于GARCH模型适合研究金融时间序列的方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笔者采用该模型研究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否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本文选取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一年的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通过建立GARCH模型就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指期货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股指期货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但在股指期货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引来了许多的质疑,由于其本身市场的波动性较大,人们将股市的剧烈波动归因于股指期货。然而实际生活中,股指期货却能够起到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优良功能,本文通过静态、动态一系列的模型对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进行测算,以期使投资者更好的运用股指期货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推出股指期货就是其中之一.推出股指期货可以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体系,有利于培育投资者的成熟度,进而促进股市与经济运行的关联程度,发挥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同时,中国已有17年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管理经验,具备了发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只要能充分控制其潜在的风险,推出股指期货对整个股票市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孟庆顺 《时代经贸》2007,5(6X):125-127
中国股票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推出股指期货就是其中之一。推出股指期货可以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体系。有利于培育投资者的成熟度,进而促进股市与经济运行的关联程度,发挥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同时,中国已有17年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管理经验,具备了发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只要能充分控制其潜在的风险,推出股指期货对整个股票市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长期内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明显,短期内有助推作用。本文基于中金所推出的沪深300指数仿真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没有较大影响,但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不能证明股灾时期股指期货对现货产生瀑布效应。  相似文献   

8.
王娜  陈世剑 《时代经贸》2007,5(9Z):203-204
本文分析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利好方面和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有利条件,并对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即将推出,这是证券市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变革.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投资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虽然在其推出后短期内可能会对股市形成一定的扰动,但主要仍将受市场总体态势及内在估值的影响,所以它的推出不会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由于股指期货具有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有助于投资者真正构建投资组合,降低系统性风险,增强市场流动性.其推出必然会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及其对证券市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没有做空机制 ,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 ,投资者只能割肉斩仓或任资产大幅缩水 ;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 ,证券市场必须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 ,因此 ,无论是从防范风险还是从应对挑战 ,我国的股指期货的推出已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股指期货 ,它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本文从期货的特点、作用、风险防范等方面对此做一些初步分析。1股指期货简介金融期货分为外汇、利率及指数期货三大类 ,股指期货是指数类期货中的主导品种。本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通货膨胀日趋严重 ,利率波动剧烈 ,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日益突出 ,股票投资者迫…  相似文献   

11.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作为金融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事,它有机地把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结合起来,通过做空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套期保值工具.股指期货作为一种创新工具进入股市,必将打破之前的平衡状态,从多个方面影响并调节着股市,本文从在险价值的角度分析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大玮 《时代经贸》2007,(1Z):18-18,20
本文针对国家近期将要推出的新型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做了一般性的介绍,分析了股指期货对股市和宏观经济的作用,并从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角度对如何加强对股指期货的风险的控制和交易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珊 《时代经贸》2008,6(19):163-164
因股指期贷交易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点,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为成功的金融创新之一。研究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有助于为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对中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模型,分析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轻微地增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信息对现货市场的冲击更强;通过TARCH/EGARCH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十分必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指期货是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在大多数人看来,它只是在西方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一种金融产品,离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远。实际上,我国股市迅速扩容,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国企资金等进入资本市场,客观上产生了对股指期货的交易需求。因此,进行制度创新,发展我国的股指期货交易,是市场机制客观要求,符合股票现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一、股票市场需要股指期货以规避价格风险1股票市场的规模及扩容速度,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市场条件,同时也产生了对避险工具的需求。随着金融结构的调整,直接融资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6.
股指期货作为国际资本运作的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已在世界多国有过实践,并取得好的成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经济下滑、股市低迷时期,适时推出股指期货意义重大。文章首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必然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股指期货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我国股市仅有现货交易,却没有有效的风险回避机制,这必将影响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开发我国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回避股市系统风险,增加市场流动性,促进股价合理波动,从而增强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易和监管体系,并拥有了相当规模的投资群体,开办股指期货的市场条件已具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横跨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型”衍生产品,股指期货在全球各资本市场中迅猛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十多年来,经常出现剧烈波动,系统性风险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尤其是近一段时期,由于股市大幅下跌使很多投资者遭受损失,尽快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结合具体国情细加分析,我们会发现当前中国推出股指期货为时尚早,还有很多障碍制约着股指期货的推出。第一,法律障碍。1999年7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法》第35条规定:“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证券法应用指南》对此的解释是:“对于证券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暂…  相似文献   

19.
推出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工具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目前金融业内人士和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股指期货推出的呼声日渐高涨。然而,股指期货是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能够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它自身独特的运作方式,使其成为金融市场巨大的风险来源。对于股指期货的风险性,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能辉 《新经济》2016,(6):48-49
股指期货在这一轮股灾中饱受质疑,随后交易被限制。本文梳理了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定价理论,从股指期货上市带来的信息冲击、投资者理性行为因素、期指合约制度和金融市场深度几个方面阐述股指期货给股市带来的波动性影响,以沪深300指数前后十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