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的社会融合,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融合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具备社会融合的客观条件,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均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实际社会融合程度仍不容乐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文章对自我角色认同这一表征进行了多分类无序变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交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文化水平、收入、婚姻和行业等因素。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基本权利的政策建议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意见,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程度,早日实现农民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2.
与以往研究只强调农民工返乡创业不同,通过调查认为创业取决于创业的制度环境、个人素质和创业机会等,不管是在农村创业还是在城市创业,都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在城市中创业成功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结合学者将城市适应划分为社会适应、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和经济适应,探讨了创业与城市适应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可以提高经济资本,是城市适应的基础;可以增加社会资本,是城市适应的保证;可以提升文化资本及心理认同,是城市适应的归宿。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地域多元化和制度的开放性、实施资产社会政策和制定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969个新生代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以及企业录用政策、企业培训政策、政府培训供给量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和企业薪酬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牵引下,全国正蓬勃兴起创新创业风潮。在"双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培训,激发创业活力,挖掘创新潜力,成为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加速农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的生力军以及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型力量。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尚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师资水平不高、课程内容单一和保障体系欠完善等诸多矛盾。政府和各教育培训主体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授课内容,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主力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也是企业对其管理的机会与挑战。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为出发点,寻找人际关系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相符的契合点,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中,转变并创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利用Milliken关于不确定性概念化理论,研究多维不确定性可能如何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动,有助于创业者抓住创业机遇成功创业,推动创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旨在为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提供完备的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化发展不足和不均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关就业服务严重不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存在误差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缺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是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群体,但住房保障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市民化进程的瓶颈.公共租赁住房是唯一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放的住房保障形式,由于中央层面政策设计缺乏操作性,地方政府采取“经济上吸纳,制度上排斥”手段,新生代农民工实际获得公租房数量相当有限,难以从住房困境中解脱出来.建议借鉴治理理论,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最终实现政府、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以及社会组织四主体合力解决住房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具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特征,表现在他们在就业选择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所不同,采用以往传统的激励和管理措施对他们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更新管理手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激励效用最大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和著作,梳理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激励方面的问题和他们对工作过程关注的因素,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依据已归纳的激励缺陷及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企业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员工、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重视创业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渠道建设,以使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辨识更具价值的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11.
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基于河南省7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决策理性尚处于由“生存理性”至“价值理性”过渡期,家人意见及已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者的意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全国20省74村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对返乡农民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因素、政府支持、家庭收入、社会资本等社会因素对其是否选择创业有着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工的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城镇转移行为特征,有与上一代农民工相同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不同。本文正是从这个研究视角出发,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转移行为是一种发展理性选择行为的观点,认为在他们的城镇转移行为中,追求的是包括身份转变、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同步实现。并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一发展理性的实现,有赖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城乡社会的认同和国家宏、微观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是合理分析其公共文化服务利用的前提。利用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调研数据,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因素(家庭年收入、平均月薪)、家庭因素(共同居住人口数、子女数)和认知因素(了解程度和了解渠道)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且影响程度表现出一定的次序性;相对于非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程度则偏低。  相似文献   

15.
产业的升级和城镇化的推进都离不开农民工,但大多数农民工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因为缺乏正规专业的培训,技能不足的他们很难在城市立足,融入城市之路困难重重。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想通过参加相关技能培训提升自己,但真正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却不多,形成了培训意愿高但参与率很低的悖论。因此,对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参与率,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使其个人得到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离城返乡,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了第一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教育程度不高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这种现状势必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也对其个人带来不利影响,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市场调节、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关怀、规范农村建设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有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微观测量指标,通过对2008和2009珠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地区2008年和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差异并不大,年龄、婚姻状况、工作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离职倾向产生较大影响,且该地区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足50%。  相似文献   

19.
大连市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创业引领计划,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大学生创业工程,提供了创业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并没有发挥预期效应,在政策的宣传上、扶持对象的针对性上、创业的配套服务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毕业生自身等多个主体方面,分析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特点、困境及其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占据着较高的市场容量,其消费极具潜力。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在呈现出个体消费的有限性、群聚性和低廉性,专项消费需求增加,消费方式多元化及二元性等特征的同时,面临着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的制度保障不足、消费信心缺乏,对消费环境认识不足、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理念相对传统与消费缺乏理性并存等困境。提升就业质量、提高收入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等就成为解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