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报告主要就近期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提出倾向性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意见,希望有助于加快和深化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步伐。一、必要性和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要求:各专业银行应当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逐步办成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专业银行为什么必须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或者说,实行企  相似文献   

2.
早于1985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应当说这个问题已经有定论了。然而,自治理整顿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有些同志却重新提出疑问,说什么,要“恢复和健全专业银行专业化职能”,也就是说,要回归到金融条块分割的局面。这就有必要重新对专业银行要不要、能不能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进行认真地再探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正>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坚持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的决定。十年来,金融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在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上,还未有所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全理解和实现邓小平同志"真正的银行"的理论思想。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什么是"真正的银行"?就是商业银行。什么是"银行企业化"?就是依照商品价值规律,采用商业核算原则,经营银行业务。"坚持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方向",就是实现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当前,深化金融改革和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把专业银行现行体制转变为商业银行即"真正的银行"体制。  相似文献   

4.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的金融体制改革,由于没有将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素质放在首位,加之其他方面的改革不配套,因而出现了信贷过度扩张,资金周转迟缓,盲目竞争导致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在治理整顿期间,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持续收紧信贷和货币的情况下,专业银行能否走出超负荷经营的困境,继续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如何把治理整顿金融秩序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结合起来,有必要就此进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改革金融体制,专业银行必须坚持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和同志们商讨。什么是企业化改革我国银行从单一体制到中央银行体制,是一次很大的变革,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譬如,过去人们常说,银行是代表国家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就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对于企业性的专业银行说来,今后是否还能适用,就很值得思考。这说明,在着手研究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时,还需注意非企业观念的影响。否则,将是难以说清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先是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是经济实体,坚持企业化改革方向,继而提出国家专业银行也是政策性银行,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了“专业银行主要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承担经济调控职能,同时进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些提法虽然不同,但  相似文献   

7.
(一)金融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在专业银行企业化方面有新的突破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七五”期间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任务: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独立性;各专业银行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市场的逐步形成。如果对这三个方面的任务进行系统的理解,就可以看出其中以各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最关重要,可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机制,使金融企业按照自身利益开展业务活动,从而贯彻宏观决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地发展。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突破利润这个禁区。本文就此作点探讨。一、利润是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突破口近几年我们虽然明确了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方向,也进行了一些企业化改革,但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人民银行为中心,以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其性质是已确定明了,然而,对于专业银行来说,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专业银行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但实际上,却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今,《七五计划建议》又指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本文拟就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既然要办成真正的企业,专业银行就要成为独立的法人。这一资格的取得表明专业银行的两权分离进入新阶段,使其两权分离获得了更加完备的形式。反过来又为专业银行企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使专业银行企业化获得了法律人格化。  相似文献   

11.
一、划分银行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的必要性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与经营性贷款混合在一起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利于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首先,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责、权、利的有机结合。但在其政策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混在一起时,有相当一部分贷款的决策权不在专业银行,使专业银行无法实现其最具有企业化特征的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开始,我国对专业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几年来,专业银行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控制、自求发展的企业化方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各级专业银行的经营意识和利润观念普遍增强,机关化倾向有所改变,但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对银行认识的不统一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履维艰,障碍很多,甚至有的已经迈出的步子又退了回来。这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极不适应的。如何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评价研究我国专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方向,必须从评价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入手,这是一个基本点。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改革,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早的。虽然金融体制改革是探索性的,事先并没有设计好目标模式,也没有周密研究推进的  相似文献   

14.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观点已提出多年,这一观点曾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被党中央、国务院所肯定,并广泛付诸实施。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专业银行能否以企业化作为改革方向,以及如何实行企业化改革等问题始终存在意见分歧。特别是在专业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中旬在扬州市召开了华东六省一市金融学术交流会第五次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和积极开拓资金市场问题。关于专业银行企业化问题大家认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不是单靠银行本身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首先,它要依靠政治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住“七五”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但实行的步子要稳妥”。今年3月,赵紫阳总结在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又提出:“有条件地实行省以下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凯构的企业化,逐步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目前,专业银行的企业化进程不快,步履维艰。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专业银行的改革,究竟应朝什么方向推进,这本来是早已明确的。可自从提出“不要偏面强调企业化”后,似乎又变得模糊起来,这是专业银行企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这个问题,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划清界线 改革的步子再快一点 在理性认识和实际操作中如何区分“偏面强调企业化”与“企业化经营”呢?我以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单纯利润为目标,偏面追求贷款规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业化的倾向,影响宏观调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而后者是指“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如何进行评价存在不小的分歧,有的认为企业化改革搞糟了,有的认为专业银行企业化已成为“画饼”,有的认为客观条件不具备等等。对“七五”期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这是关系到能否鼓舞全行职工,再接再励,在“八五”期间继续完善改革、深化改革的大问题。为此,我对“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治理整顿的进行,专业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被各方面所重视。与此相联系,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再次成为议论的热点。有些同志认为现在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条件尚不成熟,有些同志认为企业化改革目标有违社会主义专业银行的性质,应再商榷。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统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同时,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机制,以把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必须进一步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专业银行要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不仅要实行企业化管理,而且要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银行企业化究竟应该怎样“化”法和最终“化”到哪里去?概括起来讲,主要应该逐步做到以下“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