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西珞 《时代金融》2014,(8):105-106
近15年来,福厦两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和阶段性特征,且最终呈现趋同趋势。从各个消费构成比重的相对变化趋势来看,福厦两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数据显示,近年来福厦两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占消费总支出的最大比重。除食品消费外,福厦两地的消费结构呈现差异性。相比而言,福州城镇居民更倾向于享受型消费,而厦门城镇居民则更偏重发展型消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随之大踏步向前。本文以云南省城镇居民2003-2013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先从各类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两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做了全面深入的解剖,建立了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优化云南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随之大踏步向前。本文以云南省城镇居民2003-2013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先从各类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两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利用 SPSS统计软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做了全面深入的解剖,建立了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优化云南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指各项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额的比重,反映居民对各类商品的需求结构。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选取2004-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利用在研究消费结构中最常用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揭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量变特征,评估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为制定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消费需求现状邵阳市是个农业大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乡村人口536万人,占总人口的71.8%,农业总产值191.7亿元,占GDP的46.8%,全市财政收入25.3亿元,农民年人平纯收入2675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04元,增长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08%。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67平方米。2001-2006年,邵阳市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6亿元增加到103亿元,年均增长10.3%,较同期城市年均增速16.2%低5.9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率(按生产法计算)从2001年的35.8%降到2006年的31.1%。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调查的300农户消费结构(表1)看,2006年与2000年比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和衣着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9.8和4.4百分点,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比重上升较多,分别上升了2.8、6、7.9个百分点。表1 300户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项目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1.食品消费支出63.9 56.8 48.4 44.12.衣着消费9.3 7.9 6.5 4....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十多年来,农民消费水平现状如何,众说纷纭。笔者用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的办法,对柳州地区农民消费水平的现状与问题作一分析,祈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农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第一、从农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看,1992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78年增长3.4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平均每年增长6.8%。由此可见,农民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从恩格尔系数看,广大农民已由原来的贫困型进入温饱型。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关于恩格尔系数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饥寒;在50—60%之间为温饱;在40—50%之间为小康;在40%以下者为富裕。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1980年柳州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7.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997年北京市居民消费占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26,这一比重比1981年下降0.08,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呈现趋缓的态势,1998年增长6.7%,是1991年以来唯一的一位数增长。观察1978~199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其变化走势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1)1981~1988年为水平波动阶段,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1978年0.98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数据选择与基本分析为了进行实证分析,我们选择1990-2006年间的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农业贷款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数据根据2000-2006年株洲市统计年鉴和2000-2006年株洲市金融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整理而得。1.总量增长趋势明显。从1990年至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9%,尤其是1991、1993、1994、1995、1996年的农村居民增长速度比较快,2006年末,人均纯收入达到4366元。在收入增加的推动下,同期农村消费总量呈现连年持续攀升走势,消费增速最快的两个区间是1993-1996、2001-2006,这两个区间的曲线斜率较大,这意味着其边际增量(即消费增加额)较大,到2006年末,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达3333元,是1990年的6倍左右。2.消费结构有所升级。不仅个人消费总量发生了变化,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在上升,表明农村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饱转向吃好”。二是交通和通信支出是农村居民消...  相似文献   

9.
一、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一)全省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持续增长 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Ⅱ),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带动下,郴州市个人消费信贷蓬勃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2662万元,比2002年增长1.66倍。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郴州市住房、小汽车等大额耐用商品的消费。但总体而言,郴州市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仍比较小,2006年,个人消费贷款仅占全市各项贷款总额的8.42%。因此,为进一步发挥消费信贷在促进郴州市消费增长方面的作用,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就郴州市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以供参考。一、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的基础和条件(一)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郴州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2006年,郴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197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654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3645元、1040元。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相适应,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和农业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8958元、2844元,分别比2002年增加3261元、680元,在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农民的收支情况2004年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虽然说相比2000年和2003年而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跟城镇居民相比还  相似文献   

12.
关注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增势平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0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相似文献   

13.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准确掌握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文章选取了1990—2007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八大项消费性支出的年度资料,采用综列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综列数据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从2008年起未来八年内,广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入到富裕阶段,消费结构开始第三次升级。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近看来城乡消费差异严重制约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把统筹城乡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的统筹城乡措施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效果怎样呢?统计数据显示城乡消费差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缩小.一是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90年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是3.0:1,2000年至2005年连续六年保持在3.6:1左右.二是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扩大.1995-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95年的3537.6增加到2004年的7182.1元,增加了3644.5元.年均增长率为11.4%;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95年的1310.4元增加到20044年的2184.7元.增长了874.3元,年均增长率为7.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乡消费差距在近年来还在不断扩大.由于我国地区差距明显,需要通过地区比较来了懈目前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状态及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农民的收支情况 2004年年末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虽然说相比2000年和2003年而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跟城镇居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民仍有将近一半的收入花在食物上. 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2004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  相似文献   

16.
一、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一)全省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持续增长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Ⅱ)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得到改善,物质生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精神文化生活日趋重要,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增多。本文利用PanelData模型分地区分部分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文教消费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8.
自邓小平1980年提出“要增加智力投资”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2009年的高校数量是1978年的21.6倍,招生人数是15.1倍,物资投资与智力投资之比由1978年的14.7∶1提高到2009年的9.2∶1,智力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由改革开放前25年平均占3.4%提高到改革开放后30年平均占9.2%高等学校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拔款由1978年的1844元上升到2009年的7578元,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累计20年学龄的生均智力投资达到20万元,,城镇居民教育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由1985年0.5%上升到2009年的5.5%,智力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决策的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消费需求现状 邵阳市是个农业大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乡村人口536万人,占总人口的71.8%,农业总产值191.7亿元,占GDP的46.8%,全市财政收入25.3亿元,农民年人平纯收入2675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04元,增长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08%.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2.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据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对1031个农户、5208人的家庭现金收支调查统计,1986年现金收入总额为441.1万元,人均846.96元,比上年增长13.8%;现金支出总额为434.3万元,人均833.97元,比上年增.长14.3%。在现金支出中,生活性消费支出人均338.86元,比上年增长19%;生产性支出人均229.08元,只比上年增长2.7%。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既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又超过生产支出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一种超前消费的现象。农民超前消费主要表现为“三热”:一是建房热。1986年建房支出比上年增长27.9%,在吃、穿、住、用开支的增长速度中居首位。二是人情热。各种人情往来的开支人均达59.71元,比上年增长41%。三是“高档”热。高档消费品,特别是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