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进行融资的场所,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而当前,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市场化改造及新型银企关系的确立受到了银企不良债务的制约,且不良债务范围之大、比例之高、数额之巨前所未有,所以,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亟待通过银企债务的重组来清理这些历史沉淀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与企业不良债务的类型及其成因,并在分析当前解决不良债务亟需克服的矛盾与难点的基础上,试对我国在推进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的进程中,解决不良债务的重组问题进行探索。一、银行与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分类及成因从国…  相似文献   

2.
融资模式是银企关系形成与运行的制度基础,不同的融资模式下银企关系的特征及运行机制不尽相同。它与我国实行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采用适当的融资方式,对密切我国的银企关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借鉴花旗银行可靠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经验,对于加速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变现,迅速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缓解企业间、银企间的债务危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比较国际上两种主要融资制度绩效,实证分析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距离真正市场化有差距,成因在于融资制度本身的内部结构缺陷和外部宏观环境改革滞后,根源在于银企都不是真正的融资主体,导致企业融资行为出现变异.鉴于融资制度同企业融资行为模式存在内生一致性,推进政府的经济、金融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融资行为的合理回归,使之朝着以银行中介为主的融资模式向以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转换,才是中国企业融资行为模式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银企关系的文献,或是从企业融资理论的视角间接审视银企关系,或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理论、博弈论等视角直接分析银企关系模式与行为选择。本文认为,互利关系是融资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基于互利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融资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评模型,并从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个维度对我国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银企共生状态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测评模型对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及威胁出发,可以分析通货紧缩与流动性陷阱、信用配给、债务、预期、汇率制度等的关系,从而说明了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7.
扩大内需中的企业融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通货紧缩的局面。其症结在于变迁中的企业融资体制和消费结构等在经济流程中发生了梗阻。因此,改善企业的投融资环境,疏通企业的融资渠道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企业创新关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实现,但近年来由“融资难、融资贵”引发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亟需重视。立足于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视角,考察银行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与国有企业相比,银行债务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债务在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进程较快的地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市场化营商环境会通过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异质性影响。在市场化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进程中,应重点建设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倒逼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日益深入,银企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存储关系、信贷关系.更体现了银企双方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相互依从的共荣共赢关系、股权合作关系、中间业务的服务关系等。目前我国银企关系存在主体缺位、企业债务危机威胁银行安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因此,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促进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经济学家以“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货币紧结论、金本位制论、联系汇率论、结构论等阐述通货紧缩的起因。从其本质来看,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触因来看,通货紧缩是宏观调控与经济运行失调的产物。我国的通货紧缩有其特定原因。长期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是通货紧缩发生的产业结构原因;1994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幅和货币流动速度的下降,是通货紧缩发生的货币原因;政策调整滞后及政策效应相互抵消,是通货紧缩继续发展的政策原因;经济体制转轨过渡,是通货紧缩发生的制度原因;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趋势是我国通货紧缩发生的国际背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国民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国有企业亏损是导致通货紧缩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