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郑州邙山墓地贵过楼价,最高两万一平方米。看到这则消息,我不能不为逝去的人担忧,死也不容易。墓地竟然比楼价贵,死的代价也太沉重了。可如果不想沉重,连一块死后安身地都没有,那也太尴尬了。  相似文献   

2.
“只要一次性付款购买东亚三环中心的客户,到交房时,如果对所购房屋不满意,可以无任何理由申请退房,同时还可获得总房款日万分之二的补偿金。”日前,北京东亚新华投资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监方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而这也是东亚三环中心对北京地区消费者的销售承诺。方强还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未来我们计划逐步把这种无理由退房的销售模式应用到我们在全国的各个销售楼盘。”  相似文献   

3.
3月31日,桥本龙太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谈到:“实际上,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我还是认为两国只有在政治外交上成功,才能在经济合作上取得成绩。”但事实上,他此次率团来华的目的正是想缓和中日关系,继续推动中日经济发展,并被日本经济界寄于了莫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我实在不想再办个百度或者阿里。我只想办一个小餐馆,门口有人排队,然后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老雷,给我留个座位。’这是我最大的幸福。”5月7Et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采访间里,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快讯》2012,(27):26-30
北京有多少家养老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北京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共有401家。这401家养老机构,有的叫养老院,有的叫敬老院、福利院、护养院、老人公寓和老年社区。不过在我们的习惯中,“养老院”常常是养老机构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做大事就是要有大气,只有胸怀社会的人,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2006年12月23日,戴着银边眼镜,一身正装的朱思宜在广东韶关曹溪温泉别墅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在2020岁末2021年初,北京家长们用真金白银投票,让北京学区房掀起了一波加速上涨,尤其在海淀和西城,“老破小”学区房天价成交的新闻,数度登上热搜。受疫情影响,很多在北京工作的人就地过年,一位中介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春节期间看房、买房的人相比往年多了不少,签订购房合同的人,也比往年多。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49):27-29
【美国《商业周刊》11月24日】最近的一些研究报告显示,50%以上的外国跨国公司期待在2007年年底前通过向中国消费者销售商品而盈利。  相似文献   

9.
【英国《金融时报》】7月20日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来说,没有什么能比适量通胀更好的良丹妙药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蒙牛总裁杨文俊是近十年来中国乳业爆炸性增长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许多中国乳业尤其是液体奶的"第一"和开创性的技术革新,都是由他手中诞生。  相似文献   

11.
“这真是一个充满争吵的行业,不但和行业外的人吵,还要和行业内的人吵。”5月23日,在北京鹏润大厦的一间会议室里,倪捷对《中国经济周刊》笑谈。  相似文献   

12.
“不好意思.您需要出示您的资产证明.否则不能带您看房。”2013年十一黄金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走访北京一个普通商业地产项目时,工作人员如是说。此前,只有在购买上千万,甚至上亿豪宅时,售楼人员才会要求出示资产证明,而如今,购买一套价值不到200万元的房产,同样需要验资的做法让人不解。销售人员表示,房子卖得较快,不缺客户,为提高成交效率,需要通过验资筛查客户。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充斥“不确定性”的乱世。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到底谁能拯救世界?9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连线瑞士日内瓦全球竞争力报告合著者之一蒂埃里·盖格深度解析排名表象之后的世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的远期目标是将汉能打造成‘中国的高盛’。"8月14日,在位于北京CBD中心地带的富尔大厦,汉能投资集团(下称汉能)总裁陈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5.
“当初之所以来这里,就是因为房租便宜,两房的房子才六七百元,现在房租和周边的房价不断上涨,这样下去,每个月的收入都要交给房东了。”张生(化名)放下了画笔,在他的小画室里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提出了严格的“一胎化”的主张。此观点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早春.沉寂多年的中苏边境贸易全面解禁,“去苏联,卖啥玩意儿都赚钱l”——夜之间.黑龙江边境的几乎所有口岸城市(地区),都变成了热闹而繁杂的大市场,数不清的边境百姓背起鼓囊囊的背包.一窝蜂地涌进苏联远东地区:廉价的牛仔裤、口香糖、运动衫、羽绒服……在当时的苏联人眼里,这些都是宝贝。 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中俄边贸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秋时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段的重点口岸城市(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了解中俄边贸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当地百姓生活。开始了对中俄边境贸易与合作的见证之旅。本刊将分四期连续刊载“中俄边贸见证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那天晚上杭州电视台播放节目说,我们那里污水不随意排放了,可是第二天我又拍到了随意排放的污水”,韦东英边说边拿出自己的相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展示了10月25日拍到的照片。韦东英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阳镇的一个普通农妇,过去几年里,她用日记和照片记录了钱塘江畔的水质变化和污染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2007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意味着,促进社会发展各解决民生问题将被摆在2007年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北京胡同里住了大半辈子的王大爷坚持看晚7点的《新闻联播》,在他眼里,电视上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自己生活里的“开门七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了。 王大爷现在关心的民生话题还包括:自己买的股票能不能赚钱?坐火车和公交车会不会更便宜?手机费能不能降下来?水电气等价格是不是还要涨?房价能不能降到自己买得起的水平…… 新年伊始,《中国经济周刊》特约国内各行业的知名学者和专业人士,对2007年百姓关心的几大领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给予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来没有用过‘亚元’的说法,将要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和‘亚元’完全是两个概念。”3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新闻官阚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证实,近来又被炒作的“亚元”,是对他们要公布的“亚洲货币单位”的曲解。“亚洲货币单位”具体什么时间能够公布还是个未知数。至于“亚元”,那至少是几十年之后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