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祥伟 《魅力中国》2013,(26):283-283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体类型,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可以被民众启动,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利器。总的来说,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政治社会化和监督政府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自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融合大势的促推下,用户持续增长、应用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自媒体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升、频频引发热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媒体服务产业逐渐形成了一种引领时代风潮的独立媒体产业.  相似文献   

3.
陈智静 《中国经贸》2012,(20):169-16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社交类和视频类网站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更,其对网络舆情状态的影响更加复杂深刻,信息传播速度又快又广,使各类事件迅速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并很有可能迅速演变为群体性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兴的社会化媒体,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生成的主要载体,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官员开设微博,将其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官民互动的平台,"微博问政"逐渐成为热点。在信息公开、危机管理等挑战下,政务微博凭借其草根性、即时性、亲民性等特点,产生了一系列积极作用,但是,如何更好的监督与管理政务微博,成为了当今政府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张玲燕 《魅力中国》2014,(13):286-287
随着改革和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开始凸显,民众的利益诉求愿望日益高涨,诉求渠道也随着网络、手机、报纸、电视等媒体工具的发达而变得多元。同时,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众的舆论力量也日益强大,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开始由传统的领导与被领导转向引领、合作、竞争等多重化关系.政府与媒体已经开始互相依存,不可分离,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通过媒体展示政府的良好形象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拟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探讨政府与媒体间的关系,通过对政府与媒体关系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行政部门了解媒体变革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的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对于树立政府、媒体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萍萍 《理论观察》2013,(10):26-27
随着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全新的社会化媒体,以其优越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新阵地,给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微博舆论监督在实际运作中偏离了理性“公共领域”的出发点.本文以微博热点事件为例,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试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探讨微博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以弥补我国现有权力监督体系的不足,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曼鹭 《北方经济》2012,(13):73-74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日益增强,“网络问政”一词频频出现于我国各大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媒体。一时间,网络问政引起了我国广大网民和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和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8.
王云云  柯赟 《魅力中国》2013,(11):54-5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强烈的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发展。本文对“苏泊尔”和“万科”案例事件分别从政府、媒体、网民三方面分析了网络奥情发展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以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更好地应对舆情。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网络政治社会化鹋具体途径之优劣。指出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不足及改进建议。要客观评价和全面认识其存在问题,有重点的善加开发利用,使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可以分享实时信息,催生出众多拥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即网红。微博有其强大的传播和吸粉能力,与淘宝网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交易系统,产生了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以"微博淘宝"为代表社会化媒体+电商元素模式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采集微博网红及其淘宝店铺数据,分析出微博网红的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网红个人品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全新的人类活动领域———"虚拟社会"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中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传媒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社会化方式出现了新范式———虚拟社会化。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逐渐成为新兴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也更为直接,理清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关系有利于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规模庞大的网络社会在我国迅速形成和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变革的今天。网络民意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伴随着持续数年的电子政务的推进,网络逐渐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这的重要信息纽带,网络参政已成为我国公民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于政府而言,面对网络参政,政府角色定位与转变毋庸讳言,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网络参政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国家主席、总理以及地方政府领导人通过网络与网民互动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但是,面对这一新事物,特别是在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角色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因而,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政府角色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理念、制度、工作队伍和舆情分析等几个方面阐述当前政府角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以其开放性和多元性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往的重要渠道,深刻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同时,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应在整个进程中把握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等,以满足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的新标准。从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消极影响分析,提出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的创新路径:利用网络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领;融合“互联网+第二课堂”拓展大学生社会化的实践路径;提升网络素养发挥大学生社会化的主体作用。旨在为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慧敏 《理论观察》2014,(12):100-101
社会化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情绪化宣泄、谣言、侵犯个人隐私等失范行为,影响甚至伤害了一些组织和个人,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滥用所导致的责任缺失问题、责任边际模糊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模糊的社会化媒体责任边际进行了界定,并对如何进行规范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按舆论主体来划分,网络舆论场主要包括官方网络舆论、媒体网络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通过对湖北地区36个政府网站、4个媒体新闻网站和60个民间BBS论坛的舆论调查,了解到湖北网络舆论场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香港“艳照门”和内地刘为强“藏羚羊假照片”事件,引发媒体、政府和公民对网络传播、政府监管、法律约束和自律操守等方面的检讨和反思。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韩敏婕 《发展》2010,(3):100-101
网页是基于网络的新的媒体形式,目前网络广告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增长,为广告的发展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Internet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广告成为了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广告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广告也随之不断兴起、并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8.
按舆论主体来划分,网络舆论场主要包括官方网络舆论、媒体网络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通过对湖北地区36个政府网站、4个媒体新闻网站和60个民间BBS论坛的舆论调查,了解到湖北网络舆论场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借助各种自媒体参与政治讨论,影响政府的相关决策。自媒体的传播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效果难以预测以及传播内容可信度欠缺。同时,在自媒体生态下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特点为参政愿望强烈,积极参与网络互动;理论学习相对完善、政治素养较高;政治实践缺乏,舆论不当现象存在。文章从政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以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媒体和学校层面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网络参政行为中的舆论引导机制的建议,以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网络参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自21世纪初期以来,社会化媒体发展迅猛并成为推动产业延伸、行业拓展和社会升级的重要引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应用实践类的具体案例分析,较少考虑理论述评性的研究内容讨论,其中针对社会化媒体、企业管理的整合框架的研究成果稍显单薄。利用SSCI数据库对国外社会化媒体有关文献进行检索,在厘清概念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讨论并构建出包含社会化媒体基本要素、企业管理运营模式、企业媒体运行效果3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整合框架,对归纳出的5个研究主题分别进行理解后,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并结合相应主题内容,给出在研究对象、方法、层面上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