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也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第6年。6年中,外资银行在中国资产从0增长至超过1.3万亿元。如今,面临着监管、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战略问题,外资银行不仅要思索"全能银行"是否还能在全球延续,更要直面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2.
李婉 《魅力中国》2012,(35):35-35
自中国加入世贸以来,外资银行的进入数量总体是上升趋势,并且随着五年过渡期结束,中国逐步兑现入世承诺,外资银行经营范围扩大,外资银行的加入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威胁,要使得外资银行健康稳健发展,必然要提高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外资银行经营现状以及监管现状,指出存在的监管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雅莉 《辽宁经济》2001,(12):25-25
中国已加入WTO,中国的银行业将迎来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各项业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在WTO这一共同的旗帜下,外资银行将不再是徘徊在国门外的中国金融的看客,而是要在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理直气壮地挺进中国市场,与中资银行抢夺“美食”,因此,逐鹿中原的局面最终要形成。 银行的国际业务作为前沿业务,首先要面对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外资银行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及便捷的服务方式,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其竞争的切入点即是银行的国际业务。工商银行的国际业务有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就工商银行鞍山市分行的国际业务来说,在十几年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不少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抢滩中国市场,现在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外资银行进逼的脚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的态势开始形成。对此,中资银行只有准确把握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竞争策略,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对策,应对外资银行的强大冲击和挑战。一、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1.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外资银行进入市场的重点区域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外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成正比,与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分布相对应。外资银行从全球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5.
离全面开放只有不到3个月时间,目前在对公业务上,外资银行只能对中国开放的25个城市提供企业人民币贷款。而在2007年开放之后,这个地域的限制也将放开。外资银行人士表示,明年几乎所有的外资银行都将扩张现有的网络,但他们认为,要展开与国内银行的全面竞争,仍旧需要时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按照和许多国家达成的协议,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来说,有代表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为数不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8):14-15
【美国《星岛日报》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日前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新例将在12月实施,容许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此举相信会掀起外资银行进军大陆的热潮;不过,外资银行要在中国大陆真正大展拳脚,相信还有一段很长时间。新措施的大赢家,相信还是大陆的银行业。  相似文献   

8.
6月23日,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发表最新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凋查对象包括42家在华外资银行的CEO、高管人员和分行行长。报告显示,2007年开始,外资银行在华分行持续向外资法人银行转制,在快速演变的中国金融市场上,外资银行面对未来都制定了乐观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进入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美签署了有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中国对金融业开放的日程安排、扩大外资银行在华的业务领域和地域范围等均作出了具体承诺,在中国金融界引起极大震动。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深化,外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与中资银行竞争、接触与合作,并进一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上海是全国经济和金融中心,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提升金融中心的层次和地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2001年起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这预示着中资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序幕已经悄悄拉开。虽然外资银行相对于中资银行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这种竞争优势一时还无法转化为胜势。所以,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最佳的关系定位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一方面,外资银行需要借助本土银行的诸多优势来壮大自己,另外,中资银行也迫切需要学习外资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今天(2006年12月11日),作为WTO成员国,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目前陷入一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要靠“外力”才能打破这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而人世则为这种“外力”的引进提供了契机。本文采用了实物期权的决策方法分析了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如何同外资银行开展竞争.是独立开发还是与外资银行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已于2006年11月11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并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为配合《条例》的施行,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1月24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条例》和《细则》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入世五年内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民币业务的限制。这也是中国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审慎监管,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迈出的重大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张燕  袁涛 《特区经济》2005,(9):298-299
到2006年,中国将按照加入世贸时所做的承诺,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市场,外资银行机构到那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将享受多方面的、很高程度上的国民待遇。到时,中资银行将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之一便是客户。在业务对象方面,“优质客户”、“高端客户”被认为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进行争夺的客户资源,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外资银行的客户目标可能首先集中在外资企业和持有外汇的个人客户上。可以预测,外资银行在中国争取的客户主要有以下3大类:①公司客户、重要行业内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有规模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金融市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时至今日,外资银行没有取得预期的市场地位,最近5年来,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左右,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市场份额连续出现了下降。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现状,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发展的新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同时,对于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按照已经和许多国家达成的协议。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同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都将取消。这些规定会对中国金融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毫无疑问,外资银行将在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经济模式、经营机制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个参照.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改革,健全管理,完善运作机制,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和经营效率。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为低廉的学习机会,必将加快商业银行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张燕敏 《浦东开发》2001,(10):38-39
中国加入WTO,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问题尤其引人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12月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批准汇丰、花旗等9家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目前,在上海浦东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达25家,其人民币业务存贷款总量占大陆境内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总量的80%。一、 浦东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现状及特点浦东新区有外资银行49家,其中25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发展较快,盈利水平较好。据统计,至今年6月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已逾4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在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外资银行不断增加机构网点,加速业务的创新和拓展,增资扩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描述外资银行加速进入的特征表现和探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进一步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中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外资银行,应加快自身改革与发展,与外资银行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9.
徐薪 《发展》2002,(2):65-67,71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逐步进入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尤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压力和挑战,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即在加入WTO两年后,允许外资银行与中国企业进行本地人民币业务,在加入WTO五年后,将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设立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这首无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布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未民 《发展》2002,(8):69-69
3月21日,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向中国境内各类客户全面开办外汇业务。此举意味着经过银行业23年的逐步开放,中国老百姓开始直接体验来自外资银行的金融服务。然而,当第一批客户走进花旗银行的营业厅,在领略其间温馨气氛的同时,他们不无意外地被告知:在这里存款接受服务是要花钱的。花旗银行规定,凡是月均存款总额低于5000美元的客户,每月需交纳6美元或者50元人民币的账户管理费。稍后获准全面开办外汇业务的汇丰银行,其高门槛策略与花旗银行相同。外资银行上述做法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把自己主要的服务对象锁定在高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