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逐原 《消费导刊》2010,(4):253-253
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把我们带到一个媒介化的社会。“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公众,从信息交流到文化沟通,都对大众媒介产生了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在这个社会中,传媒构造的拟态环境正在被人们密切地关注着,有人担心在电视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会因为患上媒介依存症而成为媒体的俘虏。日本传播学者中野收就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内心世界就像一个“罐状”的容器,他们只愿意沉迷于媒介中而拒绝把自身的内心世界告知他人,也不愿意了解他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他把这些人称为“容器人”。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介即讯息”理论,他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佚名 《现代商业》2012,(34):26-31
所谓微博,Micro Blog 即微型博客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博客,迷你博客,是网络时代下的一种不多于140字的文体。随着一个叫做Twitter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信息分享获取方式,我们称之为"微博"。微博是一种利用各种现有通信技术,充分结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分享并获取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在微博中,用户间只存在单向的关注关系,你可以通过关注一个人获取他所发布的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消关注来屏蔽这些信息,在这里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相似文献   

4.
杨明刚 《中国广告》2005,(12):23-25
一.从“超级女声”现象说起 《超级女声》已由一个单一的娱乐节目演变为一个社会事件.它给我们提出一个超难的品牌传播的课题.即如何在信息海量中凸显卖点?媒介的独特策略及方式如何构成?如何演进与提升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5.
变传统广告形态为体验式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接收信息和传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一定的改变。网络广告经营额尽管还没有超越传统的媒体,但是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最主要接受信息的媒介。在新消费主义时代.传统的广告形态已经不适合新兴的媒介。传统的广告重在“说服”,直接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一种“硬广告”。大多数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广告时是存在着抑制情绪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而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6.
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归纳起来就两句话:广告即娱乐;广告即话题。因为现在消费者的沟通方式在发生改变,消费者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传播场景中。当广告被做成一个话题的时候,在那个场景下,消费者的内心就容易被敞开。品牌信息植入的速度和强度就会更快。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传播。现在  相似文献   

7.
陆昱霖 《成功营销》2009,(2):132-135
网络时代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评论者,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网民的地位日益不容小觑。在“多元、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指引下,网民已经成为影响、改变乃至颠覆世界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与身体关系的研究框架下,“时空伴随”是新传播形态的表征,即新传播技术下人与人之间“无身体接触”和“无媒介连接”。“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被反转了,身体成为媒介的延伸。这一反转重新定义了人的存在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身体体验观念,开创了新的社会尺度。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也越来越多的谈论到媒介市场的全球化。媒介市场全球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即站在媒介公司的角度和其他公司的角度。对于前者媒介就是其产品,而对后者,媒介是其传递信息的手段,本文只从后者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由四部分组成。在具体阐述媒介市场全球化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媒介、媒介在市场营销中起什么作用,之后是媒介全球化的含义和主要表现,第三部分是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最后我们还提出一个在此环境下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难的抉择。媒介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  相似文献   

10.
罗娜 《广告大观》2008,(1):44-46
我眼中的媒介公司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我们买东西都知道,商品转手的次数越多,中间商越多,价格越贵,因为每一个中间商都是要谋求自身“利润”的。同理,广告作为一种商品,如果直接从媒体流向广告主,它的价格理论上来讲应该是最实惠的,那么“媒介购买”公司的存在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在这个产业链的中间人为地加入一个环节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传播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实现它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缺少任何一个传播就无法完成。当我们介入传播过程中时,我们就成了传播内容的接收者,但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受传者,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传播给我们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具备相当的媒介认知能力。本文以具体的例子论述媒介认知能力的必要性,从微观的方面来阐明媒介认知性的消费媒介内容。  相似文献   

12.
谷艺萌 《商》2014,(6):154-155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强调了媒介技术对个人及社会的决定性影响,指出了媒介本身对个人及社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讯息;福柯的微观权力观同样肯定了媒介在权力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位置。本文试图以“媒介”的概念为中心,从“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使用“首都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调查”数据,对首都十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从网络信息消费结构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上网获取学习信息、获取生活信息、上网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媒介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手机是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首选媒介,电脑次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存在结构性差异;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三种媒介消费不同类型网络信息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使用的媒介存在替代效应.提出了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自由度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颖 《中国广告》2014,(5):63-63
正在关系的形成和亲密化过程中感性的说服力远大于理性,我们公关的工作就是去赢得消费者的心和精神。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意见领袖,再传到社会大众。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一般民众。前者是信息传达的第一阶段,后者是人际影响的第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营销的时代。”人人讲营销,人人做营销,讲了很多年,做了很多年,做成了“营销竞争的时代”。在同质化时代下的营销运作,“创新”是在竞争中胜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袁方 《中国广告》2006,(10):135-136
今天被广告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关于媒介计划和广告策略的理论和方法,如目标受众、千人成本等,都是国外广告公司在10多年前从西方带来的。这些理论在西方的媒介体制下孕育和发展,进入中国之后对推动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也发挥了历史性的巨大作用。而随着企业在中国本土应用这些方法的经验和案例的累积,我们发现目前的媒介计划方法的本质上是“节约”,即如何用最少的广告费买到尽可能多的收视人口。  相似文献   

17.
刘帆 《中国报业》2012,(9):80-81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在其出版的《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一书中。将“数字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坚信,包括报纸、电视、娱乐在内的所有媒体最终都将数字化,并提出“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的生存”的著名论断。1996年,托马斯·鲍德温在《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一书中,阐释了数字技术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不同媒介信息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Facebook目前的活跃用户已经突破4亿.人人都期待其上市再成就一个财富神话,但是年轻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却说:“我们最终会上市,因为这是我们对投资者和员工的承诺,但我们肯定不急于上市。”  相似文献   

19.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它曾被誉为媒介研究的“哥白尼革命”,即扭转了以往媒介研究偏重于媒介内容的局面,将注意力引向传播媒介本身。在报纸、广播、电视占据主导位置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即讯息”理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贬斥为“技术决定论”。而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和社会构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媒介即讯息”作为媒介研究技术取向的开创性理论,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内涵外延的廓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期我们对所谓“媒介购买专业”提出一个硬性指标,认为它的“专业性”必须“体现在广告主品牌利益最大化的专业认知与实践上”。凡是违反和背离广告主利益的媒介购买专业公司就既非“媒介购买”也非“媒介专业”。事实上这个价值也是1997年我进入某家跨国媒介购买专业机构“新生训练”时被告知和学习的核心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