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全面发展林业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期间,我国林业代表团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大会。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后,就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取得有限共识,于12月19日达成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3.
《技术经济》2009,28(10):F0004-F0004
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2009年8月14日在德国波恩落下帷幕,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均被两次会议列为重要内容。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8年12月11日在波兰波兹南开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 000名代表和来自非政府组织的5 400名代表参与了大会.原定12日结束的波兹南会议在多方讨价还价下,一直推迟到次日凌晨才降下帷幕.会议决定启动"适应基金",并通过了2009年工作计划,这标志着2009年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正式启动,以期于2009年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就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协议.但整体而言,发达国家在会议上没有就减排额度和技术转让表现出应有的政治意愿,会议成果有限.  相似文献   

5.
12月7日--18日,为期两周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与之遥相呼应,主题为“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的第几属中国经济论坛将于哥本哈根大会闭幕一周后于12月25日-28日在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拉开序幕。此届论坛得到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围家发展与改革委会、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国家部委与相关团体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2009,(12):6-6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暖化与“减排”计划。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都将出席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第17次全体缔约方大会(COP17)在南非德班召开。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在2012年到期,本次会议决定着议定书第二期能否顺利地延续下去,哥本哈根大会闹剧如果再次出现,那全球环境无疑将遭到  相似文献   

8.
八国集团峰会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9日又举行了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这次论坛会议是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的一次重要会议.除了八国集团成员外,出席此次论坛领导人会议的还有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等共17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即将到来的低碳经济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尽管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没能达成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但会议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低碳经济新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商榷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暧化与“减排”计划。此前中美两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节能减排目标,也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造足了声势。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生活已经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作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低碳经济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并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蔡钱英 《经济》2010,(1):25-26
2009年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商榷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气候暧化与“减排”计划。此前中美两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节能减排目标,也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造足了声势。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生活已经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目标。作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低碳经济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并成为全球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09,(12):70-70
哥本哈根大会所排碳重量将达4.05万吨 大约1.5万名政治家、官员、活动家、记者将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他们往返哥本哈根及在哥本哈根的活动将共排放约4.05万吨二氧化碳。哥本哈根大会的官方网站称,4.05万吨这一数据是基于去年12月在波兰波兹南市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数据,以及1.5万人来到哥本哈根这一预测而得出的。为了抵消这一排放量,大会的东道国丹麦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准备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投资约70万欧元,兴建20座用新能源烧制砖块的砖窑,以取代一些污染严重的旧砖窑0据丹麦能源署计算,这将每年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改善达卡这个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IT,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绿色革命。绿色经济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论从2009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还是从之后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对于2010年的中国经济而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热  相似文献   

14.
杨圣明 《时代经贸》2009,(12):16-23
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有193个国家的谈判代表、1.8万人出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世界各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温升高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虽然经过极其紧张的工作和各种矛盾的交锋.但由于分歧太大,大会未能通过有约束力的协议,仅通过了有12项内容的近乎意向声明的《哥本哈根协议》。由终人尽,让我们冷静思考其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最终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承诺显示出其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减排承诺显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但是这也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相比较碳减排承诺而言,中国更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机制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10,(1):19-23
2009年12月下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了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二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态势分析会。来自政府、科研院所、媒体的各方参会人员就哥本哈根会议后,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本刊在此概括并摘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纵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从未停歇.从2007年巴厘岛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各方满怀期望,但有限的成果让大多数人"感到失落";到了坎昆、德班会议,各方变得更为理性务实,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亦有妥协.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之一,一直走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列.吴侨文告诉记者:"英国在实践中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制定与演变,推动了自身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并积极展开国际间合作."  相似文献   

18.
孙钰 《环境经济》2010,(1):16-18
2010年新年伊始,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刚结束不久,全世界又继续遭受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影响。后“哥本哈根”时期,气候谈判的走向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200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波兹南开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12月1日上午在波兰历史名城波兹南开幕,这标志着为期12天的200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波兰总理唐纳德&#183;图斯克在大会开幕式上说,本次会议将主要讨论包括温室气体减排的中期和长期承诺、如何采取措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更多资金用于绿色技术开发和转让等问题。他表示,希望波兹南会议能为在未来一年完成“巴厘岛路线图“确立的谈判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世界卫生经济大会将于2009年7月12~1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国际卫生经济学会首次在我国,也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作为大会的承办方,中国卫生经济学会2009年1月14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就第七届世界卫生经济大会介绍说,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和谐发展——卫生与经济”,预计将有2000名国内外相关专家、卫生管理者及政府官员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