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的速度,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991-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6%,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1.6%的速度。今后一段时期,建立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第三产业一个战略性课题,在此基础上,第三产业将日益担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角     
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1999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报告显示 ,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83190亿元 ,比去年增长7 1 %。这表明 ,我国将如期实现1999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预测报告表明 ,199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405亿元 ,比1998年增长2 8 % ;第二产业增加值40763亿元 ,增长8 5 % ;第三产业增加值28022亿元 ,增长6 9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初步测算 ,1999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200亿元 ,比1998年增长9 %左右。市场销售稳中趋…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农垦企业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系统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如实行财务包干、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租赁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促进了农垦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7年,农垦系统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78年的75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553.40%,年递增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33.79%,年递增8%;第二产业增长584.24%,年递增9.7%;第三产业增长1100.61%,年递增13.5%。全系统从1979年扭亏为盈到现在,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491.12亿元,年均  相似文献   

4.
七五 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综合指标之一,是反映农村经济运行状况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有必要对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深入分析。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1986年开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并出现徘徊波动。1980—1985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3.9%,1986—1991年则分别为2.9%、2.8%、6.3%、-1.6%、1.8%、2.0%,年平均增长只有2.3%。其中1989—1991年三年只增长了0.7%,出现明显的徘徊波动。而1986—1991年同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1%。农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按计划检查,  相似文献   

5.
渐进式改革30年: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改变,但在改革上应该采取"从上到下、以难带易、内外联动、重点突破"的路线。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1978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迅速增加到249529.9亿元,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9.8%。  相似文献   

6.
动态信息     
犤《中国信息报》3月28日报道犦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4万亿元。国民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每天创造的财富与日俱增。据统计,去年我国平均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80.5亿元,比五年前增长了28.9%。2002年,我国平均每天创造的财富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28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6亿元。工业增加值125.8亿元,实现利润15.4亿元;每天全国投入118.4亿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比五年前增长了53.3%;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3亿美元;实际使…  相似文献   

7.
1、第三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人均服务占有量和人均劳动生产率(增加值/就业人员)均实现翻番。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5.57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2.5%;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4256.2元,居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长13.1%;第三产业人均劳动生产率29786.4元,年均增长10.8%。  相似文献   

8.
信宜原是广东省一个重点扶贫的山区县.改革开放以来,信宜市依托资源丰富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成功之路,初步实现了富民强市的目标.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9.1亿元(90年不变价),九五期间(下同)年均增长14.1%;.工农业总产值达103.3亿元,年均增长13.5%;外贸出口总额2.0亿美元,年均增长38.5%;财政收入达2.68亿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75元,年均增长10.4%.90年代以来,信宜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林牧渔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等国家级奖项和荣誉称号.结合我们走过的道路,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较集中地反映在: (一)发展速度较慢。依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七五”期末比“五五”期末增长88.4%;依工农业总产值计算,仅增长65.2%。1991年重灾,更使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低谷。 (二)经济效益较差。1986~1991年,全局销售利润率仅为-1.94~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一、我国农村经济总收入稳定增长,一、三产业份额上升。据统计,1996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缺西藏)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7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现行价,下同),由“八五”期间的高速增长转向常规性增长(1991—199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7.6%)。 1996年,在全国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第三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3.4%,占总收入的17.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收入增  相似文献   

11.
一是综合性发展的特点,200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110340万元,比1995年增长47.6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比1995年增长18.77%,75.68%和56.60%。“九五”期GDP年均增长8.10%,比“八五”期年均增长速度高出0.8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71600万元,比1995年增长82.65%。“九五”期年均增长12.80%,比“八五”期年均增长速度高出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预计达30000万元,比1995年增长57.9%,“九五”期间平均增长9.60%,比“八五”期间年均增长9.06%高出0.54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达49821万元,比1995年增长26.58%,“九五”期年均增长4.87%,比“八五“期年均增长高出0.48个百分点,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463万元,比1995年增长71.33%。“九五”期年均增长11.37%,地方财政收入达9669万元,比1995年增长93.96%,“九五”期年均增长14.17%。比“八五”期年均增长7.46%高出6.7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43336万元,比1995年增长增长2.6倍,“九五”期年均增长29.4%,比“八五”期年均增长6.77%高出22.63个百分点,边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1359.07万元,比1995年增47.83%,“九五”期年均增长8.13%,“九五”期外商注册投资额达860万美元。为“八五”期的4.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865万元,比1995年增长66.30%,“九五”期年均增长10.71%,粮食总产量达163588吨,比1995年增23.40%,“九五”期年均增长4.29%,比“八五”斯年均增2.78%高出1.51个百分点,猪、牛、羊肉产量达18249吨,比1995年增长58.84%。“九五”期年均增长9.7%,比“八五”期年均增长高出3.62个百分点,年末存栏919685头,比1995年增长33.66%,“九五”期年均增长5.87%,家禽肉产量达1146吨,年末存栏693883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7元,比1995年增92.15%,“九五”期年均增长7.4%。  相似文献   

12.
●主要数据2005年,苏北5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17.1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5%,高于“九五”时期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人均GDP跨上1380美元新台阶,年均增长11.8%;实现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5%,比“九五”时期增幅高出10.8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7元,年均增长6.5%。其中,16个经济薄弱县人均GDP年均增长10%;人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2元。●基本做法大力推进“五方挂钩”帮扶,形成扶贫开发强大合力;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园林建设步伐加快,人们对花卉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国内流通网络初步形成,我国花卉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据统计1990~2001年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由4万多公顷扩大到24.6万公顷,年均增长17.95%;销售额由12亿元增加到215.8亿元,年均增长30.04%;鲜切花产量由2.2亿支增加到37亿支,年均增长29.25%;盆栽植物由1.6亿盆增加到10.5亿盆,年均增长18.65%。花卉出口由1990年的2000多万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8000多万美元。据农业部统…  相似文献   

14.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宏观调控的两次实践 (一)1993年--1996年"软着陆"宏观调控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同年秋天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崭新发展阶段.各部门、行业、地区、企业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加快发展.199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1991年的9.1%提高到了14.2%,工业增长速度由14.4%提高到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由23.8%提高到44.4%,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356亿美元增加到16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由115.54亿美元增加到192亿美元.到199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3.9%,工业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25.1%,投资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61%,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21.6%.  相似文献   

15.
新年献词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难忘的2005年已离我们而去,同时迎来充满希望的2006年。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增长9.4%;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继续改善,消费与投资增速差距缩小;农业综合能力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有明显增加。2005年的建设成就使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初步预测,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人均GDP超过1万元;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4万亿美元,比五年…  相似文献   

16.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快速增长,预算内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根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1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可比价,下同),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2.6%.其中第一产业10.1亿元,增长12.8%,完成计划110.7%:第二产业22.4亿元,增长14%,完成计划100.6%:第三产业36.6亿元,增长12.3%,完成计划101.9%.  相似文献   

17.
信息瞭望     
宏观经济■我国1979年至2004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6%近日,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发布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历史数据修订的结果,1979年至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原核算数提高了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1991年-2007年的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赤字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运用计量经济的双对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赤字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财政赤字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0.3842%。以此,对我国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给予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秋季报告),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仍能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在8%左右。而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达到8.6%左右。报告同时认为,明年我国应继续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并可以再次承诺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报告预测,今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为3.2%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9.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将为8.3%左右。而1999年的一、二、三产业的增加植增长率分别为35%。10.2%和8.5%左右。报告认为,1998年全社会固…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以来,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增长变动在外围经济环境日渐宽松的条件下呈现出一种新的格局.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的分布发生变化,劳动力转移速度开始加快;但劳动力数量的膨膨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加剧.一、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变动趋势1.农村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1991年我省乡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059.3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其速度超过了"七五"期间年均递增2.8%和"六五"期间年均递增2.7%的速度.目前我省乡村人口基数大.年龄结构较轻,本世纪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量较大.按保守估计,未来9年中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年均增长2%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