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作法、结果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8—2009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着重分析了中国大学教育地区(未含港澳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普通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并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竞争力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实力基本相符”、“重点大学排名稳定,竞争格局合理”等7点启示,希望对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5.
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旅游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将水体旅游资源划分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包括2主类、11亚类、32基本类型.文章构建了水体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阐述了指标权重赋值、综合评价与资源分级的方法,对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南京市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主要分布在水库观光游憩区段、观光游憩河段、观光游憩湖区,而灌区、水闸或船闸均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梳理了对外贸易风险的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贸易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微观企业关注贸易实务中每个环节上的不确定性;因此,衡量风险的指标与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大小有关,主要采用概率期望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宏观层面上,政府关注国际贸易中本国的增长性和稳定性;因此,衡量贸易风险的指标以各层面的集中度为主,主要有产品集中度、市场集中度、贸易依存度等.微观贸易风险需在准确性上加以提高,宏观贸易风险则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梳理了对外贸易风险的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贸易风险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微观企业关注贸易实务中每个环节上的不确定性;因此,衡量风险的指标与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大小有关,主要采用概率期望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宏观层面上,政府关注国际贸易中本国的增长性和稳定性;因此,衡量贸易风险的指标以各层面的“集中度”为主,主要有产品集中度、市场集中度、贸易依存度等。微观贸易风险需在准确性上加以提高,宏观贸易风险则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八方面构建包括4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计算了中国区域竞争力组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区域竞争力分类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环境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3-2006年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按综合创新能力大小,将全国分为三类地区.实证结果显示,江苏和广东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省份,而宁夏则是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且陕西和海南是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的两个省份,而河北和青海则是创新能力下降最快的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12.
13.
14.
微格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分类、训练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微格教学方法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阐述了教学技能的分类方法和应遵循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在大面积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教学技能的动态组合的观点以及具体实施训练的步骤;介绍了微格教学中的评价方法和制定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土地作为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很多项目无法沿袭现有用途分类落实供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供应对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保障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土地分类的汇总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和明确商住用地中公建配套设施计入不同土地用途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湖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湖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分类评价视角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三个类别,从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科技人才类别与区域创新差异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开展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三类科技人才驱动区域创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主要基于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立足于创新个体的基本素质、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业类科技人才侧重创新个体的影响力和创新环境。(2)三类科技人才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呈现九种组态路径。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组织—环境共同主导型,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个体—组织共同主导型、个体—组织—环境均衡发展型,创新创业类人才为个体驱动型、环境主导型。(3)三类科技人才既有环境主导型这一通用性驱动路径,也有各自不同的专用性驱动路径;不同组态路径的替代关系中创新环境“硬条件”支持尤其重要。最后,本文基于三类科技人才个体、组织和环境的要素组合,为驱动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建省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例,利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和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时期,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科技水平、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卷烟库存实行ABC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引入Kraljic矩阵对库存价值、种类、采购难度、提前期、缺货频率进行库存区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库存及其监控进行划分管理,完善库存品类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