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PC聚合物水泥砂浆是将高分子聚合物乳液(简称胶料)与由水泥、石英砂、膨胀剂等组成的干混砂浆(简称粉料)按比例拌和而成的一种聚合物水泥砂浆,简称SPC砂浆。SPC砂浆具有优异的粘结、抗渗、抗裂、抗冻、抗氯离子渗透、耐冲磨、耐老化性能,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致密、弹性、抗渗、抗冻性能良好的“薄壳”,既起到表面修补的作用,又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混凝土修补、防渗、防护新材料。本文结合梅州盐业揭阳中转站多个混凝土建筑物工程现场修补加固和防碳化喷涂实例,介绍了SPC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使用范围和SPC聚合物砂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休哈特控制图的发展史及其简介,统计过程控制(SPC)是1924年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首先提出的,其方法基础就是休哈特控制图(以下简称休图)。当时这一方法并未得到美国企业的普遍采纳,其后两个机遇使得休图名声大噪。一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后,1942年美固国防部邀请休哈特博士等一批专家,针对军需大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交货不及时等,制定了战时质蹙控制制度,强制推行统计质量控制(SQC),半年后即大见成效。二是休哈特博士的同事戴明(W.Edwards Deming)博士,1950年将SPC引入战后的日本,成绩斐然,经过了30年的努力,日本已居世界质量与生产率的领先地位,质量专家伯格(Roger W.Berger)教授分析,日本成功的基础之一就是对SPC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何建立 《质量春秋》2011,(12):46-51
本文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中的各种数据(检验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包(MINITAB)进行统计过程控制(SPC);制作各种控制图、进行相应的过程能力分析,并对“趋势分析”、“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方面进行了尝试。使用MINITAB制作控制图快速、准确、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统计过程控制方法争辩和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科 《质量译丛》2001,(2):31-34
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和服务过程的监控和改进。这些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上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争辩所论及的部分内容是:假设试验和控制图之间的关系,理论所起的作用和控制图性能模型之间的关系,互相竞争方法的相对优点,SPC本身和对SPC研究的恰当性问题。此文的目的之一是改进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以解决某些分歧。在2000年10月12-13日召开的美国质量协会和美国统计协会的一次会议上,统计学教授、美国质量协会会员伍导尔发表了题为“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争辩和矛盾”的论文。并在当月出版的美国“质量技术”2000年第4期作为首篇文章发表。此文在比较广阔的背景和比较丰富的材料中,思考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地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学习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也应当以此为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质量》2005,(8):72-72
一.《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网络版)SPC是质量管理必备的工具。本软件功能包括:控制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波动图、推移图、直通率分析图、过程能力指数计算(Cp,Cpk,Pp,Vpk)等。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20世纪20年代休哈特博士在贝尔实验室首先提出并应用了统计过程控制系统(简称SPC),近几十年统计过程控制在各种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质量管理部门,重视对员工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运用统计过程控制系统。但是,这些培训真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吗?  相似文献   

7.
企业应用SPC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 《中国质量》2003,(1):35-36
作为一种提高产品质量和保证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统计过程控制技术(SPC)在国内外各类生产厂家得到了普遍重视,本文针对SPC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在企业应用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推进SPC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统计过程控制(SPC)作为减少过程波动、提高过程控制能力、改进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工具,被列入了宝钢股份重点推广的管理项目之一。宝钢股份对新成立的钢铁制造单元(例如梅钢公司、不锈钢分公司、特殊钢分公司)推广和应用SPC进行了探索。本文着重阐述宝钢股份在新成立的各钢铁制造单元推广SPC的做法、主要步骤以及关键要点等。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是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制造过程的特性和数据进行分析,把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固有的随机波动和异常原因引起的可控制的波动进行定量分析和分离,根据产品特性波动的趋势预测并控制产品的质量,从而得到最佳过程输出的一种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郭政 《上海质量》2012,(3):61-64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最早由贝尔实验室的W.A.休哈特博士在1924年提出并应用。经过近9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质量管理最常用的方法。在实践中,由于SPC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数理统计,对人员的技能要求很高,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人工计算还存在较大的失误风险。因此,在1970年代后,计算机逐渐进入大工业制程应用后,涌现出许多软件来辅助人们进行SPC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质量》2005,(8):96
一、《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网络版) SPC是当今世界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软件功能包括:控制图、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波动图、推移图、直通率分析图、过程能力指数计算(Cp,Cpk,Pp,Ppk)等。它的特点是:数据可以由仪器自动采集,也可以手工输入或将Excel中的数据直接粘贴到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半导体生产前工艺线在贯彻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中,建立了一套闭环的统计过程控制(SPC)系统,利用控制图、工艺能力指数等手段来监视、评价半导体生产过程的运行状况.同时,还积极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如柏拉图、线形曲线拟合、相关性等)对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以此加强相关参数的SPC控制,以预防类似现象的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3.
SPC控制图即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质量控制图数据的采集工作是质量过程监控的关键,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文章通过分析SPC控制图原理,确定了过程关键质量特性参数,将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抽样方法标准化,提出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原则。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技术的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网络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为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是为了推进高新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的专项科研基金。SPC统计过程控制是制造业分析的基础。基于Web技术的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主要针对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分析和控制问题,特别是信息化进程中更加凸现的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并分析和监控、反馈等系统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质量》2005,(1):93
SPC(统计过程控制)作为现代质量管理的基础,已经为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所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杨婧 《中国企业家》2009,(11):26-26
SPC(新加坡石油公司的英文缩写)并购再现江湖,不知此时的陈久霖有何感想? 5月24日晚,中石油(601857.SH,00857.HK)公告称将以14.7亿新元(折合人民币69.4亿元)买下SPC。  相似文献   

17.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及其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公绪 《中国质量》2001,(12):24-32
1980年作者首创选控图系列,为统计过程诊断(SPD)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1982年作者首创两种质量诊断理论,1993年7月美国SPC著名学术季刊质量技术杂志(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发表了美国著名SPC专家W.H.Woodall教授M.R.Wade博士的专文:“对选控图的评价与分析(A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Cause-Selecting Control Charts)”肯定了张公绪的理论。自1980年起迄今已21年,在此期间,上述理论已经向多元化、小批量化、模糊化以及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等方面拓展。本文以两种质量概念为纲作一理论上的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8.
SPC是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汽车传动轴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重要部件。笔者结合在汽车传动轴企业工作的实际,研究了基于SPC的汽车传动轴生产质量控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据采集在统计过程控制系统SP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数据采集技术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方面的应用,指出数据已成为产品质量分析的关键因素,SPC成功应用的关键是质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并提出了数据采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贯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制造过程控制系统(SPC)、《生产问题反映单》的应用、生产线、停线程序及质量反馈系统等结合而成。为了及时制止质量问题的扩展、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及降低质量成本,本文提供了正确使用停线程序、设立临时控制点、产品分组第6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