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强国 《魅力中国》2013,(34):92-92
书法的艺术美与陶瓷特殊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本文针对书法艺术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对书法装饰陶瓷茶具的装饰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寻找陶瓷茶具书法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陶瓷书法茶具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2.
许琳 《魅力中国》2012,(35):168-168
意境是中国民族普遍的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的产物,是中国艺术审美重要特征之一,是历代诗论家和美学家关于艺术创造、艺术鉴赏和评价的一条普遍性标准。本文分析意境特征(情景交融、空白、主观与客观契合)以对中国艺术审美之意境美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宋斌 《黑河学刊》2011,(1):58-58
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在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当代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对设计才智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译者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将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获得艺术情感的体验。中国书法通过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来体现其美感,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文章从文学翻译和书法的神韵、风格和审美三方面管窥两者的共通之处,为两者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张永刚 《发展》2011,(3):101-101
甘肃地处西北,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孕育了精彩纷呈的众多艺术,书法便是甘肃艺术的代表之一。发展甘肃书法,建设书法强省是各级政府、文联以及书法界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书法与全国书法发展形势书法是专门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平面视觉表现艺术,这一内在规定性区分了时下社会对书法曲解误解的一些认识上的混乱状态,摒弃了与真正意义上书法不相符合的其他理论、作品以及行为的干扰,还书法以本来面目,使书法得到健康发展。书法以作品为表现载体,追求作品形式的视觉美感,这是书法最基本的特点,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必须呈现给观赏者完整的视觉体验。书法的社会实用功能在不断减弱,视觉审美功能在增强,计算机打印技术和网络信息传媒技术替代了书法作为日常信息交流的功能,传统科举取仕的消亡和文化观念的进步转变,使书法成为纯粹的艺术种类,而不再附有其他的社会价值。当前,全国书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书法走出国门,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扩大了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2,(23):62-63
王玉田,1958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1984年进入浙江省文联书法家协会工作,从事书法组织及书法教育工作。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书法展览并获奖。参加撰写国内首部方型书法欣赏辞典并多次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书法作品、书法论文、出版有书法字帖,担任过书画编辑、广告展览策划。199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定为优秀书法教师。2003年被中国少年儿童选型艺术学会等单位授于全国十大名师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浙江省青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德育美学观对功利主义德育观的超越,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审美育德功能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时代里,对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新审视,将其内涵拓宽为显性艺术教育的审美育德功能和隐性艺术教育的立美德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策略以保证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通过分析指出从以上两个角度认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将审美立美教育统一于德育实践中,才能使德育工作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美"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对象.技术美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它是研究物质文化领域中有关审美形态和审美心理的美学,所以我们既要在精神世界研究美,也要在物质文化领域研究美学.  相似文献   

9.
高瑞菡 《魅力中国》2013,(25):100-100
中国画是用线的艺术,线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有它独特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线的发展史。中国画的线务有鲜明的书法趣味,中国画使用的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这样的。这些线条的表现是用书法的方法“写”出来的。中国画线蒂所具有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用线具有突出的音乐之美和丰富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0.
梁上泉深研书源、书论,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法艺术本身追求其本源性。书法是从中国的汉字来的,如果没有汉字,就无所谓书法。如果汉字的结构不是像已有的形态,也就没有书法这样一种艺术。如果把汉字看成一种有规律的创造物,从而由这种规律产生特有的程式达到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11.
冯美玲 《魅力中国》2012,(32):15-15
意境美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在艺术实践中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虚实相生”的境界。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中意境美的运用,使我们充分的了解和体会意境美特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古往今来,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具有视觉美、艺术美、欣赏美,更是华夏民族古老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一种凝聚着书法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的艺术形式。今天,仍有很多艺术家执着追逐,用心挖掘和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美,出生于山西太原的李润德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李润德,字中和,号红叶居士,自幼学书,天资悟  相似文献   

13.
刘文 《改革与开放》2011,(20):194+196
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和审美标准.而古典园林作为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更是把和谐美作为造园准则,处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4.
陈海涛 《魅力中国》2010,(6):296-296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美学思想,它深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根基,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审美理想。在古代悠久的文明传承中,儒、道、释三家对立互补,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气质,同时也构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精髓。道家关于虚实结合、得意忘言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重传神、重写意的艺术特征。道家关于不设不施之自然美,情景交融之融合美,有限无限之超越美形成了中国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谢天翊 《魅力中国》2013,(10):197-19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它可以培养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审美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法与讨论法,探讨美与丑的多重辩证关系。审丑的存在解构了审美"中心主义"的自负与傲慢,其否定性的艺术批评,既是培养审丑能力,也是培养审美趣味。审美的逆向思维中,"极限至美"只是一则语言神话,而"美有一漏处"则是审美原点的现实回返,其中"不求美则美"即为美在自然的本真表达。  相似文献   

17.
宋民 《东北之窗》2015,(2):52-53
所谓"写意性",一是指中国传统绘画、戏曲等强调传神、写意、虚拟化、不求形似;二是指中华民族艺术注重表现概括而微妙的抽象审美意味。笔者更强调后者。"意"、"味"是中华民族艺术理论的主要范畴。"笔意"、"字意"、"书意"是书法表现与鉴赏的核心。概括而微妙的抽象审美意味更是书法美的本质内容。中和、阴柔、阳刚、狂放、雄浑、劲健、潇洒、清淡、拙朴、典雅、超逸、神奇、精巧、自然……显现为丰富多样的意味风貌。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微山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靳光宏独创的以火焰书写汉字的“火笔书法”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火笔书法之最,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这一书法形式开创了用火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书法”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文字的书写艺术”。就中国书法而言,一般是指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但有史以来,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更有不少闻所未闻、新奇怪异的书法创作方法。靳光宏的火笔书法就是一例。今年42岁的靳光宏酷爱书法,幼习父书,后临帖,软、硬笔兼而习之。上世纪末,一次…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小说艺术及电视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穿越小说及穿越剧繁荣昌盛,达到“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境界,值得我们思考.探析当下穿越小说及其穿越剧的审美艺术效果及其艺术之美,彰显其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足迹,传达给世人鲜明的艺术思考.  相似文献   

20.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2):96-96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它就是书法。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作为民族思想交流,文化继承,信息传播等极重要的社会工具外,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为文字的象形,不是要把事物全部画出,而是要突出事物的特点,因此,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高山险劲,苍松挺立,白云飘逸、舞姿柔媚等也渗透在文字当中,从而形成了意境,神韵、情趣等书法的艺术要素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当人们涉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时,总会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书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高深莫测。书法作品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神秘而和谐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