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诸多兄弟民族中间,即包括在现今东北地区建立了渤海国的中世纪通古斯满语部族——靺鞨。公元713年,唐玄宗改称靺鞨为渤海。实际上,靺鞨与渤海只不过是一语异译而已。早在渤海建国(公元698年)以前,其先世部落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即同中原人建立了唇齿相依的族际关系。他们在经济上彼此取长补短,在文化上相互学习交流。同其他兄弟部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古代与中世纪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2.
周洋 《东北之窗》2011,(18):16-18
大连人爱吃鱼,尤其爱吃"渤海刀",卖鱼人喊一声"渤海刀!"买鱼人顿时就围上一大圈,开始抢购。然而这样的场面,很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了。大连右手边的渤海,正在悄悄进行着角色转换,现在,严重的工业污染正迫使渤海向"北中国尿盆"的角色急速变化。"尿盆"里你还能指望它出产质优味美的"渤海刀"之类的水产品么?  相似文献   

3.
周铁钧 《东北之窗》2008,(13):68-69
公元926年2月,剽悍勇猛的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6万铁骑兵分两路,翻越嶙峋的长白山,疾驰6天6夜到达渤海国首都上京龙泉府(现黑龙江宁安地区)城下,上京城被围3天,城中人突围无策,渤海王被迫走出皇城,向耶律阿保机的特使递交了降书。立国200多年的渤海王朝从此消亡,全境纳入契丹人属辖,契丹人则在渤海故地建立了东丹国,上京城易名"天福城",成为东丹国都。  相似文献   

4.
靺鞨是我国东北的古代部落之一,渤海人的直接先世。早在公元一千纪前半期,靺鞨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具有北方风格的民族文化,并于公元七世纪建立了我国唐代东北的地方政权之一——渤海国(公元698——926年)。靺鞨人的文化与历史同古老的中华各族(尤其是汉族人)有着渊远流长的联系。弄清这一古代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对我国东北史研究,尤其是对渤海史研究,具有极其  相似文献   

5.
<正>一、渤海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渤海是位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内陆边缘海,为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和山东半岛所环抱;是深入我国大陆的近封闭的唯一内海。海岸线长达3784公里,面积为77284平方公里,占我国领海面积的20%,管辖海域面积的2.6%,是我国陆域面积的0.8%。渤海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然而,在渤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渤海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渤海的生态与环境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既受到了唐王朝的深刻影响,又保留了渤海国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上京城的建筑理念由优越理想的地理环境、 借鉴学习的唐代建筑、 继承自身宫殿的建筑格局构成.宫殿布局深受唐朝的建筑文化影响,在吸收借鉴唐朝的建筑文化后加以改变突破,加入了体现自己本民族特色的元素.渤海国在修筑城门时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唐文化融会贯通,才形成了上京城不同的城门特色,也是渤海建筑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渤海上京城建筑文化具极大的历史、 政治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樊思 《魅力中国》2011,(20):272-272,307
明末遗民在中国遗民群体中占重要分量,其心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遗民群体中提取个人进行分析,探求其于明亡后的心态与选择,以期求窥一斑知全豹。本文以张岱为研究对象,从其和《贫士》诗入手,截取此时点,一探其心境与选择,从诗中分析他于明亡后“存身”的悲痛心态以及“心之重生”的选择,并探究了其悲痛与振作的原因,以及这种悲痛与自振交织的矛盾心态,亦能一鉴其诗不可忽视的“心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渤海镇有一处遗址——上京龙泉府遗址。它是我国唐朝时靺鞨人大祚荣建立的渤海国的都城,历经200多年的兴旺与繁荣,后被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灭。契丹人不仅焚毁了当时仅次于唐都长安位列第二的大都市,连文字也没有留下。渤海国象海市蜃楼般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一些史学家称之为"迷踪王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5,(18):78-78
中海石油基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前身是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渤海石油采油公司。在总经理张武奎的领导下,经过战略重组,采油服务公司定位于“以管理和运营FPSO为核心、提供油田操作维护与环保一体化服务”,使一个服务型的企业迅速焕发了青春,站稳了市场,跃升至先进行列。公司现有员工约1900人,近1400人的海上一线专业队伍作业在从南海到渤海的广阔海域中,主要为28个生产平台、  相似文献   

10.
讨论渤海国文化是当前学术文化界的热点与难点。深入编研渤海历史文献,分析渤海国的成功经验,弘扬渤海国的抗争奋进精神,总结渤海国灭亡的原因与教训,对研究渤海文化的发展趋势、策划渤海国文化系列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国人都知道地中海,许多外国人都不知道渤海。凡是存在的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缘由,地中海的名声大,一是它的面积比渤海大许多,二是它属于国际海,三是它促成了环地中海古代文明圈,四是环地中海有着发达的现代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五是地中海产生过许多迷人的故事。渤海属于中国的内海,面积77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深18米,最大海深78米,与外海联系的唯一通道是渤海海峡。以渤海为出海口的河流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著名的海港有天津新港、秦皇岛港,以及营口港、龙口港、京唐港、黄骅港等。沿渤海的海岸分布的城市有烟…  相似文献   

12.
聚焦     
天津市: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  相似文献   

13.
王旭 《黑河学刊》2013,(10):73-74
渤海国存在于隋唐时期,与辉煌的中原文明相似,也创造了非凡的文明。在与域外的交往中,渤海国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他文明,也促进了文明的融合。本文从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入手,探讨他们交流的基础、交流的主要议题、以及交流理念等问题,以此说明渤海国在地域文明交流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遗址是牡丹江市以及黑龙江省旅游的珍贵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渤海国遗址资源十分迫切。但迄今为止相关研究数量不多。该遗址旅游的SWOT分析表明:优势在于其原生性,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劣势在于历史遗存少,知名度低。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保护性开发;增强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区域联动发展等开发策略,推动渤海国遗址旅游开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讨论渤海国文化是当前学术文化界的热点与难点。深入编研渤海历史文献,分析渤海国的成功经验,弘扬渤海国的抗争奋进精神,总结渤海国灭亡的原因与教训,对研究渤海文化的发展趋势、策划渤海国文化系列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黄渤海沿岸地区在我国经济地位举足轻重。黄海和渤海正在发挥着沿岸地区海洋产业载体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排污场所。目前,中国黄渤海和渤海近海海域污染已日呈加在趋势,倘若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必将影响沿岸地区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与经济要相巨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共识,把“可持续”思想应用到黄渤海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三、渤海通事的语言渤海通事在查问渤海使和传达宣命时,是用的应称作渤海语亦即渤海独自的语言呢?还是用的日、渤交往中所谓外交公用语呢?这里,首先要考查渤海国内是用什么语言说话的。这一问题虽说不能确定,但,《新唐书·渤海传》云:“俗谓王曰可毒夫,曰圣王,曰基下”,可见渤海有王的俗  相似文献   

19.
孙田  王久宇 《理论观察》2014,(12):98-99
金是以女真贵族统治为中心,渤海、契丹、汉等民族上层人士共同参与的统治政权,在其统治范围内存在多种婚姻形式并存的局面。金世宗依照女真九姓婚制娶乌林达氏为正妻,为联合渤海人,纳李氏、张氏为元妃,通过与石抹氏的联姻,达到安抚契丹,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他的婚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并对大定政权起到了巩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沾化县属环渤海“金项链“上的重要一环,紧靠渤海。然而年复一年,大海潮起潮落,没有给这方土地、这方人带来福音,却孪生了一对“苦根“:一个是地碱,一个是水咸。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个沿海小县穷得寒碜:到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