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众商务》2010,(6):20-21
他是中国红枣产业的领跑者,他是中国传统红枣文化的弘扬者。他让千百年来低端循环的最普通的农产品衍生出百般变化,跃上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第十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青年群英会模范”、“CCTV年度三农人物提名奖”、“CCTV年度三农人物创新奖”、“河南省劳动模范”、“奥运圣火郑州第198棒火炬手”等多不胜数的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称号,社会上称他为民间的红枣专家、  相似文献   

2.
王新最近“火”了,一拨一拨的记者及投资者出现在他的办公室。并不是因为王新是什么明星或名人,而是因为他推出的“活力舞吧”娱乐产品在上海大受欢迎,如“呼啦圈”、“跳舞毯”一样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舞吧”风,甚至风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你在上海连“活力舞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你要不从不出门,要不真是太不“时尚”了。  相似文献   

3.
陈鸿祥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4):43-48,61
王国维“丙辰归国”,是再创他后半生学术辉煌的新起点。作者从相关史料、王国维书信及其他遗稿,确证他归国后曾任“仓圣明智大学”的“经学教授”,并拟写了“以‘旧’名于天下”的“大学章程序”;而《经学概论》,则是他作为“新经学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学术遗产,应当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他的绰号最多——“网络大王”、“亚洲首富”、“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旗手”、“日本经济的救世主”、“新一代青年偶像”、“数码英雄”、“新亚洲超人”……顶顶桂冠使他更具传奇色彩。 孙正义1957年8月11日出生于日本的佐贺县鸟栖市,16岁时到美国求学,在美国大学里,他就初露企业家的锋芒。他凭借自己的眼光和智慧发明了翻译机,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在美国一些有名院校  相似文献   

5.
侯珍 《新智慧》2008,(3):I0008
侯宝林是最反感别人当面叫他“侯宝林儿”的。这一“儿化韵”在他看来“轻蔑”的意味更多于“亲昵”。而且是与“小”、“贱”一类侮辱性的含义相关,甚至还表现出把相声这种艺术仍然当做“玩意儿”、把他这样的“艺术家”仍然当作“说相声的”或“臭说相声的”错误看法。每每遇到这类情况,他那极好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使自己与对方都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他学的是橄榄球专业,却非要养小龙虾。家人不支持,他借钱也要干。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仅仅3年他就赚了千万元。一个“80后”大学生一跃成为“龙虾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吸取了孕育着伟人山水的灵气,还是从小受伟人思想的熏陶,使出生于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冲的他养成了胸怀宽广、光明磊落、勤奋好学、奋斗不息的品性。他曾被授予“十佳优秀青年”和全省“百户文明幸福小家庭”的殊荣。今年“七一”前夕,他作为部省驻邵单位唯一被评上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又受到了邵阳市委的通报表彰。前不久,记者慕名走访了他,深被他的年青睿智、豁达敏捷和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非凡魅力与胆识所折服。他就是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院长张国华。  相似文献   

8.
郭光文是一个“书迷”,他的最大业余爱好是“省钱买书,偷空看书,用心著书”。《洞庭絮语》是他的杂谈作品选,《洞庭采荷》是他的新闻作品选,这本《洞庭走笔》(南方出版社出版)则是他的论文作品选。说得戏谑一点,他的“走”是他的工作,“走笔”就是他的工作笔记(包括大会上做报告)吧!书如其人。他的书中有他的人格、品性经验和他的人生历程;当然,更突出的是他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提升到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想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的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的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把经商、做买卖、推销商品以及贸易活动,统统称为做生意。而做生意又有一定的奥妙和技巧,人们习惯称这门学问为“生意经”。 关于“生意经”的来历,传说出自我国春秋末年,越国的范蠡原是个士大夫,他帮助越国的勾践消灭了吴国后,自己弃官从商,多年以后,他写了一部名叫《计然》的书,书中总结了他自己经商的经验:一是“务物完”即要妥善存放商品;二是“贵出如粪土”、  相似文献   

11.
南非埃利斯公园球场上,所有人都在看马拉多纳,不管是想看他出丑还是想看他如何神奇。他竖中指拒绝与阿维兰热握手,有过吸毒经历,得到了“流氓”、“恶棍”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在3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中,邓宏杰以其一贯平实的语调娓娓道来他的整个创业历程及所思所想。平实,勤奋,善思,分享,是邓宏杰最明显的创业特征,唯有如此,才演绎了他和赛唯的“天道酬勤”、“精准定位”、“分享成功”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3.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 ,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少数用第三人称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 ,他采用亲属称谓 ,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 ,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 ,“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 ,“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新疆奇台县有一个生意人,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把他称之为“老广”。人们之所以称他为“老广”,原因有三:一是他为人厚道,结交很广;二是他从不与人计较,胸怀宽广;三是他来自广东,对“老广”的称呼,他很高兴,干脆把自己的商店也起名为“广联”。  相似文献   

15.
想做有钱人     
邓大做梦都想做个有钱人。 有钱好哇,有钱人威风、尊贵,没钱的邓大不想做“穷人”.只好癞蛤蟆扎领带——硬充大老板。他拿出2/3的积蓄,把自己从头到脚包装了一番。为了显示他“钻石王老五”的派头,他还雇了个叫李妈的保姆。李妈是个50多岁的老太太,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一看就是“弱势群体”一员。  相似文献   

16.
史蒂夫&;#183;乔布斯——苹果公司创办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几乎就是“苹果”的发展历史。美国《时代》周刊说:“乔布斯无论做什么,世人总在关注。” 他曾被称作“硅谷狂夫”、“工作狂人”,他霸道专制的作风令他的属下议论纷纷。不过人们对他怎样评价从来不是乔布斯最重视的问题,他始终不变的还是他对苹果公司的一往情深。 “苹果”诞生 乔布斯1955年出生在加州的  相似文献   

17.
一顶平头,一身灰装,总觉是“进城的陈奂生”。其实,他不是陈奂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陈奂生名气大”;其实,他超过了陈奂生,在数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南通,提起“好太太”,提起“金志刚”,谁不知金老板大名鼎鼎?谁不知“好太太”牛气冲天?其实,人们只知道“好太太”金志刚成功的灿烂,哪知道他作为下岗丈夫的苦涩……。  相似文献   

18.
16年前,他只是一所普通中学的老师;如今,他被人们誉为“记忆大王”、“记忆魔术师”,举办了500多场“ZYD”超级记忆法报告、专题讲座,并创办起记忆培训班,记忆方面的特长为他打开了财富之门。  相似文献   

19.
李乐 《大众商务》2008,(11):32-33
孙卓伟名片上的称谓是北京华工科贸集团的总经理,但他却告诉记者,他几乎是北京拥有最多体育场馆的“老板”。当然,他手里的“体育场”与鸟巢、水立方没法相提并论,他的体育场,更多的是由工厂厂房改建而来的“群众体育运动场所”。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际关系专家大卫&;#183;伯恩斯(David Burns)出版了一本书名为《Ten Kinds of Crackpot——How todeal with them》的书,在国外颇为畅销。Crackpot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怪僻的人”,或者是“发疯的人”,所以,正胡的译法应该是“如何与十种怪人打交道?”他所列举的十种怪人或者是“不近人情”的人是: 一、脸无表情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喧,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你对他说:“早上好!见到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