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萌 《大众商务》2010,(10):239-239
共同侵权行为已经成为侵权行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又作为共同侵权中一种特殊的情形值得我们关注。致害人之间并无事先的意思联络,行为之发展是独立的,只是在时间和地点上偶然发生竞合,致同一主体损害。于此情形,如何公平地分配损害,如何充分地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正是侵权法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按照共同侵权人之间有无主观上的共同过错(共同故意或过失),可将共同侵权行为分为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共同侵权人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侵权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共同侵权人其中一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责任之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侵权人追偿,请求偿付其应当的赔偿份额.  相似文献   

3.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核心特征在于数个行为人之间无意思联络,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造成对受害人的同一损害。"损害可分和损害不可分"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理想的类型分析。此外,在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分配上采取折衷模式是最佳立场。  相似文献   

4.
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行为法律制度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又是共同侵权行为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中,"共同故意说"和"共同过错说"称为主观说;"共同行为说"和"关联共同说"称为客观说。对共同侵权行为本质的认识应采取"折中说",其具体要求是:构成共同侵权,数个加害人均需要有过错,或者为故意或者为过失,但是无须共同的故意或者意思上的联络;各加害人的过错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  相似文献   

5.
共同侵权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形态,在我国理论界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和争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尤其是其构成要件,更是存在着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从该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其概念、历史沿革以及该种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共同侵权行为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抛掷物致人损害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侵权案件,它既不同于共同侵权行为,也不同于建筑物致人损害.由于这种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使得受害人查找侵权人十分困难,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这类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加以规定,如果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受害人无疑将会因为找不到侵权人而独自承担后果.本文对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性质加以分析,并以民法侵权法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以期完善对受害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7.
在共同危险行为的主观要件上,非致害人也需要有过错,但是致害人与非致害人的过错内容不需要完全一致,共同危险行为人间亦无意思联络.在共同危险行为的客观要件上,共同危险行为不需要具有共同的一体性,危险行为在造成人身损害时需要实际存在,在造成财产损害时则不需要,并且共同危险行为并非要有特定的指向.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应该是择一、推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大陆和澳门两个法域侵权法律适用进行比较,并分析当代国际侵权法律适用新的发展即侵权行为自体法、意思自治原则、连结点的“软化”处理、侵权行为不同性质的分类等方法的采用,评析两地法律有关规定,指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具有稳定性,但有时会带来不公正。重叠适用法院地法也应从严把握。最后提出两地侵权法律适用冲突的解决方法即类推适用处理国际法律适用冲突的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通则》并没有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行为是否是侵权行为,对此问题的研讨涉及到我国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侵权行为是一种客观事实,侵权行为的认定不等同于侵权责任的认定。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主要是事实认定,很少涉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主观过错不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侵权行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版权侵权的分类一致,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枳侵叔也可分为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两类。从《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益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信息网络传播叔保护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有关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间接侵权的法律规定逐步完善。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技术服务提供者、内容服务提供者、兼有技术与内容的综合服务提供者,其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亦应有所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间接侵权又可分为帮助侵权和引诱侵权,其与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直接侵权、替代责任共同构成全部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形式,三者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行为情形,司法实践中应当区分类型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侵权责任法》第55条不仅将患者知情同意权确立为一项独立性的权利,而且明确了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标志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由宣示步入实践。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是一项独立的侵权行为,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过错均有别于普通的医疗损害,需要予以明确和甄别,以恰当地确定其损害赔偿范围,明确医务人员特定情形下告知义务的免除,统一、平等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环境侵权作为民事侵权的一种,在性质上属于特殊民事侵权行为。但是对于该特殊侵权行为的责任构成要件,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最近新出台的侵权行为法都没能统一标准,致使学界对于违法性要件、无过错要件、因果关系的推定和损害事实要件等都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3.
责任保险与侵权行为法具有重要的关联,一是侵权行为法自身的局限性为责任保险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另责任保险制度促进了侵权行为法的发展,同时也对侵权行为法造成了冲击。法律在弥补侵权行为法自身局限性的同时,应不断完善责任保险等其他损害填补手段,构建起更好的侵权损害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4.
商事侵权是商业交易中的侵权行为。商事侵权行为是指在商事活动中,行为人违反法定的或交易习惯上的注意义务侵害他人权利和法益的行为。商事侵权责任法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民商法的独立法律部门,而是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普通的商事侵权行为和特殊领域的商事侵权行为划分为基本框架,确定商事侵权行为的类型。普通的商事侵权行为以侵害的客体为划分标准,包括侵害商事人格权、侵害物权、侵害债权、侵害知识产权和侵害营业权等侵权行为,特殊领域的商事侵权行为则包括公司侵权、证券侵权、产品质量责任、商事欺诈侵权、竞业禁止侵权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无法完全归入普通商事侵权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共同饮酒引发的侵权案件数量逐年升高,而目前无论是司法界还是理论界对因共同饮酒行为造成的侵权责任承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对我们的司法实践造成极大的困扰。实践中,法官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辨别因共同饮酒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究竟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或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因此往往会造成类似的案件的判决结果截然不同。所以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对共同饮酒行为进行探讨,各部分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对共同饮酒行为的分析,阐明共同饮酒行为的性质。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情谊行为的构成依据和法定合理注意义务的产生。第三部分:分析共同饮酒者的情谊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6.
&#  &#  &#  &#  &#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3):24-28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这一制度在适用时,以“形式上”的惩罚性赔偿为原则,以本文提出的几种具体情形为例外;在大于侵权人的侵权所得、小于等于专利权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主张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形,确定专利侵权惩罚赔偿基数,并辅之以专利侵权的程序性救济手段,以弥补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非物质利益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无纸化等特征为网络隐私侵权提供了便利.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主体及行为方式的多样化、网络隐私侵权加害行为的隐蔽性以及侵权损害结果认定的复杂性增加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难度.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对隐私权采取的间接保护模式不能有力保护网络隐私权.有必要通过立法模式的选择、网络隐私权保护私法救济制度的构建,进一步完善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住宅高层化的发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案件时有发生,但我国有关于此的规定却是几近空白。确定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责任如何承担,不仅有利于实现法的价值,符合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分散社会风险及维护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作为追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较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之一,其核心是对造成知识产权损害的行为人按照何种原则归责,或称按照何种原则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通过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各种学说进行比较,笔者认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理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翟莹莹 《大众商务》2010,(1):218-218
近年来随着住宅高层化的发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案件时有发生,但我国有关于此的规定却是几近空白。确定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责任如何承担,不仅有利于实现法的价值,符合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分散社会风险及维护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