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财政学基本前提、核心概念、财政概念、理论体系的整合,得出了以"经济人"作为财政学前提,以公共物品作为财政学核心概念,从规范和实证两种角度来定义财政的含义,以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公共部门效率--财政收入--财政分权--财政政策作为财政学理论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财政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一般教学理念、应用经济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财政学科独有的学科特性构成了《财政学》教学方法选择运用的主要依据。由此具体要求在财政学教学中选择并组合运用制度比较的教学法、理论结合现实的案例教学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同时,为了增强各种财政学教学方法的实际应...  相似文献   

3.
“财政学科及《财政学》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是1997年10月7日—11日出席在山东财政学院召开的第八次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讨会的23所高校40余位新老财政学者的共识。本次研讨会正值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与会代表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面向21世纪的财政学科及《财政学》的革新、建设和发展问题各陈己见,相互争鸣,  相似文献   

4.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精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技巧,教授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精髓是财政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特色及在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财政学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政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但同时也和财政、税务等实务部门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通过在《财政学》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拓展学生的社会认知面并且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财政学》课程所呈现的基础理论、政策效果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财经类院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精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技巧,教授学生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精髓是财政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分析了该课程的特色及在目前财经类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财政学》本科教学中存在内容上偏重理论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实验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手段落后等问题;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各种新的机遇。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从理论知识辅以大量资料信息、知识讲授辅以大量典型案例、课堂教学辅以多小组自主学习和展示、传统实验教学辅以科学研究实践等手段来对《财政学》本科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江子福 《全国商情》2007,(6):113-113,115
高校《财政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的博大精深与教学时数的相对有限不对称的问题,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相应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定误区。本文认为可取消目前各类财经专业《财政学》课程中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关系”等三大块内容的教学,同时将《中国税制》课程改造为《中国税务》课程,主讲“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国际税收关系”和“税务管理”四大块内容,并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向所有财经类专业统一开设。此外,授课顺序则可以改以往或现行的“先《财政学》后《中国税制》”为今后的“先《中国税务》后《财政学》”。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是当代中国财政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首先必须厘清中国特色与财政科学一般的关系及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研究范式、学科属性等基本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学理分析,为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勾勒一个简要的框架.本文认为,中国特色财政学须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既具有解释和解决中国财政问题的特殊针对性,又具有反映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高度科学性.由此考虑,其应以财政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社会公共需要、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为核心概念,并在研究范式上重树分配范式的地位,将其学科属性定位于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主编简介     
于海峰教授,经济学博士。1965年生,内蒙赤峰人。现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广东商学院学报》主编。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外国财政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税务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