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宝红 《活力》2011,(2):82-8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类经济媒体应市场发展而迅猛崛起。但伴随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作为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各种配套财经措施仍需不断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瑞仙 《社会科学动态》2014,(4):196-196,5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闻传播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强使得新闻传播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社会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新闻传播能力十分广泛,新闻媒介可以让世界任何一个人看到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可歌可泣的事件,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影响。对于现代人们来说做不出户就可以做到尽知天下大事,所以新闻传播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提高新闻传播能力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李世连 《活力》2011,(3):202-202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谈。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这是因为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原则性很强.要求高,  相似文献   

4.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谈,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  相似文献   

5.
曲正 《活力》2014,(2):75-75
要使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活动合乎职业精神的要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培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有机协调,构建培训教育驱动、媒体文化熏染、新闻实践体悟和自律自省升华“四位一体”的新闻职业精神培育模式,将外部的职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融进新闻职业精神之中,才能使职业精神成为职业新闻工作者自觉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李琦 《活力》2012,(21):104-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逐渐进入并融入我们的生活.处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创新即为发展的永恒主题.与人类共处已达百年之久的传统广播,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生存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创新成为传统广播在逆境中生存发展、调整转型的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理化分析测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发挥它的服务性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关于其具体的在生活中应用和推广还是一项漫长的道路,需要各方面进行努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的阐述,能引起人们对理化分析测试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分支,它有审计的一切属性,但内部审计的服务性是审计的首要属性,从理论上澄清这些对于实际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赤峰 《上海质量》2001,(10):14-16
本文在总结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多年来开展的服务性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项目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广涛 《活力》2013,(11):52-52
报纸副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副刊的从属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过。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副刊的作用和地位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学者们对副刊的作用,有许多种见解观点,我比较赞同“副刊是新闻的补充和延伸”的提法。报纸副刊的新闻特性是核心.副刊的新闻性让报纸副刊抓住了当前报纸发展的脉络,也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12.
高媛 《活力》2010,(8):353-353
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到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出新闻媒体要做好“舆论引导”,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对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中新闻传播应负起的历史使命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纵观我们的主流媒体在采写模式上还比较刻板。如消息报道上的呆板、老套、缺乏鲜活感。内容上会议报道多,实际工作少:综合报道多,典型报道少。在写作结构上也形成了凝固的“三段式”.导语提问题,主体说认识,结尾谈打算。  相似文献   

13.
胡雁飞 《活力》2006,(4):26-28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一个企业顾客占有率越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如果把服务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从长远上看企业能够保持并持续吸引和实现顾客增量购买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持续增长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防止企业产生“营销近视症”和“竞争近视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试论工业企业内部服务性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质量管理处丁春华,高秀英在大型工业企业内部,围绕着主导产品的生产,需要一系列服务性组织,行使辅助性职能,与各主要生产工序有机结合,协调运转,才能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来。因此,...  相似文献   

15.
16.
服务性企业受行业特性影响,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客户提供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本文立足服务性企业的特点,提出建立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途径、提升的内容及所需的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培养优秀的领导者是服务性企业整体质量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本文分析了服务性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探讨应如何提高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体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在从产品、商品、服务、体验的角色转换中不断升值,成为服务性企业新的价值源泉。体验的形成包括体验的导入期、形成期和巩固期三个阶段,顾客和企业的互动贯穿体验形成的整个过程。其中每个阶段都涉及到顾客、企业和产品,但在具体的管理上又存在差异。因此,把握顾客体验的形成机制,也成为了服务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今年,钟祥市审计局从三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服务性审计。  相似文献   

20.
任福君 《活力》2012,(8):163-16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60分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开播,首创这一栏目形式,创造收视率神话.两年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2005年3月山东齐鲁电视台推出的《拉呱》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在山东省高居榜首.2006年创收2亿3千万元。这个现象使得那些原本对民生新闻持有异议的理论界和学者也不能不重新审视“民生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