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于股市后期收益率的影响。从行为金融角度以卖方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作为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度量,并基于Fama的研究从市值,市净率,以及动量将股票分为三个组别,观测了其三个月之后的收益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投资者被假设为同质的,具有一致的理性预期,这与现实并不相符,也无法对"股权溢价之谜"等金融异象提供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中的异质信念理论与现实更加符合,也为解释这些异象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以异质信念的来源为线索,对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资产组合分析和包含分歧风险因子的多因素模型,分析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股票价值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价值型股票组合和流通市值大的股票组合的价值溢价具有显著影响,且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这类股票组合的价值溢价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6.
在同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各风险资产权重为零,这与投资实践不吻合。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市场中性策略拓展到异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中。本文完成了异质信念假定下市场中性策略最优对冲比例的求解,为广泛存在的市场中性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扣除市场因子、行业因子和流动性需求后的换手率指标作为异质信念代理指标,实证分析了异质信念市场中性策略可以获得稳定的中性策略收益。 相似文献
7.
过度自信程度不同的投资者因消息确认精度差异引起意见分歧,产生异质后验信念,导致投资者对股价高估或者低估。在此基础上,以盈余公告信息作为利好或利空消息,研究不同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管在牛市还是在熊市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均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当盈余公告为利好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显著;当盈余公告为利空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低估的程度越显著。此外,在盈余公告前投资者就对盈余消息作出了反映,但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反映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9.
《时代金融》2016,(9)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要求投资人对资产未来收益保持一致的预期和判断。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因为未来收益不能确定、私有信息的存在以及先验异质等原因,投资人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存在分歧。同时,卖空成本存在会限制投资者卖出股票,使股票价格只反映乐观投资者预期,由此导致短期内股票价格偏高,未来收益率降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分歧程度越大,相应股票的当期价格越高,未来收益率越低。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以投资者异质期望和股票市场的卖空限制导致股票溢价为理论框架,对投资者异质期望与股票未来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证券公司卖方分析师业对股票的绩预测的分散程度来反映投资者异质期望的程度,利用2014年到2015年卖方分析师业对股票的绩预测和相关上市股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高异质期望导致低后期收益率"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0.
锚定效应影响投资者信念的更新进而影响风险资产定价。本文以Ornstein-Uhlenbeck过程刻画投资者锚定信念的均值回归过程,构建基于异质锚定信念的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持有不同锚定信念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及资产均衡价格。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投资者锚定信念对风险资产均衡价格的形成产生不对称作用;异质锚定信念影响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持有行为,进而对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市场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美国金融创新领域中创新者、模仿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异质信念导致金融创新活动中出现扭曲的内在激励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正是这种扭曲的内在激励机制导致金融创新风险不断膨胀并最终失控所致,而美国次级贷款的大规模违约则是捅破该金融创新风险泡沫的一个金融事件。如果没有美国金融创新活动的畸形发展,即使次级贷款大规模违约也不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因为当时美国次级贷款的规模占整个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比重只有13%~15%,其对于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国新股发行特征构建了IPO定价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严监管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形成的异质信念会推高IPO首日收益。本文进一步使用2005~2015年1413个IPO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异质信念对IPO异象收益具有可靠的解释能力,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偏差构建的异质信念越高,IPO异象收益越大,且这种影响主要源于一级市场抑价。另外,研究还发现,异质信念越大,IPO长期表现越差。据此,本文建议新股发行改革应该重视新股信息披露,培育合格投资者,减少市场非理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Delong(1990)等提出投资者情绪这一概念以来,投资者情绪是否会影响金融资产价格呢?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的高潮.作为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投资者情绪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热情不减,本文在简要论述国内外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组包含四个指标的复合指标来描述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情绪,并用实证研究检验本文指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正>一、引言有效市场假说、Ohlson估值模型以及价值相关性,其研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理性投资人和信念同质假设为前提的静态演绎过程。由于估值模型在信念同质的假设前提下被认为是既定的,因而,无论模型还是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都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整个演绎推导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若是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某个变量显著时,通常都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异质信念对我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的 影响,探讨了在不同的市场行情和企业性质下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对融资 融券推出前后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股票投 资者异质信念的差异程度越大,股价偏离其股票的内在价值就越大,进而导致股价的波动程度 更剧烈;(2)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呈非对称性,在熊市行情下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 影响要高于牛市,在国有企业背景下异质信念对股价的波动程度大于非国有企业;(3)融资 融券推出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异质信念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背景综述行为金融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综合了现代金融理论、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等学科而形成的新兴理论。它尝试着将理论假说建立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真实行为之上,以理解和预测投资者心理决策过程在金融市场中的反应.并由此分析投资者行为对市场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金赎回之谜是中国基金业的特有现象。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投资者异质性、投资者信息搜索行为两种因素的投资者选择模型,证明了基金赎回之谜的存在,并进一步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基金赎回之谜:基金资金净流入与基金收益波动性呈反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这种赎回异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