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星 《中国外资》2013,(6):288-288
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其主要任务是为了找出并确立道德的最高原则。康德认为,道德形而上学的本意就是要去考察一个可能的纯粹意志的观念和规则,任何与经验、偏好有关的规律、观念都不能成为纯粹的道德哲学。对于道德最高原则的确立,康德划分出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贾永敏 《金卡工程》2010,14(10):318-318
为了说明人的认识产生谬误的必然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先验幻想。它是由于知性范畴的超经验使用与理性的僭越本性而产生的错误观念。康德将先验幻相的样式分为心理学理念-灵魂的幻相、宇宙学理念-世界的幻相和神学理念-上帝的幻相三种。通过对三种先验幻相的阐释,表明了传统形而上学之不可能,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视野下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真实性原则一直是会计学界和伦理学界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道德义务与道德义务之间、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析把握真实性原则。提出道德义务冲突时行为选择的依据,并提倡从社会的角度解决会计信息虚假这一道德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福建 《金卡工程》2008,12(12):131-131
康德是以道德哲学作为宗教哲学的基础的,他的"道德宗教"观所倚重的三个悬设,即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有".对于这三个悬设,在一般的康德哲学的研究中虽已揭示其作用,但我们可以作另一种更通俗的理解,以求与我们的目的,即揭示信仰自足性的价值系统的构成条件,有更明晰的关联,进而得到其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道德的断层表现在诸多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确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解决经济与道德断层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仁"与"绝对命令分别是孔子和康德道德人生观中至关重要的道德原则。孔子依据"仁"而自觉的做圣贤功夫以发展完善其道德人格,践仁知天,达致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康德依据"绝对命令"而告诫人们应禁绝种种感性欲望之诱惑,从而纯化道德之动机而彰显理智世界之人格。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有何异同?对其现代人有何启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道德本质上起源于社会生活.当今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深刻的领域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人所坚持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理所当然也应该发生变化,那么在众多的道德原则中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传统道德体系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来临之际,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会受到极大的市场洗礼与市场冲击.这种冲击的力量之大,超出了一般国人的想象力与承受力,以致于冲击带来的种种影响,多以负面的、消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滑落现象有增加的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志君  于向花 《浙江金融》2007,(3):61-61,60
迄今所知,“自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意思就是自主、独立、出自内在的原因按自己的规则生活和行事。在哲学上,德国哲学家康德第一个明确地把自律作为伦理原则。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自律,属于伦理学范畴。自律的第二种理解是市场自律,指某类市场主体通过自发成立组织的形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本文所指的是第二种意义上的理解,即指市场自律。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做手段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军涛 《中国外资》2009,(12):166-166
经济与道德的断层表现在诸多方面,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确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解决经济与道德断层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道家的“道德”是一个哲学范畴,儒家的“道德”是一个伦理范畴,法家的“道德”是一个法律范畴.西汉时期,道家的“道德”哲学理念逐渐被儒家和法家吸纳而成为社会伦理和法制的基本原则.从周敦颐到张载,从陆九渊到王阳明,中国“道德”概念完成了“本体论”—自然人性论的艰难历程,尤其是王守仁的“心物合一”理论将道器融为一体——从而使道与德融为一体.正是在心学的意义上,“道德”即“得道”.  相似文献   

13.
有两种东西是值得赞叹和敬畏的——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神圣的道德法则——康德上回说到梁山好汉李应下山经商后在家乡独龙冈办起了一个造纸厂。本来这造纸厂日进斗金,办  相似文献   

14.
狄马 《金融博览》2013,(3):22-22
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不可能对所有的现实问题提供答案.这就迫使我们对固有的道德观念作出调整。 在现代科学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人们根据现实的需要.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观念和道德原则进行修正,以减少冲突.这不是坏事;但这种改善规则的努力.一定是要数以万计的个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没有哪种观念、习俗是从未受到挑战的.也没有哪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他所喜欢的观念、习俗.除非他用更好的观念、习俗来替代。  相似文献   

15.
杜艳丽 《中国外资》2009,(10):189-189
道德本质上起源于社会生活。当今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今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深刻的领域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人所坚持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理所当然也应该发生变化,那么在众多的道德原则中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侵权现象也日益增多.环境责任保险是通过风险责任社会化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渐进累积性环境污染的可保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承保渐进累积性环境污染风险加以限制,以规避道德困境;并从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除外责任、责任限额、免赔额等方...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大公无私、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天下为公"的道德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结合,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价值观.全社会要高度自觉地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创造人类历史上光耀千秋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文传统中有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做手段使用. 一个有人格的尊严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严的人格.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一个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 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遥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一)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一要改善领导层的道德。领导层的道德是营造良好道德环境的关键所在,要从端正行风、弘扬正气入手,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行风淳朴,正气弘扬,员工的道德就能够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得到提高、增值和升华。二要建立适合的企业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把握二项原则:(1)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不可能对所有的现实问题提供答案,这就迫使我们对固有的道德观念作出调整。在现代科学已经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人们根据现实的需要,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观念和道德原则进行修正,以减少冲突,这不是坏事;但这种改善规则的努力,一定是要数以万计的个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没有哪种观念、习俗是从未受到挑战的,也没有哪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