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佩君 《中国外资》2013,(6):188-188
"三公"消费指的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政府部门的各种铺张浪费甚至腐败问题,当前社会对"三公"消费产生的问题极为不满,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展了"三公"消费的公开工作,中央部门基本实现了"三公"消费的公开,但省、市政府部门则很少公布。同时,当前三公消费公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考察了我国"三公"消费的现状,探讨了完善和推进我国"三公"消费公开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中央部门“三公消费”账单公开今年终于破题,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高额的“三公消费”令公众咋舌。本文从公共契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三公消费”公开度“三公消费”控制的理论背蒂,及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的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与问贵脱轨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信息充分公开和外部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政府财务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中央部门"三公消费"账单公开今年终于破题,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高额的"三公消费"令公众咋舌。本文从公共契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三公消费"公开及"三公消费"控制的理论背景,及目前我国"三公消费"存在的公开流于形式、公开与问责脱轨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信息充分公开和外部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政府财务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监管“三公”消费,既是民众的强烈诉求,也是反腐倡廉的核心议题。本文简要说明了三公消费和三公经费的概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治理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金融》2011,(8):5-5
2011年7月6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压缩预算,并明令各中央部门务必于2011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部门响应了这一要求。可见,“三公”经费执行极为不力。  相似文献   

6.
“三公消费”治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科技部在中央部委中率先公开三公消费经费支出,科技部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今年两会上传递出信息:中央预算部门将率先晒三公消费账单,让公众有了新期待。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公消费零增长,到中央财政三公消费支出将公开,反映出政府部门对公众关切问题的及时回应和治理三公消费的决心。本期财经热点特对三公消费治理进  相似文献   

7.
“三公经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民群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党和政府也正在采用加大透明公开力度予以应对.笔者结合自己日常工作对“三公经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公经费”是维护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基本经费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公众要求对“三公经费”进行公开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对“三公经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安徽省的部分经费管理改革,并根据此提出了控制“三公经费”的措施,希望对经费的管理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是实行追责惩处。要将“三公”经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内容与评价方法,将“三公”经费执行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专题来进行审计和评价,并联合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对不按规定公开“三公”消费、挥霍浪费等行为进行追责,加大惩处力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从根本上遏制“三公”经费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三公经费”是现在社会热点,如何控制“三公经费”也是学校经费使用中的注重点,通过学校经费预算、项目管理、审批制度、监管制度、公开制度的实施来控制“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务院要求“三公”经费公开,实施政府公费透明化;2012年国务院再次强调“三公”经费的公开。由于“三公”经费公开实施的时间较短,有些政府部门只是形式上的公开一部分经费的收支,并且在公开的经费项目中缺乏相应的会计和审计,引起广大群众的一片质疑,违背了“三公”经费公开的初衷,本文对经费公开的相应会计和审计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严格控制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以下简称“三公经费”)是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财政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规模,切实加强“三公经费”执行管理,积极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着力构建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三公"经费问题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我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加大了"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并引入了民主监督。新时期,"三公"经费的公开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这需要政府下更大的决心,不断改进公开的技术措施,并在财政预算、职务消费等深层次的体制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财政监督》2011,(15):70-71
"三公"经费公开,成败在于细节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15.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它的首度问世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目前,虽然中央部门2011年三公经费公开已接近尾声,但相关话题没有就此结束。三公经费究竟该如何接受百姓监督等热点问题的讨论还将继续。本期财经热点聚焦政府预算公开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国家机构的一个分支,其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给予补助.为了推动法制化国家的建设,促进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事业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的意义、公开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如何做好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予馨 《中国财政》2012,(21):60-61
随着新华社、南水北调办和中国地震局7月中旬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部门决算,备受关注的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是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经费。近两年"三公"经费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千呼万唤、不肯露面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民族自治地区这一特殊行政区域,指出“三公经费”公开目前存在公开意识不足、公开内容简单、真实性偏低、公开渠道受限及反馈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从思想意识上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规范三公经费公开内容,严格要求随表附上说明、严格监督、建设多渠道公开平台并建立交流反馈机制等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日开始的我国2011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是推进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从完善我国财政监督工作的角度看,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相比第一次,虽然我国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账目更加细化,大多数部门提供出国团组、人次、公车保有数量、新购买车辆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三公经费的公开变得更有必要,它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顺畅和透明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涵机制.本文主要希望明确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晒三公经费"行为的现实意义,为三公经费公开对未来财务工作推进提出新要求,并基于数据对接、费用预算分解、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为行政事业单位构建了面向社会外界公开的三公经费公开内控实施制度,希望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