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国有制寡占企业价格竞争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文  除永良 《江苏商论》2004,(4):127-128
对由国有制寡占企业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和行为扭曲进行干预及纠正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干预。本文认为政府干预的最佳手段是要求国有制寡占企业以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这样既可使生产企业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竞争性条件下进行生产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又可以使社会总福利水平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全面对外资开放,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发生剧烈变革,流通领域经济成分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增强。在此市场背景下,文章构建了涵盖政府、国有流通企业、民营流通企业和外资流通企业多方参与的混合寡占竞争模型,其中,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对多种所有制竞争主体进行规制机制设计以及实施规制,并通过内嵌于国有流通企业目标函数中的规制参数来实现。研究发现多种流通所有制的竞争框架内,最优的政府规制机制应结合不同所有制流通企业的效率比较、国有经济的微观效率损失以及社会整体福利等进行具体设计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这对流通市场秩序的塑造、整个产业链条的价值实现以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运用古典和非古典方法,对同一产业实施策略性不对称竞争的产品主流化企业与竞争合流企业寡占均衡的稳定性实证研究,以解释寡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真正动因,以及不同诱产生的策略性行为对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国春 《现代商业》2008,(11):13-14
本文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的数量、速度、业态类型、区域分布和经营效益上所表现的特点。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一方面给国内零售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市场份额被侵占,经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内零售业从传统零售业朝现代零售业蜕变.权衡正反两方面效应,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竞争态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样本,采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基本情况、财务结构、盈利能力和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求当前我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真实竞争状况和动向,并对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如何把握和参与竞争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指出零售业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最终赢家是PK台下的观众:中国的消费者和老百姓。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以商务部允许设立外资独资企业为标志开始全面开放,近两年来外资零售企业以全新的战略特点大举进入地处长三角的浙江省,给浙江本土零售企业带来了品牌及服务竞争、零售业态创新、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冲击,笔者试图在总结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浙江市场新特点以及所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基础上,就浙江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应对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零售企业迅速在我国内地市场扩张,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战略扩张趋势,对国内零售企业提出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已引起有关方面思考、关注、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9.
最近十多年间,我国流通产业以通道费为主要赢利来源,以拖欠供应商货款为主要融资渠道,实现了产业的快速扩张。但是,这种经营模式使流通终端失去了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对产品质量、供应链费用、稳定的供应关系、稳定的终端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控制力。从投入产出表数据看,我国流通产业对能够有效提升其价值链控制力的高端服务业的消耗并未出现明显增加的迹象。从未来发展看,流通产业的出路在于,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合理收取渠道费用,其核心是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权。我国本土流通企业要获得对价值链的控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在于与以金融、信息、科技、研发、商务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互动。通过融合互动,使流通企业能够获得稳定而低成本的资金、可靠的供应渠道、多元化的业态、不断创新的技术、快速成长的自有品牌以及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并实现对价值链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流通产业安全关系着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繁荣稳定。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外资控制、大零售商对中小零售商的"挤出效应"、中小零售商之间的无序竞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期存在。应通过规制保证国家对流通产业的控制,维护流通市场的稳定,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努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以确保流通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有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Hotelling模型解释医药零售企业选址问题,将商誉变量引入Hotelling模型来分析两家医药零售企业在同一线性市场的选址竞争策略。模型分析表明,当两家药店商誉相同时,同时进入线性市场的两家药店将选址于线性市场的两端;当两家药店商誉不同时,商誉较高一方将选址与线性市场的中央,而商誉较低一方则将选址于线性市场的两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与经典寡占模型,在推导出网络零售平台竞争静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推导出长期动态最优补贴率的选择,研究补贴策略在网络零售平台竞争中的应用。数理模型推导发现:(1)从短期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网络零售平台通过补贴获得更多用户和更高的市场份额,且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越大,补贴率的增加对用户数量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2)从动态和长期看,为实现可持续运营,最优补贴力度将随时间变化而呈倒U形变动趋势--即初始阶段逐步提高补贴力度,过了某个时段后将逐渐平缓降低补贴力度。文章选取中国三个主要网络零售平台上市财报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证实了数理模型推导出的主要结论。文章回答了网络零售平台是否应采取补贴策略、补贴力度的确定以及补贴力度如何随时间而变化等基本问题,对理解网络零售平台补贴策略的基本逻辑,对优化网络零售平台治理,均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97~2011年这15年间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市场竞争度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趋势,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下降。外资银行资产份额与市场竞争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机构数量与竞争度不相关,外资银行进入未能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中国银行业市场逐步发展完善是市场竞争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江辛 《商业研究》2003,(1):161-165
在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多样化的背景下,现有的百货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不断地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百货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各种可能的战略方向的可行性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必须构造一个百货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实力相对衰弱迫使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更加务实,构成了美国实行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实行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以来,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加。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全面的贸易保护,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弱势部门,发展本国强势部门,是一种以绝对优势作为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基础的贸易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赵玮 《商业研究》2018,(2):73-82
本文将ACE建模思想纳入到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模型,并利用拓展后的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中存在25%的家户是完全理性,存在73%的厂商是有限理性;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来源,真实货币余额的偏好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因此,在考虑了有限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后,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理解公众预期形式对分析宏观政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变迁及成长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溯了入世前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政策变迁.从"中心-外围"视角阐释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发达国家沿用各种支持农业的高额补贴政策;发达国家采用各种保护农业的贸易壁垒措施.从"逆向选择"视角阐释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内部条件:农产品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日益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存在缺陷.解读了规避不公平贸易政府行为的国际组织及它们的作用,具体包括:世贸组织及其公平竞争原则;国际公平贸易标识组织及其主要任务、公平贸易标识及其对农产品的适用性、公平贸易标识的潜在收益及其获取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和货币政策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货币政策变动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传递在我国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向且程度较低,货币政策变动对物价的调控也是低效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最新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外贸带动内贸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内贸对外贸的促进作用仅表现为内贸对出口的长期影响。为此,我国应该采取相关对策,进一步加快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内资工业与外资工业的贡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工业结构变化较快,结构升级效应显著,第三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显著提高,并且都领先于全国同期水平;外资工业在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中居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广东全部工业结构变化中,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对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主要是外资工业引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