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际间以及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增长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对外贸易增长的收敛机制不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1993~2006年间实行的能源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调控效果;财政政策外生于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财政政策存在较长的时滞,有明显的中期化现象.同时,从开放能源市场、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强能源财政政策目标的针对性和形成完整能源财政政策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增强其调节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工资形成过程是工资决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劳动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博弈的过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工资形成机制包含微观层面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宏观层面的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机制。本文通过对工资形成机制的理论和我国工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尤其是国有部门还没有形成真正市场化工资形成机制的结论,进而提出从工资集体协商、要素分配机制以及政府监管三个方面进行相应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物价波动对工资增长的影响对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山东省17城市2001-2011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理论,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物价波动对货币工资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物价波动对工资增长有物价与工资关系正向影响,且省内各城市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特征显现,微观主体行为随之变化,导致宏观政策的作用受到抑制.通货紧缩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微观主体对利润的预期过低,扩张的宏观政策又不能有效提高预期利润.本文认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推动利润持续下降的因素,经济增长有其内生障碍,而政府保护是内生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政府的非市场化行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银行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但银行在信贷市场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却没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而相应改变。运用VECM模型对中国12家上市银行及同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银行利润增长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而四大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非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则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大国有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导致其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仍不彻底。因此,应鼓励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及资本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比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探究我国2015年汇改制度改革的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达到较高的发达水平,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我们采用非抛补利率平价对人民币的汇率决定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改之后利率平价基本成立,而在汇改之前则不成立,说明"811"汇改政策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中美两国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对称性,其中美国的影响程度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国虽然汇率制度的市场化程度在"811"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美国等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比较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现代服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表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存在负向影响,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影响显著;同时发现衡量"五化"中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指标,与市场化指数和人均FDI地区差异明显。鉴于全国数据波动比较大,实证结果表明它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时序序列分解等计量方法,采用月度数据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趋势上存在我国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有较强的关联关系.但在特定月份上二者的变动方式存在不一致,甚至背离的情况,本文解释了导致这一情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陈凯 《财贸经济》2006,(10):53-58
近几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服务业内部4个层次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一、三、四层次服务业发展都有较强带动作用,而对第二层次服务业带动作用较弱.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并降低第四层次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开放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对第一层次服务业比重则有负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于4个层次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股权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较高折旧率一方面起到抵减税负以及促进投资的作用,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水平,整体而言降低了企业的股权价值。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折旧对股权价值的影响不只存在于当期,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科学合理计算和报告资产折旧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凯恩斯主义一般用粘性工资理论来解释失业问题,本文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实际工资水平、失业率和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Granger因果关系的意义上,工资粘性并不能解释我国高失业高产出并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投资、技术进步、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变动、实际工资等因素对我国就业量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产业结构变动及实际工资上涨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市场化程度提高则抑制了就业量的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工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科学制定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济总量已初具规模,但经济增长已从高速扩张转向自发收缩态势;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格局基本形成,但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不活跃;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但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产业整体素质仍较低;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仍有待提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的是结构问题,主要是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制度建设不完备,政府调控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我国宏观调控要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灰色理论对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总体上相互协调,但也存在邮政网点布局不合理、投递线路不够优化、邮政物流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一定制约.为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形成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一要优化邮政线路,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二要促进重庆邮政物流多元化发展,扩大其在重庆现代物流中的比重;三要降低邮政物流成本,提高邮政物流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省经济增长关系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广东的市场化程度、经济实力、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可能使国内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作用更大.因此通过比较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的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的相关系数远远大于其与对外贸易指标的相关系数,国内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也远远大于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广东经济增长与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但GDP与国内贸易的误差修正机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工资结构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场开放度、劳动生产率与地区工资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角度来看,市场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很显著,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虽然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为正,但其效果并不明显;分东、中、西地区来看,市场开放度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东部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与之相反;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我国持续多年存在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文章试图从成本角度来探讨工资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并对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的上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方向及程度进行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主要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上涨、经济增长和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等。采用1978—2008年的年度宏观数据,对变量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着重对近几年来工资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巴拉萨(Balassa)的出口扩展总生产函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采用1998-200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板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但总体上这种拉动作用还比较有限;临界发达水平效应这一命题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